上海中易心理健康研究所副所長、上海職工醫(yī)學(xué)院副教授陸為之認(rèn)為,3歲以前的孩子有這種行為,比如,喜歡跳床、喜歡走高低彎窄道路等,這些行為就和撫觸等生理需要一樣,可以給孩子一定的器官刺激。同樣,這些活動還能夠幫助他們進(jìn)行適當(dāng)?shù)钠胶庥?xùn)練,和游樂場的蹦極的作用也相差不遠(yuǎn),所以孩子往往喜歡用這些特有的方式來表達(dá)內(nèi)心的渴求。
從幼兒心理的角度看,晚上累了,但還是不肯睡覺;在朋友家玩,和其他小朋友爭搶玩具、吵架,但還是不肯走。其實,幼兒也在兩種需要中掙扎,因為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對有限,所以往往不知道做哪一種選擇。因此,父母就需要在此時幫助他們做出一定的選擇,寬容仁慈地對待他們,也給他們一定的活動范圍和空間。
相反,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批評孩子,這時孩子的自我評價能力很低,心理極容易受到挫折。專家提醒,父母對寶寶的隨意評價一定要慎之又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26074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