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看過張以慶導演拍攝的《幼兒園》這部紀錄片后,我感到,我們自身的改變,是我們必須做出的選擇。
這是中國第一部反應幼兒園生活的紀錄片。導演在幼兒園實地守候三年,拍下五千多個鏡頭,深刻地展現(xiàn)了孩子們的心理成長狀態(tài)。
影片的開始,伴隨著《茉莉花》悠揚的音樂,出現(xiàn)了兩行字幕:“也許是我們的孩子,也許是我們自己!”
這是一所某省會最好的寄宿制幼兒園。第一個鏡頭是,孩子們在周一的早晨來到幼兒園,哭聲一片,孩子們死死地拉著媽媽的手不放。
緊接著,孩子們開始了一周有規(guī)律的生活。眾所周知,在成人的眼中,全托是鍛煉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最佳方法,所以孩子們學習自己處理事情就變成了重要的課程。
一個中班的小男孩,他在午睡后要穿衣服。里邊是一件小半袖體恤,外邊要穿一件襯衣。男孩無論怎樣都穿不好,許久之后,他終于氣急敗壞地將衣服扔在床上,并且煩躁地大哭起來?墒,幫助并沒有來臨,于是他只得在無奈中拿起衣服,再次邊哭邊穿。終于,他把衣服穿上了,打著噴嚏離開了房間。
孩子們被要求將每兩個小椅凳上下互扣地擺放,但有一個孩子怎么都擺不好,他惆悵萬分。然后,他獲得的唯一指導,就是老師的一句不耐煩的話外音:“調(diào)個面,調(diào)一個面。”語調(diào)之外的潛臺詞:“你真笨啊!”孩子放棄了,無奈地看著窗外。
在成人認為這一切很正常的同時,我想孩子內(nèi)心已經(jīng)對自己有了一個潛意識的判斷:我是不行的!
影片中,對孩子們之間從身體到語言的暴力攻擊都做了記錄,并有愈演愈烈的勢頭。打人的孩子被全班圍攻,柔弱的孩子被強勢的孩子冷漠與蔑視:“你這個人好煩,我好討厭你,不要和我坐在一塊!”
這些現(xiàn)象,成人也許并不覺得是成長中的問題。因為在家里成人沒有給兒童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往往也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孩子:“我討厭你,你怎么就這么煩人,別跟我在一起。”恰恰是我們的語言模式,幫助孩子建構(gòu)了同樣的語言模式。
強勢的孩子以這樣的模式去對待柔弱的孩子;當然,柔弱的孩子沒有力量去面對和拒絕這種狀態(tài)的時候,就會習慣性地將自己麻木掉。同時,這種感覺也深深地將一種信念留在心里:我不夠好!
片中對孩子做了一些采訪。
記者問一個五六歲的男孩:“你知道爸爸媽媽為什么把你全托嗎?”
孩子略帶遺憾地說:“他們說很忙,要賺錢養(yǎng)活我!”
頓了一下,孩子繼續(xù)說:“我媽媽要去美容院,我爸爸是房地產(chǎn)的老板,要去請別人吃飯。”說完,他若有所思地想了很久。我想,他會認為在爸媽心中,比起吃飯和上美容院,自己不夠重要。
記者問幾個五六歲的孩子關(guān)于愛的話題:
“什么時候會說‘我愛你’?”
“不知道!”
“說過沒有?”
“沒有。”
“聽別人說過沒有?”
“沒有。”
“你想對誰說‘我愛你’?”
“不知道。”
“愛是什么意思呀?”
“那你有沒有抱誰的想法?”
“沒有。”
“你會對什么人說‘我愛你’?”
“不說。”
是不能說還是不好意思說?”
“不好意思說。”
“為什么?”
“因為那個很惡心。”
無獨有偶,王朔的一部小說《看上去很美》,在幾年前拍成了電影,那是描寫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片中的主人公方槍槍,通過自己的眼睛與感受,記錄下了生活的瑣事,就是這樣的瑣事,給無數(shù)孩子都留下了成人不知的深切創(chuàng)傷。
兩部影片的不同之處在于物質(zhì)條件的明顯改善,而我們對待孩子的教育理念和多年來固化的行為方式以及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卻是何其相似。
我們在那種舊體制舊觀念下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我們失去了良好的自我認同與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感。即使成功,我們也并不能坦然地認為自己很好。
然后,我們的孩子又開始繼續(xù)在這種依舊盛行的舊觀念下成長,他們又將迎來什么樣的明天?
揭開傷痕,總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但是今天當我們面對我們的孩子時,我們必須有改變。正如世界的改變、中國的改變一樣,我們不僅要為自己療傷,更要通過我們的改變來為孩子們營造一個積極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讓我們的孩子在被愛、被認同、被接納和被欣賞的環(huán)境中成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1267437.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