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七招幫你搞定寶寶愛打人的毛病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寶寶愛打人是兩三歲左右幼兒常見的行為,也可以說是這個年齡階段幼兒的特點。雖說是常見行為,但是父母應該對這種攻擊性行為進行約束,研究證明,3歲時愛打架的寶寶,5歲時仍然愛打架;6~10歲時攻擊性的多少將預示著10~14歲時打架、嘲笑、戲弄別人、與同伴爭斗的傾向性。

  別讓孩子從攻擊中獲得任何好處

  寶寶并不是故意選擇使用武力爭奪玩具,而只是一種本能的自衛(wèi)或是生理特征。一旦他從這種行為中獲得利益——得到了他想要的玩具,那么他就可能把攻擊別人和取得玩具聯(lián)系起來。也就越來越喜歡用攻擊的方式和人交流。

  要更多注意受害的寶寶

  當你的孩子打了其他小朋友時,最好給受傷的寶寶更多關注:吻一吻受傷一方的小傷口,詢問他有沒有問題。然后,用堅定的語氣對欺負人的寶寶說:“不許咬人。咬人會讓別人很疼。”如果孩子被別人咬然后又去咬別人的話,千萬不要懲罰孩子。

  多稱贊孩子的好行為

  當孩子沒有依靠攻擊而解決問題時,你應該多多鼓勵他的這些行為,讓他能意識到這才是對的。比如你可以表揚他的行為“你把玩具讓給小朋友玩,你是個好孩子。”

  做孩子的好榜樣

  和孩子玩的時候不要咬你的孩子,也不要打他。如果你對他說“我要吃了你!”而且把小家伙的腳趾或手指放到自己的嘴里,那么他就會很自然地嘗試對別人這樣做。如果你因為生氣而把寶寶打了一頓,那么當寶寶不開心的時候自然會模仿你的做法,自然去打人。

  溫柔地安慰孩子

  孩子在發(fā)育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挫折,比如走路、說話等等。這時需要你為他提供一些溫柔的積極的安慰,以防止他變得暴躁。比如一個舒服的溫水浴。孩子在洗澡時可以忘記之前的不愉快,再加上一些他熟悉的玩具,會讓他對自己重新樹立信心。

  給孩子們更大的活動空間

  如果孩子像大海里的沙丁魚一樣,擠在一起玩耍。那你就不必對他們的互相攻擊的行為產(chǎn)生驚訝了。因為這是必然的結果。即使是成年人也不能容忍自己活動的空間過于狹小。

  對孩子的行為說“不”

  當孩子行為可能發(fā)生危險時,你應該及時制止他。用最簡單的語言清楚、嚴肅地告訴他不可以打人,不可以咬人,否則會受傷的。然后把孩子的注意吸引到其他有趣的事情上,比如一個動畫片。除此之外,在孩子煩躁想攻擊別人的時候,可以為孩子提供其他選擇,比如給他一個枕頭,讓他隨便處置,還可以教他使勁跺腳來發(fā)泄自己的不滿;或者教會孩子如果下次他生氣了可以到你身邊尋求幫助。

  重要提示:爸爸媽媽不能做的三件事

  對待孩子的攻擊行為,除了上面敘述的我們可以幫助他們的事之外,還有些事是我們不能做的:

  1、不要訓斥打人的寶寶:寶寶并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你突如其來的訓斥只會讓他感到莫名其妙。

  2、不要因為孩子打人,就讓他也嘗嘗挨打的滋味:孩子不會理解你的用意,他只會覺得你是在傷害他,最壞的結果可能讓孩子不再信任你。

  3、不要鼓勵孩子報復打他的小朋友:如果“受害人”反過來去報復犯人”,那么最終的結果是“犯人”會越來越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128794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