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為孩子小就隨著她的壞習慣,小孩子一旦形成這樣的習慣就很難改了!
1、喜歡亂動人家的東西
3歲前在別人家亂翻、亂動尚可理解,可是3歲后還這樣,那只能說明家庭教育中嚴重缺乏“界限感”,不知道區(qū)分“我的”、“你的”。一個沒有界限感的孩子,在幼兒園、小學很容易跟其他小朋友打架,因為他總覺得自己最好、所有東西都應該是自己的。這樣的孩子即便上了大學,跟舍友的關系也會很糟糕,因為他可能亂動別人東西、半夜聽歌不帶耳機、自己臟襪子隨地扔……
建議:一定要從小讓孩子知道一條做人的基本素養(yǎng):別人想動你的東西時,你如果不同意,可以說“不”;但是,你動別人東西時,一定要詢問一下別人同不同意。
2、吹牛、說謊
有些孩子會吹牛皮,將莫須有的東西加到自己身上,從而達到某種目的。家長不要當做玩笑忽視,這會讓孩子養(yǎng)成講大話和推卸責任的習慣。
建議:對于說謊的孩子,最好的糾正方法就是講故事,通過案例讓孩子意識到說謊話的危害。如果孩子是為了達到目的說謊,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即使說謊話也是不能達到目的的。
3、得不到想要的就撒潑
反正一鬧就什么都有。這樣的習慣,不就是大人給養(yǎng)成的嗎?這樣任性和粗暴,遇到問題從來不會想如何解決,而是喜歡暴力。
建議:其實這個時候媽媽只要好好的抱著他,或者不去管他,等他自己恢復平靜就好了,或者給他個規(guī)則,比如如果能恢復平靜,那么可以得到一顆小星星,集滿5個就可以換到禮物之類的規(guī)則。
4、過度沉迷電子產品
信息化的時代,非要把孩子跟電子產品完全隔離開來,很難實現。孩子長期沉迷于電子產品,會表現出注意力渙散、不集中、不愛溝通、沒精打采的情況。
建議:家長應當對孩子進行適當的認知教育,與孩子商量好玩電子產品的時間。同時,在孩子面前,家長一定要做到少玩手機,多陪伴自己的孩子,和孩子一起做游戲,聊天,讓孩子在親密的親子活動中感受到父母的愛。
5、野蠻粗俗、沒有禮貌
有的孩子喜歡暴力、臟話連篇、在公共場合無法無天,完全不顧別人的感受……這樣的孩子實在是讓人喜歡不起來。最可怕的是父母覺得孩子小,還不懂事。如果小時候不好的行為習慣長期被父母縱容,時間久了就會成為這個人的品質。
建議:年齡小不代表孩子可以被無限縱容,越不懂事的孩子,越是需要父母通過教育和引導,讓孩子知道禮儀和分寸。
6、偷家長錢
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雖然抗誘惑能力不強,容易受到外面小零食等的誘惑,想吃但沒錢。這時候很多小孩子就會從家長那里頭偷錢,做家長的對于這種行為千萬別就教育一下就完事,該動手就動手。現在不狠狠教育這種行為,等將來長大后相教育都來不及。有些事情,你必須要讓他知道做了之后需要承擔什么樣的后果,而不僅僅是簡簡單單就過去了。
愛子之心,人皆有之,但寶媽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該嚴肅的時候就要嚴肅起來,有句話說得好,“慣子如殺子”,如果對孩子以上這些行為過度縱容,最終會害了孩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128989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