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媽媽在后臺評論:
孩子1歲了,看到東西就往嘴里塞,怎么阻止都沒有用,這正常嗎?
我家孩子2歲了,特別太摳門了,他的玩具別人連碰都不能碰,這小氣的性格能改嗎?
我家孩子才3歲脾氣就很大,老是發(fā)脾氣摔東西,怎么辦?
不用急!今天媽隊要給大家介紹我的一個好朋友,英華蘭的DrBing。這些問題她統(tǒng)統(tǒng)都能解決。
DrBing是一枚關注兒童語言啟蒙和心靈成長的歐洲兒童教育學者,風趣逗比,還精通英、法、德三門語言,游走生活在多個國家和文化中,文章,題材和觀點都讓人耳目一新。
今天這篇關于“孩子敏感期”的文章,看完真是收獲滿滿,那么枯燥的主題都能讓她給說的那么搞笑,真是服了。
前言
之前一連幾篇文章DrBing8開了蒙氏,關于蒙氏最有價值的“數(shù)學啟蒙”我對自己有比較高的要求,所以請催文狗們給我預留一點時間,今天插播一下著名的敏感期理念。
敏感期這個概念近年來在育兒界狂轟濫炸,按道理大家應該都懂了。但是,還是有很多家長給我留言求救說:!娃打人!啊!娃不愿意和別人分享東西!!娃子做錯事我越說他越帶勁。。。反正家長眼中娃各種不乖,簡直覺得:
娃!你真是沒救了!
我的回答是:
娃子有什么不對嗎?
看來這些家長,道理都懂,但不理解!
敏感期簡單說就是生物發(fā)展發(fā)育的內在規(guī)律,到了一定時間,自然而然就自發(fā)地要發(fā)展這個器官那個神經,外部表現(xiàn)就是娃有些很“變態(tài)”的行為。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各種看似“變態(tài)”的敏感期行為,免得不小心又把娃給坑了。
小時不讓娃變態(tài),長大變成大變態(tài)。
口腔敏感期
0-1歲 啥都塞嘴里強迫癥
出生不久持續(xù)到一歲多一點是口腔敏感期。無論成人怎么阻止,娃總把手放進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
娃感官神經發(fā)展第一個開始的是口腔神經,這時手指是沒有敏銳豐富神經的!(沒輪到它們發(fā)育,排隊等著呢)所以他們對世界的探索之旅從嘴開始。于是你看到他們把一律東西塞嘴里!這時的嘴巴就像蟲蟲的觸角。如果順利渡過,以后再也不會用嘴啃食物之外的東西。
家長進行干預制止下口腔敏感期沒過渡好,娃進入幼兒園、小學仍改不掉吸吮手指咬筆頭,甚至愛吃零食、吐口水。同時,對陌生環(huán)境和信息量爆炸的新世界,娃也是用吮手來緩解焦慮的。我們那代人的父母對這個沒概念,認為這是“壞習慣”,采用“厭惡療法”(如苦藥或防護套)。這是不對的。接觸過很多高知狗,在做論文、項目尾聲這些精神壓力大的時候會不自覺啃指甲。我和老公都是受害者,昨天早上起來發(fā)現(xiàn)被子都是血,原來老公這周一個項目在收尾階段,把自己十個手指都啃出血了!我自己也必須非常注意,常年保持著涂指甲油的習慣,一忘記指甲就容易遭殃。
所以家長正確的做法是:隨娃吧!保證入口的東西相對干凈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東西讓娃用口腔探索!安撫奶嘴,磨牙玩具都是可以適當使用。到了2歲后會順利自然戒斷。也有娃吮手特很厲害,手指破皮甚至拇指變形。大多數(shù)情況是因為娃焦慮水平太高,你該做的是自問是否有給寶寶充分的陪伴,平靜的環(huán)境(家里是否有爭吵不和、是否環(huán)境嘈雜?寶寶是可是很敏銳的),給寶寶充分的安全感。
請把問題從根源上解決,而不要簡單粗暴強制戒斷,那是原始人的做法。
手腳敏感期
1-2.5歲 多手多腳強迫癥
和口腔敏感期后期重疊的是手的敏感期,緊接著是腳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就是翻了手多強迫癥:見物就扔、見洞就摳,見紙就撕,見布就抓,見圓就擰,見方就按,見線就拽,見孔就插,甚至見人就打(媽媽第一個遭殃)
在腿的敏感期,第一個特征:真能跑!跌跌碰碰地能跑到天涯海角,大人跟著身累心更累啊。第二,口味真特別!好路不走,非要走坑坑洼洼的土石子路,平路不走,非要上高出地面的井蓋,看到臺階土坡就要爬,見了凸出來的東西就要踩,各種強迫癥!
手腳敏感期娃正在發(fā)育手腳的肌肉和神經呢,ta們正在享受多出兩個探索世界的渠道的莫名的快樂。順著他們就行,家長應該保證“護航”,摔就摔唄摔不死就行。多提供不同的東西讓寶寶用手感受:不同的布料,泥沙石頭,皮革海綿什么的,他們會對不同的質感感到特別歡欣。在歐美家庭都習慣讓寶寶夏天在家不穿鞋,冬天在家就只穿有防滑功能的厚棉襪,增進他們腳底和地面接觸的感受。千萬別買那種走路會響會閃的鞋子,土不說,會分散娃對腿部感受的注意力。
前面說的兩個比較容易理解,畢竟和器官神經發(fā)育有關系,表現(xiàn)也很明顯,后面要說的兩個就比較特別的,他們和娃心靈的“內在概念”構筑有關系,常被不懂的家長誤解。
物權敏感期
2-3歲 “摳門強迫癥”
兩歲多的娃進入物權意識的敏感期,什么東西都不肯分享,問他要口吃的比登天還難,別的小朋友借他玩具可能拿不回,甚至媽媽也要不到他手里的東西!拔业氖俏业,你的也是我的,什么都是我的” 是這個階段奶娃的生存哲學。“摳門”是娃的第一行為特點。
2-3歲,娃與娃之間的沖突,基本是物權沖突。
這個階段其實娃在建立最原始的的物權概念。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和物理世界的“物質守恒”一樣,人際社會也是遵守“交換”原則的,商業(yè)社會是物質的交換,人際圈子是利益、信息和感情的交換。物權概念是交換的基礎,我們看到成人世界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和吃里扒外的“大花灑”兩個極端,潛意識問題都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物權敏感期”:兩種行為都很可怕,尤其是家人??特遭罪。
順利渡過物權意識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摳門強迫癥”(物權意識確認期)高峰,不要要求他“樂于分享”、“大公無私”,不要強搶,不要說他小氣。這個時間差不多要三四個月!皳搁T”趨勢減弱后,就可以開始引導他分享了,引導分享期間,不要拒絕他的好意(娃給你吃的東西,就是流著淚也要吃下去)。
秩序敏感期
3-4歲 “真正的神經病”
三四歲的娃進入秩序、完美、執(zhí)拗的敏感期,為時長達大半年甚至一年。這時候的娃成了一個偏執(zhí)狂,純正的神經病。把一塊有缺口的餅給娃,娃會哭鬧不止拒絕接受;看動畫不能被打斷,否則就要從頭看;大人不能將衣服搭在臂上;上樓梯時不能大人先上,否則必須退回來重上;客人來訪,聽到門鈴聲必須是孩子來開門,如果成人開了,他會哭著要求大人出去,重新再開一次;剝糖時孩子要自己剝,如果大人把糖紙撕開,孩子會憤怒地扔掉它,要求重來一顆……
這段時期娃成了不折不扣的神經病,也因為大人常不小心觸犯了神經病人的基本人權。本時期的娃常規(guī)性處于炸毛狀態(tài)。
我自己4歲的時候的偏執(zhí)樣現(xiàn)在都還記得,例如畫畫時小人的眼睛一定要漆黑漆黑,于是抓著鉛筆不斷劃圈劃圈劃圈,直到紙給劃破!真的很像恐怖片里的精神病人,自己想來都覺恐怖。
幸好我父母從來不會干涉我,原因不是因為他們懂道理,而是忙!瞎貓碰到死耗子,我自己現(xiàn)在都能明確感覺到這個敏感期讓我完整地發(fā)展了對“完美”的概念的好處。長大以后,我很不容易陷入偏執(zhí):做項目經理的時期我特別受好評,大家都說我懂“抓重點”,在一些湊合就行的地方重效率、抓性價比,在重點的地方才大力重視,力求完美。
在這個敏感期沒有順利過渡的話,結果要么就是“處女座性格”、“OCD強迫癥”,要么就是反方向的粗枝大葉,做什么都馬馬虎虎??要做好一件事:無論是狩獵時期地獵殺長毛象,還是現(xiàn)代社會的項目管理,都需要懂得“抓大放小主次分明”。這些社會行為概念的敏感期,就是讓娃充分體會了極限以后,學會“不偏不倚”。
家長該做的,就是學會和一個小神經病相處的方法,就兩點:耐心和不要干涉!神經病時期自然會過去的。這時候娃的內在概念已經發(fā)展完整了。
總結
0-6歲的娃,內在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的器官和神經正在一個接著一個地發(fā)育,心靈正在構造各種概念,這些都是偉大的大自然在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形成的法則,它們其實是在為人類生存所提供的必須能力悄然無聲地在做準備。也因此,在“領學”系列文章DrBing說了,早期啟蒙是“刺激神經發(fā)育”和“建立內隱概念”。
刺激神經發(fā)育
這為什么重要?拋開更好的大腦發(fā)育,讓娃更聰明不說,我個人覺得更重要的意義,是避免長大后“身心分離”,F(xiàn)代人大多從事腦力工作,到我們娃長大的時候,真不知道還有沒有體力工作了。腦力工作者最容易就是產生“身心分離感”,特點是??身體都快垮了,意識還不知道(常見于高知狗、工作狂群體),查出一個疾病,往往已經是晚期。早期身體神經發(fā)育得好,長大后身心同步當然會更好!靶纳窈弦弧钡娜,才會有更高質量的生活。
建立內隱概念
之前關于英語啟蒙和數(shù)學啟蒙的文章都說過,“概念”先于“教授”,理解概念唯一的方法就是通過親身實踐去感受,上面說的“物權”、“完整”的概念也是同理。如果不給予孩子充分的時間發(fā)展這些內隱概念,以后說再多的要分享、要禮貌、不要馬虎粗心,娃也是左耳進右耳出,絲毫沒有用處的!這和“領學”知識作為啟蒙,往往到了高年級后繼乏力是完全一樣的道理。
心理學的研究已經告訴我們,任何一種心理疾病都是和早期體驗有密切關系,所以如果你自以為是地去干預了,就會為娃將來埋下了各種隱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129573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