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孩子的興趣為何“三分鐘熱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心理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種情況,無論孩子一開始多么喜歡干一件事,可是只有三分鐘熱度,很快就會失去興趣。為什么會這樣呢?遇到這種情況又應該怎樣進行心理教育呢?

  專家指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隨著年齡遞增的。四歲左右的孩子注意力是很難長時間集中的,他們沒有時間的概念,也沒有永久性的記憶,因此注意力很容易轉瞬即逝,特別是從事諸如寫字、背詩等刻板活動的時候。

  此外,對于孩子來說,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是新鮮的。為了能充分感受和探索這個“神奇”的世界,他們需要不斷地去接觸身邊各種各樣的事物,需要什么都看、什么都碰、什么都摸,需要對一切都感興趣。如果他的注意力只能專注在一個事物上,那么就會屏蔽掉許多東西。只有通過不斷地嘗試許多的東西之后,他才能最終確定下來自己的興趣,知道什么是自己應該專注的。

  尊重孩子的“三分鐘熱度”

  因此,在沒有人為因素的干擾下,對于自己喜愛的事物,孩子會本能地專注下去,而面對自己沒有興趣的事物,他們則會表現(xiàn)出坐立不安、三心二意。

  舞蹈、鋼琴這些東西,可能都是那個網友的女兒之前沒有接觸過的“新東西”,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她愿意去嘗試,所以她會要求買舞蹈鞋、買鋼琴。可是,嘗試了一段時間,她沒有興趣了,甚至開始排斥這些她曾經很感興趣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更多地應該是理解孩子“三分鐘熱度”的這種心理,給他們選擇的自由,用一種平等的方式去和他們交流。因為這可能是你了解孩子的一個契機。年紀較小的孩子常常不能用語言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成人應該透過問題的表面去看本質,主動向孩子發(fā)出邀請,和他們溝通。

  感受快樂能讓孩子長期保持興趣

  “三分鐘熱度”是興趣發(fā)現(xiàn)的一個過程,孩子一開始對一個事物有了興趣,意味著他抱有希望,他期待可以從中感受到快樂。父母應該多多鼓勵孩子去嘗試,哪怕孩子有“三分鐘熱度”的“前科”。千萬不能反復強調孩子要保證能持續(xù)下去,否則就不讓他去做這件事。

  當孩子對一件事情抱有期待、充滿希望、能從中感受到樂趣時,就能把一份興趣長久地專注下去。如果隨著孩子年齡的成人,家長發(fā)現(xiàn)他在探索興趣的過程中一直處于“穩(wěn)定不下來”的狀態(tài),則應該在尊重的前提下適當引導孩子。比如,讓孩子去發(fā)現(xiàn)這項活動的意義,制造一些機會讓他從中感受到自信的力量。孩子如果能從中感受到樂趣,他往往就能呈現(xiàn)一種狀態(tài)——痛并快樂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30610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