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常有家長抱怨說孩子膽小,瞧,有的孩子看到家里來了陌生客人就哭著躲在父母背后;有的孩子興高采烈地跟父母到兒童樂園玩,可是看著那一個個旋轉、擺動的游戲機,卻一項也不敢上去玩;在自助餐廳里,爸爸媽媽只是去自助吧臺拿東西,有的孩子只一下看不見父母,就會放聲大哭……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許多成年人的拘謹可以追溯到他的兒童時代。如果孩子的拘謹在兒時得不到解決,那么,不合群、不愛與他人交往的個性將會妨礙他今后事業(yè)上的成功。即使有的孩子有聰明才智和一技之長,也會因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而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意外的困難。
現(xiàn)象追蹤
怕物·需時刻安撫
劉女士的孩子如今3歲,準備過了春節(jié)上幼兒園,她說自己的女兒“相當膽小”:每次拿到新玩具,尤其是體積較大、會動會唱歌的玩具便會放聲大哭,雖然熟悉后女兒會非常喜歡這些玩具。平時,帶她去玩蹦蹦床、滑梯,女兒不僅不敢玩,還會發(fā)脾氣,要媽媽安撫很久才能平復。
怕人·難正常交流
羅先生的兒子今年7歲,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他說兒子源源小時候就特別膽小,家里只要來了客人,無論認識與否,便會躲在自己的房間里不出來。在外邊,走路喜歡溜邊兒,尤其是靠著墻角走他才會感到安全。有一次,羅先生帶兒子出去散步,正好遇到熟人停下來說話,熟人剛問了羅先生的兒子一句:“學習好不好?”他立刻躲在羅先生的背后,并拖著衣角要求趕快離開。在學校里,源源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和老師交流,而且和老師一說話就臉紅。
一次,爸爸媽媽帶他到自助餐廳吃飯,只是去吧臺拿東西,離開一小會兒,源源便放聲大哭。
怕生·不許別人碰
李先生說他原本沒發(fā)現(xiàn)自己5歲的兒子膽子小,只是覺得孩子有些怕生,本以為是正常的,但是暑假時他將兒子帶回鄉(xiāng)下老家,兒子的問題非常明顯地暴露出來了。
李先生說,老家有幾個和兒子差不多同齡的堂兄弟姐妹,兒子一回老家,就哭著不肯進門,吵嚷著要回家,6歲的小堂兄和4歲的小堂妹很大方,熱情地想拉李先生的兒子一起玩,可是孩子一見這種狀況便嚇壞了,尖叫著甩開手不許他們碰他,眾人安撫了半天才平靜下來,平白給李先生增添了麻煩。
怕黑·不敢自己睡
今年9月,丁當上小學一年級了,“你是小學生了,應該自己睡。”開學第一天,丁當?shù)膵寢屬Z女士就這么跟丁當說。如今,為了讓兒子自己睡覺,賈女士還在和兒子做著“斗爭”——不僅給兒子買了他喜歡的帶滑梯的兒童床,還按他的要求重新布置了整個房間。
即使如此,“我怕黑!”只要賈女士一說起讓他獨自睡這件事兒,丁當就會硬硬地頂回去。尤其讓賈女士苦惱的,是問丁當為什么怕黑,他說黑夜里有許多怪物,會把他捉走。而且,告訴丁當“怪物”并不存在,他還不相信。
原因分析
孩子膽小“錯”在父母
孩子膽小的問題與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關系,許多做法或是過于簡單,或是處理過急,才造成了孩子的心理緊張。比如,父母過度限制孩子的活動,不準孩子單獨外出,不讓孩子多接觸同齡伙伴,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合群,缺乏交往能力;父母過分嬌寵孩子,事事包辦替代,使孩子喪失鍛煉的機會;或者父母過分嚴厲,孩子整日戰(zhàn)戰(zhàn)兢兢。
原因一:家長保護太多
家長對孩子保護太多是讓孩子膽小的主要原因。如今,大多數(shù)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全家人呵護備至,無論是在生活細節(jié)中還是學習過程中,一些本該讓孩子自己解決的問題家長都會代勞。
這種情況在城市里更加嚴重,家長會時常灌輸給孩子過分的“安全意識”,比如“絕對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外面太危險”,甚至有些家長用恐嚇的語氣來教育孩子,這些意識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便會讓孩子覺得只有在家里、在父母身邊才是安全的,其余地方都不安全。因此當孩子離開了家,便會出現(xiàn)害怕、退縮等表現(xiàn)。
原因二:觸覺學習不足
3歲之前的孩子正是需要父母尤其是與母親多進行親密接觸的年齡段,從心理和生理方面來說,媽媽要多抱孩子,這樣孩子才不會產生“皮膚饑餓”,也有利于觸覺學習。
然而,如今許多孩子往往是非母乳喂養(yǎng)的,加上在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工作太忙,總是由祖輩、保姆幫著帶,沒有太多時間照看孩子,因此造成了孩子觸覺學習不足。而這會引發(fā)大腦分辨能力差,令孩子對外界的刺激不是太遲鈍,便是太敏感。觸覺學習不足的最直接表現(xiàn)就是害羞、黏人、怕生、情緒不安等,還可能產生挑食、偏食、咬人、自傷等行為,嚴重的話更會出現(xiàn)自閉現(xiàn)象。
原因三:玩伴選擇不當
如果孩子膽小,大多數(shù)家長根據(jù)“近朱者赤”的理由,希望并鼓勵孩子與年齡大一些且膽子大的伙伴交往,但對一部分孩子而言,其結果反而不妙。在與比自己強大的同伴接觸中,他們變得更自卑,更拘束。
因此,家長切勿一廂情愿把孩子往優(yōu)秀的群體中趕,“正負得負,負負得正”的情況,在教育中也會是屢見不鮮的。所以,最好就是為孩子選擇一個性格開朗、身體壯實、年齡比自家孩子小一些、其家長待人熱情大方的小伙伴,讓孩子經常與小伙伴在一起玩耍。這樣的小伙伴容易與年齡稍大但膽小的孩子玩到一起,而你的孩子也就有了可以仿效的小榜樣,而且小伙伴的家長待人熱情大方,保證了孩子去玩時,大人不會干涉。
原因四:看不到“閃光點”
對于孩子的畏縮行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說話聲音太小等,父母要盡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不做太強烈地反應,而應善于發(fā)現(xiàn)并強化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避免拿別人的標準來判斷自己的孩子。最膽小怯弱的孩子,偶爾也會有“大膽”的舉動,也許在父母看來這微不足道,但做父母的,必須努力捕捉這些稍縱即逝的“閃光點”,給予必要的乃至夸張的表揚、鼓勵。
但現(xiàn)實中不少家長不但對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勇敢漠不關心,而且經常拿別的孩子來比較,“你這算什么,誰誰比你本事大多了”,“誰在演講比賽中拿了大獎,你連講臺都不敢上”……這些話語嚴重損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越加自卑膽怯。因此,家長對于膽小的孩子必須堅持“多肯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的原則。
應對手冊
讓孩子在生活中獲取經驗
第一,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的家庭氣氛,讓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并讓孩子有充分發(fā)揮的余地。
允許孩子害怕,千萬不能譏笑孩子“是膽小鬼”,而要千方百計解除他的恐懼。晚上孩子可能是在黑暗中看到一些影子而感到恐懼,就應該對孩子說這是樹的影子,就像人的影子一樣,是很自然的事。別把孩子推向害怕處,不可說:“別怕,沖過去!去了你就會看到沒什么可怕的。”
第二,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獲取有益的經驗。
平時,處處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堅強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一味包辦,而要讓他自己想法解決。當然,開始時父母要予以必要的指導,使孩子慢慢學會自己處理各種事,而不能一下子就不問不管使孩子手足無措,更加膽小。例如孩子害怕螃蟹,不妨教給他捉蟹的辦法,只要捉住蟹的身體的兩側就不會被鉗住了;有的孩子怕貓,家長可以告訴他,只要不去拉它的尾巴,貓是不會咬人的;有的孩子怕狗,家長要告訴他,狗喜歡跑、追,不靠近它就是了。
第三,家長的榜樣也很重要。端正教育態(tài)度,從思想上認識對孩子的溺愛、嬌寵,只會造成孩子怯懦、任性的性格。父母要樹立起糾正孩子怯懦性格的信心,要認識到只有教育得當,才能使孩子得到健康發(fā)展。父母自己不該無緣無故地什么都怕,什么都吃驚,如打雷時,倒是母親先喊起來。不要遇到一點點事就大驚小怪,例如媽媽不當心劃破了手,就不聲不響地擦上一些紅藥水。孩子看到媽媽一點兒也不在乎,他遇到類似的事也就不害怕了。還應注重父親對男孩性格的影響。父親多和孩子說笑玩耍,注重多與孩子談論爸爸,讓父親的形象和行為清晰地保持在孩子的心目中。
第四,家長要深入了解孩子產生恐懼心理的原因。有的孩子由于家長常常大聲對他訓斥,他一聽到家長叫他就害怕;有的孩子在洗澡時被燙痛過,他就害怕洗澡等等。家長在孩子遇到一些他預料不到的事時,要對他講明道理,講清楚凡事都要當心一點,沒有什么可以害怕的。
家長可以在孩子害怕時抱緊他。孩子怕滑滑梯,先抱孩子滑下來;孩子怕雷聲,您就靜靜地抱著孩子,告訴他:“媽媽知道你怕雷聲,雷只是大點兒的聲音而已,不會傷害你。
第五,讓孩子多接觸外界。帶孩子多與大自然接觸,讓孩子敞開胸懷,開拓眼界;還要教給孩子適當?shù)募寄埽绯、繪畫、手工等,使孩子堅信自己并不笨,從而增加自信心,敢于參加小伙伴的活動。
鼓勵孩子與人交往。可以多帶孩子到各種集體場合,別人對孩子的友好表示,能使他感到快樂,孩子也會樂意與人交往。最主要的是要孩子和同齡伙伴多接觸,幫助孩子結交新朋友,有意識地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家中來,讓他做小主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130732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