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義寶寶的壞習慣呢,以我們大人的標準來的話,那恐怕寶寶處處都是錯了,例如吃手指,手抓飯,亂扔東西,亂爬亂摸等等。其實對寶寶的要求不要那么嚴格的,也不必過于苦惱孩子的這些習慣,這些大多數(shù)都是正,F(xiàn)象,家長只需要引導,而不要處處糾正。
1、吃手指
寶寶吃手指是一種感知世界的方式,你還別說手指了,什么東西他都敢往嘴里塞的,寶寶通過吮、舔、咬等方式來嘗試認知事物、感知世界.強硬地制止他吃手,會給寶寶的心理造成陰影,長大后容易焦慮、發(fā)脾氣,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2、用手抓飯
寶寶用手抓飯吃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寶寶的手干凈,就由他去吧,因為寶寶用手抓飯不僅可以增加對食物的熟悉度,逐漸培養(yǎng)對食物的興趣,還能避免長大后養(yǎng)成挑食的壞習慣。吃飯和讀書一樣都是需要慢慢培養(yǎng)興趣的,讓他自由自在地接觸食物的顏色、形狀和特質吧!
3、亂扔東西
亂扔東西,和亂拿東西,以及不論拿到什么都會往嘴里塞,都是同一個道理,都是寶寶在認識事物的性質.只不過了解的方面不同,例如有的事物擲地有聲.有的東西會彈起來等等.扔東西其實是一種“嬰兒游戲”,在不斷重復的游戲動作中,寶寶強化了對各種物體、環(huán)境的認識,又鍛煉了手眼協(xié)調能力,為日后的認知發(fā)展打基礎。母子之間“扔”和“撿”的眼神交流、身體接觸,滿足了寶寶的情感需求與情緒發(fā)展,親子關系也得到進一步強化。
4、到處亂爬
爬行也是必經(jīng)之路,沒學會走就休想會跑.同樣,不會爬的孩子想學會走路也是很難的.但是媽媽不讓寶寶在地上爬來爬去也是有道理的,衛(wèi)生問題啊,著涼什么的,但爬行是寶寶行走的第一步,能加強手、眼、腰、腿等全身部位的協(xié)調,能較早地讓寶寶主動接觸和認識事物,促進認知能力的發(fā)展。這一對矛盾可以讓寶寶在床上爬行來解決.這樣就皆大歡喜了.
總之除此之外可能還有很多很多的家長認為的孩子的所謂的壞習慣,其實大部分都是寶寶發(fā)育過程中的必經(jīng)現(xiàn)象,有些時候寶寶看似不良的行為被阻止之后還會影響到孩子將來某一方面的成長,造成一個好心卻幫了倒忙的事件,所以家長對于寶寶的習慣,要多些引導,少些糾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31230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