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培養(yǎng)寶寶正確的道德觀念呢?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需要讓他知道什么是正確的觀念,因為孩子在小的時候比較容易聽父母的話,長大點就相對于難管教了,孩子在出生至三歲之間是無律期,完全依循自己的需求與喜好,根本沒有道德與規(guī)范的概念,逐漸長大后,才學會根據(jù)「爸媽會不會生氣處罰」作為事情好壞的判準,孩子對于自己的動作和行為都不能很好的掌控,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做了還是會再犯的。
在孩子三歲之后,孩子對于認知的能力會相對于成熟很多,會了解到家里和社會中一些行為準則,也慢慢的會遵守一些。因為對于規(guī)范有了初步的概念,如果自知做錯事之后,會因想要逃 避責任、避免處罰而編造謊言。此時,3-7歲之間屬于「他律階段」,做錯了事情會擔心會被父母責罰,在父母用嚴厲的話語告誡孩子的時候,孩子往往是左耳進右耳出,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都是缺乏自律和自省能力的。
孩子在什么時候開始進入自律階段呢,那是從7歲才開始的,這時,孩子了解自律能力增加,也學會和別人合作,對于道德觀念和大人的想法也是差不多一致了,不會像以前那樣對于道德方面的概念完全缺乏了。
4個方法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道德觀念
言傳身教是很重要的,孩子的道德觀念主要是父母平時做出的示范,還有父母給出的行為準則,但是同時父母自身的行為也是對孩子有影響的。
1、父母要重視早教:
要知道孩子還小,對于父母的行為都是會模仿的,不要以為大人做的事情孩子都是一無所知的,孩子在觀察的過程中就會模仿,他們的模仿能力可是很強的,與其引經(jīng)據(jù)典強力灌輸孩子要幫助別人,倒不如從身教著手,參加慈善活動,主動幫助別人,如此,不須耗費太多唇舌就能達到潛移默化的功效,相反父母對于自身方面的缺點如果不加以改正,并且還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來,那孩子可是會有樣學樣的哦。
2、要有正確的解說:
孩子做事情不管是對或者是錯,父母都要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話語說出來,告訴他獎勵和處罰他的原因,讓他對于對錯有明確的觀念和做這件事情所得出的結果。
3、父母要善于運用獎勵和懲罰:
父母要善于運用獎勵和懲罰,孩子都是以最后的結果來論對錯的,在好的行為之后給孩子立即獎勵(譬如?實的擁抱),做錯事時限制孩子喜歡的活動(比方當天禁止溜滑梯),這樣會有不錯的效果,但是這獎罰都是要有個松弛度,太過于的話孩子會適應不了,這樣的方法就會失效的。
4、通過講故事來教育孩子:
父母可以通過孩子喜歡看的故事書里面的內(nèi)容來教育孩子,這樣可以行動鮮明的讓孩子了解自己的對錯,而且又有圖案輔助,孩子比較容易理解。所以需要建議爸媽先從故事書著手,等孩子在生活中發(fā)生類似事件,再幫助孩子融合故事與生活,并一起討論加深印象,相信會得到不錯的效果,而且孩子對于喜歡看的故事中的人物會有個對比的概念,都希望自己會是故事中里面勇敢的孩子,對于做錯了的事情會勇于承認。
小貼士:上面的4個方法告訴父母用什么方法讓孩子擁有正確的道德觀念,當然父母在教導孩子的時候需要以身作則,不然父母的權威性會受到孩子內(nèi)心的鄙視的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33374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