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心肝寶貝,有著濃濃的愛。道德,是每個孩子終生受用的一門課程。孩子的道德,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培養(yǎng)呢?
對剛出生的嬰兒進行道德教育是不可能的。這時的孩子不僅沒有判斷善惡的能力,他們想要的也只是與生存相關(guān)的事情,嬰兒因為肚子餓會哭,困了會哭,而不是在使小性子。
這個時期,可以說是為道德智能播種的時期,以便將來更好地開發(fā)智能。這時需要的只是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愛沒有什么特別的,及時地滿足孩子的需要,平時用積極的語言表達媽媽的愛就可以了。這樣一來,孩子就會與父母建立起堅實的感情紐帶。父母的這種愛會讓孩子感到安全,會讓孩子積極地感受世界。孩子只有在接受了父母無條件的愛時,情緒上得到穩(wěn)定,才能夠積極地面對世界。因此,父母給這個時期的孩子培養(yǎng)道德智能只需要無條件的愛。
孩子一哭,馬上放下所有事情跑過去
曾經(jīng)聽一個幼兒園園長講述了這樣一條規(guī)律,雖然每個孩子性格都不同,但是頻繁打架的孩子們都有一個共同點:
凡是這樣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媽媽不在身邊,或與家人分開生活的孩子。因為媽媽要上班,很少能和孩子在一起的,也屬于這一類。
在一歲以內(nèi),不能夠與父母,特別是與媽媽在一起的孩子,他們在情緒上沒有安全感,與人的相處就比較難。因為不得已,媽媽不能與孩子在一起時,必須有另外一個看護人。然而,和孩子在一起不等于是單純地留在孩子身邊,而是細心地對孩子的所有行為及時做出反應。
這個時期的孩子所有的交流都是通過哭來完成的。孩子哭的時候,父母就要放下手中的所有事情去哄孩子。孩子不論怎么哭,媽媽都不在,孩子就會感到不安,消極地看待世界。因為內(nèi)心充滿“憤怒”,將來可能無法抑制自身的攻擊性。
絕對不要對孩子喊
不論發(fā)生什么事,都不要對孩子大喊大叫。不滿周歲的孩子,還沒有形成認識自己錯誤的道德思考能力。孩子總想用手去抓熱的東西或玩弄尖銳的物品,這是父母將危險物品隨意放置的錯誤,與孩子無關(guān)。這時父母如果生氣,對孩子大喊大叫,孩子就會因為害怕而感到不安。父母該做的就是提前把危險的物品拿走或消除危險的狀況。
慢慢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
孩子在出生6個月后才開始相信,不論發(fā)生什么事,父母都不會離開他。在這之前,父母想要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只會妨礙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感情。6個月后,才可以在生活中慢慢地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
比如,在給孩子更換紙尿褲或沖奶粉時,可以對孩子說“是不是很難受啊?再稍微等一會兒”,“媽媽正在給你沖奶粉,等著啊”之類的話,孩子就慢慢地學會忍耐。
媽媽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偶爾會很煩躁,甚至發(fā)脾氣,這是絕對不可以的。這個時期的孩子,雖然不能完全聽懂母親的話,但是他會通過母親的行為或語調(diào)明白媽媽的情緒。
等待孩子做出反應
媽媽們經(jīng)常會不安地說“孩子到這時候應該能認識媽媽了”,“孩子怎么不笑啊”之類的話。孩子在各年齡段都會有普遍規(guī)律,但是隨著個體的不同,孩子的反應千差萬別,一周歲之前的孩子也不例外。有的孩子對媽媽的所有行為及時地做出反應,而有的孩子卻沒有特別的反應。不要預測孩子的反應,即便孩子沒有反應,或者不是你所期待的反應,那也只是孩子本身的特征。等待是一種美德,父母也要耐心地等待孩子做出反應。
盡可能地表達你對孩子的愛
盡量多抱這個時期的孩子,用溫柔的聲音傳達你的愛,沒有比這再好的教育方法了。雖然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孩子會通過媽媽溫暖的懷抱和愛的表達感受被愛。細細想來,這個時期的孩子是最值得讓你表達愛的。再大一點,你就會擔心養(yǎng)成不良習慣;更大一點,你就會不好意思,不能隨心所欲地表達愛。這個時期孩子得到的愛,對于將來孩子擁有良好的道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盡情地向孩子表達你的愛吧!
小編總結(jié):道德對于孩子的未來很重要。良好的道德讓孩子更容易立足于社會。培養(yǎng)孩子的道德,家長們應在每個階段,悉心去教育孩子,去幫助孩子建立道德意識。培養(yǎng)道德需要無條件的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338160.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