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鈴木鎮(zhèn)一的才能教育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才藝培養(yǎng)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音樂才能教育的奇跡

  鈴木鎮(zhèn)一出生于1898年的日本名古屋,其父經(jīng)營著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小提琴工廠。22歲時鈴木鎮(zhèn)一赴德國學習音樂,回國后對如何通過拉小提琴去開發(fā)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滿了堅定的信心。他抱著“每個孩子的能力成長,都有一種培養(yǎng)方法”的信念,立志于對孩子進行“天才”教育,培養(yǎng)出了大批的“天才”兒童。著有《早期教育與能力培養(yǎng)》一書。

  你可曾看到過3000人同時進行小提琴演奏的情形嗎?

  在日本,從全國匯集而來的學生,按照從500人到1000人、1500人、2000人的規(guī)模,逐漸遞增,最后達到3000人的大演奏,把表演大會推向了最高潮。你又能相信這些演奏者多半是少兒,甚至很多是三四歲的幼兒,并且完全沒有經(jīng)過統(tǒng)一的訓練嗎?

  恐怕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偉的演奏會了。這些無法言喻的精彩演奏使與會的所有聽眾都深受感動,很多人都是邊聽邊流淚——對如此眾多年幼的孩子出色的演奏而驚訝,被那高超優(yōu)美的音樂所感動。

  同樣的情形也曾感染了著名的音樂大師們。

  1955年的某一個晚上,日本松本音樂學院等待著世界著名的維也納藝術(shù)學院合唱團的到來。在一個合唱隊員無法置信,甚至懷疑是否走錯地方的家庭宿舍式的小樓里,30名幼兒和小學生用小提琴拉起了巴赫創(chuàng)作的《落第協(xié)奏曲》。

  剎那間,合唱團的所有成員都顯露出了非常驚訝的神色,他們?nèi)f萬沒想到,竟會從這些可愛的孩子們操作的小提琴中發(fā)出巴赫創(chuàng)作的難演奏的曲子,而且聲音如此優(yōu)雅。

  驚奇突然變成了強烈的感動。接著,孩子們又合奏了兩三個曲子。然后,合唱團的指揮者達皮特教授說:“奇跡!真是令人難以想像的事,這回我想聽一聽前排小孩子們的獨奏。”

  被點的孩子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他拉了巴赫創(chuàng)作的協(xié)奏曲《協(xié)奏曲第一號E短調(diào)》,拉得非常出色。

  接著又點了第二個人的名字,是其中最年幼的一個。她拉了維瓦特創(chuàng)作的《G·莫爾協(xié)奏曲》,同樣精彩。

  合唱團的成員們對孩子們的演奏都感到無限的喜悅和激動。他們與指揮者都并排站在鋼琴的旁邊說:“讓我們一起唱吧。”

  著裝美麗的合唱隊和優(yōu)美的伴奏聲使松本音樂學院的破舊大廳頓時變成了盛大的家庭音樂會。

  另一個場景。1961年4月16日,在東京文京公會堂的舞臺上,400名5至12歲的孩子手持小提琴,整齊地排好了隊。他們在等待著20世紀誕生的最偉大的藝術(shù)家之一、大提琴演奏家卡扎斯先生的到來?ㄔ瓜壬鷦傄贿M入會堂,當看見舞臺上排列著的400個孩子,他就激動地一面高高地揮著手,一面就座。與此同時,舞臺上一齊奏起了《閃閃星星變奏曲》。

  “好!——好!”

  這位年邁的巨匠一面驚嘆地睜大眼睛觀看,一面連連不斷地流露出贊嘆之聲。當孩子們演奏起波巴魯?shù)潞桶秃盏摹秲墒仔√崆賲f(xié)奏曲》時,他的激動之情達到了頂點。

  老先生被感動得哭了,眼里充滿了淚水,話都說不出來了。演奏結(jié)束后,他給孩子們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稱這是自己“親眼見到的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激動的場面……”人數(shù)眾多的、年幼孩子們的合奏,簡直如同一人獨奏的那樣和諧。這些孩子既不是精選出來的尖子,也沒有經(jīng)過其他什么特殊的訓練。究竟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個令全世界關(guān)注的奇跡呢?

  他就是日本著名教育家和音樂家鈴木鎮(zhèn)一先生。

  從藝術(shù)中認識到人生的價值

  鈴木鎮(zhèn)一先生生于1898年的名古屋。其父鈴木政吉,經(jīng)營著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生產(chǎn)小提琴的工廠,政吉為人誠實,不斤斤計較,對事物總是熱心而不懈地鉆研。在他86歲去世以前,一直從事新產(chǎn)品的研究,并獲得21項專利。他這種對產(chǎn)品的追求和研究的熱情以及努力的姿態(tài)對鈴木鎮(zhèn)一的人生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鈴木鎮(zhèn)一是在小提琴工廠里成長起來的。小時候兄弟之間在打架時,常把小提琴作為打架的武器。小提琴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一種玩具而已。

  他上中學進入了名古屋市立商業(yè)學校后,鈴木開始利用暑假在父親工廠里勞動。在勞動期間,他記住了小提琴從機械、手工、涂漆到最后完工的全部工藝過程,并深深感受到努力勞動的喜悅和幸福。但是,他依然還沒有體會到小提琴發(fā)出的美妙動聽的聲音。

  他對音樂的感悟是在商業(yè)學校畢業(yè)前,恰好家里有一臺裝著把手、發(fā)條和喇叭的留聲機。主要聽的是艾爾曼演奏的休貝特作品《阿貝·瑪麗亞》。鈴木年輕的心完全為那種優(yōu)美動聽的聲音所陶醉,為那種天鵝絨般的柔軟曲調(diào)所震驚了。他沒料到過去曾認為是玩具的小提琴竟能發(fā)出如此美妙的聲音……

  《阿貝·瑪麗亞》的旋律,打開了鈴木對音樂的憧憬之心。雖然他還不知道為什么如此入迷,但那種美感能力卻在不斷提高。

  于是鈴木從工廠取回一個小提琴,用艾爾曼的錄音帶反復聽自己好似已能聽懂的海頓的作品《小步舞曲》,并在發(fā)音上下了一番苦功。在沒有樂譜的情況下,為拉好這首曲子,他每天操弓練習“摩擦”。不久,總算拉出聲音來了。他為自己在拉小提琴上取得了一定成績而感到欣慰,不僅對小提琴也更加愛好,而且對音樂也更加迷戀了。

  一次外出旅游,一位名叫德川的先生勸說鈴木:“你與其在工廠勞動,不如正式搞音樂這一行……”但是父親的目的卻是想讓他協(xié)助管理工廠,鈴木陷入了兩難的選擇之中。

  在德川先生的勸說下,鈴木的父親同意讓鈴木學習音樂。從此以后,命運出現(xiàn)了意想不到的轉(zhuǎn)機。

  第二年春天,鈴木剛21歲就上東京接受幸田先生的妹妹安藤幸田的小提琴入門教育。他住在德川官邸的一間屋子里,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德川先生和許多來訪者。如教物理的寺田寅彥先生,講聲學的現(xiàn)田琴次先生等,此外還有其他的學者和朋友。

  安藤幸田每周給鈴木上一堂小提琴課。除此之外,還到弘田龍?zhí)上壬,請他教樂典或到田邊尚雄先生的住宅,請他教音響學。

  就這樣,鈴木在東京生活了1年的時間。隨后跟隨德川先生乘上了開往馬賽的名叫箱根龍的豪華船到世界各地旅行。并決定赴德國好好學習,當時鈴木才22歲。

  在談到這段人生經(jīng)歷時,鈴木先生頗為動情:“這并非自己開拓的命運,我總覺得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推動著我向前進。這種力量就是德川先生的巨大愛心。不管告于什么原因,我每天都為出國旅游、學習而奮斗。另外,總是教我成為淳樸人的托爾斯泰先生也開拓了我的命運,給我指明了前進的航程。”

  在柏林住旅館的3個月期間,他每天晚上走著去參加音樂會。從著名的演奏家到初露頭角的演奏家,他都會不加選擇地一個一個地聽他們演奏,并從中找到了自己的恩師——克林古拉先生。

  克林古拉先生有3歲左右,儀表堂堂,給人以親切的感覺。他經(jīng)常教鈴木的不是技術(shù),而是音樂的本質(zhì)。以亨德爾的奏鳴曲為例,他不僅熱心地給鈴木講解亨德爾是如何以崇高的宗教感編寫這首曲子的,而且還親自演奏一番給他聽,對關(guān)于人與藝術(shù)間的關(guān)系問題也不厭其煩地進行指教。能受到這種具有高尚人格的先生的親切指導令鈴木感到無限的高興。

  克林古拉先生的友人們也都是杰出人物,常常邀鈴木去參加他們主辦的家庭音樂會,這對鈴木來說,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鈴木對自己的演奏才能不抱什么希望,他也并不想當一名演奏家,而是想懂得什么是藝術(shù)的問題?肆止爬壬谶@方面幫了他的大忙,鈴木從那里學到了藝術(shù)精神。

  在柏林生活期間,鈴木有幸被朋友介紹給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先生,接觸到世界第一流學者及其周圍的杰出人物,并與他們建立了友好感情。后來,鈴木毫不猶豫地把他的相對論作為推進才能教育的理論基礎(chǔ)。

  愛因斯坦不僅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而且是人人皆知的小提琴演奏家。無論他到哪里都拎著小提琴,真是愛不釋手。不論是巴赫創(chuàng)造的《恰空舞曲》,還是自己擅長的曲子,他都拉得很出色。他的手指動作像流水般的輕飄,小提琴發(fā)出的聲音又是那樣的優(yōu)雅、溫柔。他如實地、無言地向鈴木表明,學習音樂將對人類起到很多的作用。

  在柏林學習的8年間,鈴木認為生活在這樣的具有高度智慧和善良的人們中間是幸福的。以前,當藝術(shù)還未發(fā)展時,關(guān)于什么是藝術(shù)的問題,只能從音樂中去找答案。這種藝術(shù)使鈴木認識到人生的價值,并給予了他工作的力量。

  鈴木發(fā)起的小提琴教育法革命

  鈴木留學回國以后,在木曾福島生活了近3個年頭。這時在松本的文藝界中產(chǎn)生了想在松本創(chuàng)建音樂學院的想法。這種想法是以聲樂學家森民樹先生為主提出來并加以推廣的。

  森民樹先生派人到木曾福島去找鈴木,希望他幫助創(chuàng)辦松本音樂學院。對此,鈴木回答說:

  “我對辦音樂學院不太感興趣,我在東京一直從事的是幫助那些藝術(shù)界的人們糾正其存在的某些缺點和錯誤。我想干的是幼兒教育,即按我的新思想和方法去教育孩子們,而不是去培養(yǎng)天才。通過多年的反復研究,我對如何通過拉小提琴去開發(fā)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滿了堅定的信心。因此,我打算今后致力于這方面的教育,如果贊成我的意見,我可以在這方面協(xié)助做些工作。”

  松本方面接受了鈴木的條件,請鈴木通力合作。開始階段,鈴木每周從木曾福島去松本一次。不久便在朋友的熱情幫助下搬到了松本。

  就這樣,鈴木開始以松本音樂學院為中心開展起了才能教育運動。并在全國范圍內(nèi)成立了才能教育支部。無論是總部、還是支部,全都是免試招生,接納任何一個想學習的孩子。之所以免試招生,也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才能不是天生的,任何一個孩子,只要經(jīng)過不斷努力都可以發(fā)展成才。

  鈴木才能教育的方針是:“為培養(yǎng)孩子美好的心靈、敏銳的感覺、優(yōu)良的能力,而讓孩子們學拉小提琴即通過小提琴來塑造人。”老師們都按這個方針,力圖通過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把孩子培養(yǎng)成高尚的人。

  在鈴木看來,實施才能教育的目標就是努力培養(yǎng)孩子的純潔心靈。只有促進純潔心靈的發(fā)展,才是提高孩子能力的最佳途徑。

  鈴木的才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僅在日本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且轟動了美國,1964年,鈴木先生率領(lǐng)自己的學生一行19赴美國進行了3周的巡回演出,被美國媒體評價為:“鈴木發(fā)起的小提琴教育法革命。”全美也掀起了才能教育運動,并且比日本開展得更廣泛、更深入。

  在此以前,美國普遍認為,小提琴的學習必須到八九歲才行,否則是學不好的。在親眼看到了包括2~5歲在內(nèi)的日本孩子們竟能演奏出難度大的巴赫二部協(xié)奏曲的情景時,十分震驚。

  日本國內(nèi),在鈴木等人的共同努力倡導下,才能教育也開始超越于音樂教育的范疇,向傳統(tǒng)教育滲透了。

  抱著“每個孩子能力的成長,都有一種培養(yǎng)方法”的信念。從1948年開始,鈴木先生在松本市郊區(qū)的小學嘗試用“鈴木教學法”,進行國語教育,對一年級一個班的40名學生進行了3年的實驗教育。

  無論是國語還是算術(shù),大家都在教室里反反復復地練習學過的東西,而且每天逐漸增加訓練內(nèi)容。通過每天的訓練,在國語方面,當一冊學完時,每個孩子都能合上書背誦如流,并能準確無誤地寫出來。當然不考試,也不留作業(yè),只是每天讓孩子們記日記。

  做算術(shù)也是同樣,每個孩子都能迅速準確無誤地寫出答案,通過充分的重復訓練都能愉快地進行能力開發(fā)。

  在實驗教育過程中,的確沒有出現(xiàn)過一個孩子掉隊,甚至連3個數(shù)都數(shù)不清的孩子,竟會變?yōu)榘l(fā)揮出色才能的孩子。但這個現(xiàn)實未受到重視,卻因它不是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而被葬送。

  為了進一步發(fā)揚光大才能教育法,鈴木先生寫成了一本書——《早期教育與能力培養(yǎng)》,對才能教育進行了理論總結(jié)。概括起來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采用靈活的培養(yǎng)方法,任何孩子的能力都會提高;

  ——為所有孩子提供受最高水平教育的可能性;

  ——若在幼兒時期培養(yǎng)能力失敗,那就無法挽救了;

  ——生命力是培養(yǎng)一切能力的原動力;

  ——教育越早實施,其效果就越好;

  ——在反復訓練過程中能培養(yǎng)優(yōu)越的能力;

  ——培養(yǎng)能力的好壞與大小是由教育工作者的素質(zhì)優(yōu)劣決定的;

  ——教育培養(yǎng)能力,光教不能培養(yǎng)能力;

  ——創(chuàng)造更加優(yōu)越的環(huán)境條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366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