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寶寶這些“壞習慣”不必糾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你是不是發(fā)現(xiàn)寶寶經(jīng)常有自己用手抓飯這樣的“壞習慣”,其實媽媽大可不必為這些事情傷腦筋,寶寶們的“壞習慣”其實只是對這個世界探索的方式,媽媽只要正確引導,寶寶就能從“壞習慣”中受益匪淺。

  “壞習慣”一:用手抓飯

  一歲左右的寶寶經(jīng)常用手抓飯吃,很多家長會立即制止這種“不規(guī)矩”的行為。其實寶寶用手抓飯不僅可以增加他們對食物的熟悉度,逐漸培養(yǎng)他們對食物的興趣,還能避免寶寶長大后養(yǎng)成挑食的壞習慣。吃飯和讀書都是需要慢慢培養(yǎng)興趣的,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接觸食物的顏色、形狀和特質(zhì)吧。

  專家說:

  媽媽們要做的就是把寶寶的手洗干凈,讓他們自由地發(fā)揮吧。

  值得注意的是,像花生粒、爆米花、小豆子之類圓而堅硬的食物不能讓寶寶抓食,避免卡在喉嚨里。

  “壞習慣”二:吃手指

  寶寶四五個月的時候喜歡吮吸手指,甚至凡是觸手可及的物體總愛放到嘴巴里咬一咬。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把嬰兒出生后第一年稱為“口腔期”,是人格發(fā)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孩子是通過吮、舔、咬等方式來嘗試認知事物、感知世界的。強硬地制止孩子吃手,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陰影,長大后容易焦慮、發(fā)脾氣,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專家說:

  媽媽們要盡可能多地通過擁抱親吻來安撫寶寶,把他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圖畫、玩具等物體上,讓他們認知更多的事物,開發(fā)他們的大腦。

  寶寶熟睡后,將手指拿出來,避免長期吮吸手指導致牙齒咬合不良。

  如果寶寶見到什么就咬什么,媽媽可以將水果切成長條形,讓寶寶去抓咬,而不是簡單地用假奶嘴代替。

  “壞習慣”三:到處亂爬

  在地上爬來爬去多臟啊!媽媽們一般不喜歡讓寶寶在地上亂爬。但爬行是寶寶行走的第一步,而且爬行還能加強寶寶的手、眼、腰、腿等全身部位的協(xié)調(diào),能較早地讓寶寶主動接觸和認識事物,促進認知能力的發(fā)育。對于陌生的環(huán)境,除了畏懼感,寶寶也會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希望通過自己動手去探索、認識和了解世界,自娛自樂。

  專家說:

  如果害怕地面臟會帶來疾病的話,媽媽可以給寶寶套上小罩衫。

  只要寶寶爬完不把手放到嘴巴里,不抓吃食物,媽媽不必過于擔心。

  “壞習慣”四:亂扔東西

  你把玩具遞給寶寶,他看都不看就扔到地上。你撿起來,他再扔。有時候?qū)殞氉サ绞裁炊既,水杯、湯匙、飯?hellip;…扔東西其實是一種“嬰兒游戲”。寶寶在不斷重復的游戲動作中,強化了對各種物體、環(huán)境的認識,還可以鍛煉寶寶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為日后的認知發(fā)展打基礎。“扔”和“撿”之間的眼神交流、身體接觸,滿足了寶寶的情感需求與情緒發(fā)展,親子關系得到進一步強化。

  專家說:

  媽媽對嬰兒游戲的積極應答反過來又可以激發(fā)寶寶的積極反應,使其產(chǎn)生自信與滿足感。

  媽媽可以在家中的游戲角給寶寶準備質(zhì)地不同、顏色各異的玩具讓寶寶扔著玩,既滿足了寶寶的發(fā)育需求,又避免寶寶破壞家里的衛(wèi)生和物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39594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