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和成功是互相的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性格培養(yǎng)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現(xiàn)在我們要問這種好奇的動作究竟有什么用處呢?柏拉圖說:“好奇者,知識之門。”這句話是很對的。若小孩子不好奇,那就不去與事物相接觸了;不與事物相接觸,那他不能明了事物的性質(zhì)和狀況了。倘使他看見了冰,不好奇,不去玩弄,那他恐不會知道冰是冷的。倘使他聽見了外面路上的汽車聲,不跑出去看看,那他恐不會曉得汽車是什么東西。所以好奇動作是小孩子得著知識一個最緊要的門徑。

小孩子喜歡成功的

小孩子固然喜歡動作,但更是喜歡動作有成就的。比如一個二歲光景的小孩子在沙箱里玩沙。他盡管把沙一 把一把地撈進罐頭里去,撈滿了把沙倒出來;又再一把一把地撈進去,撈滿了又倒出來;這種動作從表面一看沒有什么成就,仔細考察起來,一把一把的撈進罐里去固是一種動作,但罐頭裝滿了,就是動作的成功。小孩子雖喜歡撈沙的動作,也喜歡撈沙成功呢。

一鳴有一天將大小木塊,搬到天井里去,用了許多力氣,費了許多時間,方才搭成一座小小房子的樣子。他搭好之后,很高興地跑過來對我說:“爸爸你來看我搭的一座房子。”我見了這座似是而非的房子,也非常歡喜,就極力的稱贊他,而且叫他再去搭。他玩了木塊以后,又跑到書房里去,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只動物。他畫了以后,又對我說:“象。這是尾巴,頭,耳朵,眼睛,嘴巴,鼻頭。”我回頭一看,果然不錯,就連說“好,好”。從以上兩個例子看來,小孩子很喜歡做事情的,而且很喜歡其成功的,因為事情成功,一方面固然自己很有趣的,但是還有一方面可以得到父母或教師的贊許。這種心理是很好的,我們做父母或教師的應(yīng)當利用這種心理去鼓勵他做各種事情。?

不過叫小孩子做的事情不要太難;若太難,就不能有所成就,若沒有成就,小孩子或者要灰心而下次不肯再做了。反而言之,若所做的不甚難,小孩子能夠勝任而有成就的;一有成就,就很高興,就有自信力;所成就者愈多,自信力也愈大;自信力愈大,事情就愈容易成功。因此自信力與成功就互相為用的了。做父母的對于這一點也應(yīng)特別注意的。??

小孩子喜歡野外生活

大多數(shù)小孩子都喜歡野外生活。到門外去就歡喜,終日在家里就不十分高興,有許多小孩子哭的原因雖則不一,但是不能到外邊去看看玩玩,也是一種大原因。做父母的不揣摩他的原因,只一味地去說他去罵他,那真正冤枉極了。一鳴有一天,坐在搖籃哭個不了,他母親給他東西吃,他不吃,給他東西玩,他也不玩。后來我就抱他到門外去玩玩,他一到門外就不哭了。他仰起來看看天的顏色,低下頭去看看草木的樣子,看看飛禽走獸的形狀,歇了一歇,他就笑逐顏開了。又有一天,天已晚了,街上已經(jīng)沒有人了,他還不肯回家,不但一鳴是如此喜歡到外邊去的,普通兒童大概都是如此的。現(xiàn)在我家里辦了一個幼稚園。凡天氣睛和的時候,我們就帶幼稚生到外邊去游玩。他們在曠野里跑來跑去,看見野花就采采,看見池塘就拋石子入水以取樂。這種郊游對于小孩的身體、知識、行為都有很好影響的。

不過小孩子的野外生活須以小孩子的年齡為斷。如年齡較小的兒童,我們叫他采采花呀,種種樹呀,舉行短距離的遠足會呀。年齡較大的兒童,我們叫他們采集標本,舉行旅行等等游戲以增長他們的知識,以強健他們的身體,以愉快他們的精神,使他們無形中得著許多好處。但是由于有許多做父母的總不放心他們的小孩子到外面去,一則恐怕身體疲乏,二則恐怕衣服弄臟,三則恐怕感冒風寒,所以一天到晚,將他們關(guān)在屋里,好象囚犯一樣。所以這種兒童長大起來,往往身體孱弱、知識缺乏,當年做父母的愛護子女,到了今天適足見其貽害子女了。做教師的不愿多事,且以帶領(lǐng)學生到野外游玩為麻煩,所以學生就失去與天然界相接觸的一種良好機會。要知學問,不僅僅在書本中求得,也應(yīng)在自然界獲得,什么“動物學”,什么“植物學”,什么“地理”,什么“常識”,大概可以從自然界中學得的。我們在書本中看死的標本,死的山水,不如到野外去看活的動物,采活的草木,玩真的沙石。

總起來說,小孩子不論年紀大的小的,不論男女的,大都喜歡野外生活,我們做父母或做教師的,雖不能十分注意到此,多少總須領(lǐng)小孩子到野外去玩玩才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42114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