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父母都很熟悉這樣一個畫面:孩子坐在一起玩,他們的母親在一旁聊天。像往常一樣,開始孩子們玩得很高興,可不知道為什么他們互相爭奪起玩具,大喊大叫道:“這是我的!是我的!”最后,只好由媽媽把玩具拿過來,高舉過頭頂使他們停止?fàn)帗尅?BR>
當(dāng)孩子之間因為一本書、一只玩具熊或者彩色筆發(fā)生爭吵的時候,很多父母會要求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分享這些東西。因為他們都希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自己的朋友,并且學(xué)會一些與人交往的技能。
但是,孩子們并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知道與朋友一起玩要比自己玩更有樂趣,要讓他們學(xué)會與人分享,或許需要幾年的時間。 八九個月的小寶寶能夠高興地把手里的東西給周圍的人;2歲的孩子總把“我的!我的!”掛在嘴邊;三四歲的孩子就會懂得只有某些東西是屬于自己的,自然而然地表現(xiàn)出對自己“財產(chǎn)”的過度保護(hù)。
1歲以內(nèi)的孩子很“大方”,但到了兩歲卻開始自私了。
有些父母很自豪:“我孩子在八九個月大時,就能高興地把手里好吃的東西或玩具給其他小孩兒!
其實,如果從兒童心理發(fā)育的角度來講,這跟孩子是否“大方”并沒太大關(guān)系,而只是因為1歲以內(nèi)的嬰兒還不知道某一樣?xùn)|西只屬于某一個人,他們沒有物品歸誰所有的概念,只有有限的記憶和有限的時間觀念,所以當(dāng)他們把東西送給了別人以后,他們會認(rèn)為這個東西已經(jīng)不存在了。
然而兩歲的孩子就不同了。他們開始意識到有一些東西是自己特別喜愛的,一旦他注意到了這個東西,他非常喜歡,那么這個東西就是他的了。兩歲半的孩子同樣如此,他們會認(rèn)為所有的東西都是他的,如果他看見了,或者他摸到了,那么就屬于他了。因此,一年前還看見自己的小寶貝樂意與他人分享的父母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變了:如果其他小朋友碰了一下他的玩具,他幾乎有暴跳如雷的反應(yīng)。
父母們應(yīng)該明白,“我的”通常是兩歲孩子常常會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他們這個年齡階段的特點。孩子把東西都看成自己所有并不是一個表明他自私的信號,而是一個學(xué)習(xí)新知識的信號,表明了他想了解這個世界的一種強烈愿望。只有孩子先懂得了“所有權(quán)”這個概念,他才能開始慢慢學(xué)習(xí)與他人分享。
給兩歲孩子父母的建議:
■確保你的孩子有較多的玩伴。如果一個孩子很少有機會接觸到其他的小伙伴,或者他接觸的小伙伴的范圍非常有限,那么他就很難學(xué)會與人分享。實踐出真知,孩子只有不斷地實踐,才能真正懂得與他人分享的重要性。所以,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
■換一種方式說服孩子。如果你清楚地告訴兩歲的孩子:“你玩這個球已經(jīng)很長時間了,亮亮一直在等著呢,F(xiàn)在輪到他玩了!蹦敲茨愕暮⒆泳蜁憩F(xiàn)得更友好,更大方。當(dāng)亮亮玩完了的時候,你可以告訴孩子:“看,他不玩了,你還可以繼續(xù)玩!边@樣,孩子從中能夠?qū)W到兩點:一是亮亮和他一樣喜歡玩球,二是屬于他的東西,或者他喜歡的東西最終還能夠回到他手里。
■最喜愛的玩具最容易引發(fā)爭吵。 如果有個小朋友拿了你的孩子最最喜愛的玩具,那么他可能會非常地生氣和不滿,也許是因為這只玩具熊是他睡覺時離不開的心愛之物,也許這個玩具對他有著特殊的意義。所以,避免發(fā)生沖突的辦法就是允許你的孩子把他的寶貝藏起來,讓其他小朋友看不到。
■善于利用機會,以身作則。如果你兩歲的孩子非常想拿你珍貴的東西,比如你的珍珠項鏈,那你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教他與人分享。你可以讓他和你一起看,但是要提醒他輕拿輕放,因為項鏈很容易拽斷。還要告訴他等他看完了要歸還給你。(接下文)
下一篇:慢慢等你會分享(下)
本文由《父母》雜志授權(quán)搖籃網(wǎng)獨家發(fā)表,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432274.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