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男孩子不能穿裙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性別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軍軍的爸爸媽媽工作非常忙,經(jīng)常出差,很少有時間和軍軍在一起。軍軍從小就住在外婆家,和表姐表妹們一起生活。外婆說女孩好養(yǎng)活,就讓軍軍穿起表姐的衣服,還留起了長發(fā),梳成辮子,活脫脫一個可愛的小女孩。

  軍軍6歲時,被爸爸媽媽接回了家里。爸爸媽媽重新打扮軍軍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軍軍只喜歡女孩的衣服和玩具,對于男孩的衣服和玩具沒有一絲興趣;而學校里,軍軍只喜

歡找

  女同學玩,神態(tài)、聲音也越來越像女孩子。

  一天放學后,軍軍一下子撲到了正在門口接他回家的媽媽的懷里,哇的一聲哭了起來,并且非常委屈地說:“為什么他們總是嘲笑我?為什么女孩子可以穿裙子,我就不行呢?”

  為什么只有女孩子才可以穿裙子?

  媽媽我也想穿裙子,行嗎?

  爸爸怎么不穿高跟鞋?

  父母從小就應該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性別差異意識。最初的時候,可以簡單地告訴他們男女生殖器官的不同,讓他們對男女差別有個初步認識。然后通過服飾、游戲、行為、語言等方面,給他們強烈的性別暗示和明確的性別區(qū)分。例如可以在他們能夠進行語言交流后,通過“看圖識男女”的方式,讓寶寶自己區(qū)分男女的不同,強化性別意識。

  “寶寶,咱們不理他們,寶寶穿裙子的樣子最漂亮了!”

  有的父母會因為自己對孩子角色(性別)的期待,或者因為風俗使然,而對孩子進行異性的打扮,男孩打扮成女孩,女孩打扮成男孩。這其實很容易混淆他們的性別意識,讓他們對自己的性別無法完成認同,甚至會對日后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

  “男孩子穿裙子是很丟人的!”

  “男孩子就應該穿男孩子的衣服嘛!”

  父母的這種想當然的回答方式,孩子當然無法滿意。他們不能從
父母這里得到對自己性別的確認,也不能了解社會對個體的性別期待,自然無法在性別認知方面順利成長。

  “寶寶,現(xiàn)在讓我們給這位健壯的拳擊高手穿上裙子看看是什么樣子!”

  孩子有游戲的天性,如果讓孩子在嘻嘻哈哈中得到教育,無疑是一種寓教于樂的好方法。在這種角色混淆的游戲中,孩子以自己對周圍人或是電視中的觀察,也會覺得自己的這些穿戴十分可笑,繼而放棄一些錯誤的觀念或要求。

  “寶寶,如果爸爸穿著媽媽的裙子上班、到大商場,肯定會把大家嚇壞的!”

  性別是生理的,也是社會的,男和女的差異不僅體現(xiàn)在身體上,更多的體現(xiàn)在社會認知和表現(xiàn)中。正是因為社會對于男和女的期待不同,所以,男才成男,女才成女。父母也必須把這一點告訴孩子,讓他(她)知道,男孩子應該是什么樣子,女孩子應該是什么樣子。這樣,孩子對于性別的認識才更深遠,也更全面。

  不論我們說得多清楚,都很難一下子讓孩子認識到性別的不同。性別的不同對他們來說,是一項重大而神秘的事情。一旦他們發(fā)現(xiàn)了這個基本差異時,就會感到好奇或是害怕,胡亂加以詮釋,比如有的孩子會認為所有的人都應該有yin莖。

  其實,這正是我們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的好機會。弗洛伊德認為,女孩會因為自己沒有yin莖而感到焦慮。但這是文化熏陶的結(jié)果,而不是天生的。在重男輕女的社會中,男性的生殖器也會在無形中成為一種驕傲的象征。所以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無論有沒有yin莖,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他都是可愛的,父母永遠會為他感到驕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43463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