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托兒所是孩子開始集體生活的第一步,從熟悉的父母身邊來到陌生的老師身邊,從眾星捧月到為寒月輝映的一顆無名小星星生活在眾多曾經(jīng)同為皓月的小朋友中間,從一切全憑依賴大人到自己獨立思考處理一些事情,所有的變化,對于一個3歲的小孩子無疑是極大的考驗。把3歲以下的寶寶送入托兒所,這種情況在國外多見嗎?一起來看看吧!
俄羅斯
俄羅斯有接收3歲以下小寶寶的日間托兒所,但一般都是媽媽不得不返回職場,家里又沒有其他人可以幫著照顧,才會把寶寶送去托兒所。對于送小寶寶入托,人們的看法非常不同:一些人認為,日托非常好,因為3歲以下的寶寶非常容易融入集體;而另一些人認為,寶寶太小入托,容易生病,對健康不利。
通常情況下,如果你聽說哪個寶寶上托兒所了,人們的第一反應(yīng)是寶寶有個單親媽媽,或家里有什么困難。大部分家庭都不會送這么小的寶寶去日托。但是,如果生活讓媽媽們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她們會非常仔細地考察日托的資質(zhì),確保寶寶能得到細致的照顧。
西班牙
西班牙婦女的產(chǎn)假是16周,另有15天的母乳喂養(yǎng)假,很多媽媽都會把這兩個假期合并,以便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和寶寶在一起。但大多數(shù)職場媽媽會在寶寶4~5個月大時,返回工作崗位,因此,將寶寶送去日托,是很多職場媽媽的選擇。
不過能接收這么小的寶寶的公立幼兒園并不多,而私立幼兒園非常昂貴。過去幾年,由于經(jīng)濟危機,公立幼兒園大幅漲價,而且數(shù)量也減少了,很多父母無法負擔送孩兒去日托的費用。加上持續(xù)增長的失業(yè)率,父母中有一人不工作,在家照顧孩子(通常是母親)的情況越來越多。
意大利
在意大利,日間托兒所的數(shù)量不多,尤其在南部,而且費用非常昂貴。通常,媽媽們之所以將這么小的寶寶送去日托,大都是因為她必須要工作,而寶寶的祖父母都住得很遠,這種現(xiàn)象在大城市尤為普遍。對于職場媽媽來說,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找個一住家保姆或日間保姆。但住家保姆的費用非常貴,而日間保姆在我們國家還不是很普遍。當媽媽們別無選擇的時候,把小寶寶送去日托,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寶寶在托兒所里能得到細致的照顧,并且對寶寶的社交發(fā)展也有幫助。而對那些呆在家里的媽媽來說,如果她們也利用了托兒所的便利,則會被認為比較懶。
法國
按照法國現(xiàn)行的法律,孩子出生后,父親可以享受兩周的全薪產(chǎn)假;母親可以休16周的全薪產(chǎn)假,生育第二、第三個孩子時,父親產(chǎn)假不變,母親的產(chǎn)假最多可達26周,薪水都由雇主承擔。產(chǎn)假結(jié)束后,生有一個孩子家庭,父母中的一方還可以享受半年的不帶薪育兒假,兩個或有兩個孩子以上的家庭最高則可享受3年育兒假,政府每月會對育兒假補助500歐元。不過,休育兒假的家庭并不常見,因為離開職場這么久也會有很多問題,尤其是近年還有經(jīng)濟危機的影響。在法國,接收3歲以下寶寶的日托機構(gòu)并不多,幫著雙職工父母照顧寶寶的,一是祖父母,二是保姆。目前法國政府承諾2015年,將新建100,000托兒場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43470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