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方法!

各位家長打孩子嗎?打孩子好不好?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行為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才,特別是對于男孩子的教育更是如此,男孩子比較調(diào)皮搗蛋,一些家長認為必須要用棍棒教育,才能讓孩子聽話。盡管現(xiàn)代社會已經(jīng)步入了文明社會,但是當前仍然有不少年輕家長把打罵作為教育孩子的慣常手段?

  小編曾經(jīng)幾次目睹年輕父母打孩子。一次是在某小區(qū)門口的花園內(nèi),一位5歲男孩在與另外一個年紀差不多的小男孩爭搶玩具,父親跑過來勸說,他卻死也不肯放手,還急得哭了出來。父親當場扇了自己兒子兩個巴掌:“看你還哭!看你還搶!”5歲男孩的父母都是外來務(wù)工人員,媽媽在小區(qū)門口擺縫紉攤,爸爸開輛小面包賣水果。

  另一次是在一家農(nóng)家樂餐館,老板娘忙進忙出,她3歲的女兒在玩耍時不慎將一筐瓜子撒了一地。老板娘二話沒說就打了女兒一記面頰。女孩哭得很傷心,不過很快又開心地去玩了。

  貌似打孩子一般都集中在外來務(wù)工人員等文化層次不高的家長身上?據(jù)了解,目前大城市所謂的“白領(lǐng)家長”群體中,直接動粗手打孩子的情況確實很罕見,然而,有不少家長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用另一種“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

  一位曾經(jīng)招募幼兒參加某節(jié)目的機構(gòu)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每一次做節(jié)目,總會有一些靦腆的孩子不愿意上臺,或者在臺上表現(xiàn)不佳。有些孩子的家長會覺得在眾家長面前丟了臉,于是節(jié)目結(jié)束后,經(jīng)常能看到的場景是,父母(尤其是父親)氣呼呼地走在前面,孩子則哭喪著臉,一言不發(fā)地跟在后頭。“對孩子進行諷刺、挖苦、謾罵,表達失望之情,以及漠視他(她)取得的成績,有時比打更能傷害孩子的心靈。”家庭教育咨詢中心的羅老師這樣認為。(對于孩子的嘮叨家長應(yīng)耐心傾聽)

  打孩子的后果有多嚴重?

  “打孩子后果很嚴重”,到底有多重?華東師大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專家陳默分析說:4歲左右的小孩子正處在非常重要的心理建設(shè)階段,自我意識逐漸形成,這一階段的心理狀況將直接決定孩子長大以后的自主能力強不強,是否有探索精神。對待4歲大左右的孩子,不要說打,就連過多的約束都不行。“很多成人具有很強的自卑心理,知道為什么嗎?就是四五歲時受到的打罵和約束太多,于是覺得自己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也不對。到后來便永遠失去了自信。”陳默說道。

  專家認為,打孩子還會給孩子帶來另一種巨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4歲的小孩子老是挨1.7米的大個子暴打,會讓他(她)覺得大人是多么恐怖。”為了逃避這種恐怖,人最終會走向“精神分裂”。

  家庭教育咨詢中心的羅老師則認為,打孩子將會禍害他的一生甚至他的下一代。“信不信,打孩子的習慣會遺傳。”

  有些家長通過自身的經(jīng)驗,認為偶爾在合適的場合下打孩子確實可以讓孩子戒掉一些不良習慣,比如吮手指。但心理學(xué)家表示,從表象上看靠打解決了問題,但這種痛苦的記憶會一直留在孩子的潛意識里,不知哪一天會爆發(fā)出惡果。

  實際上,如果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改掉一些壞習慣,是有很多方法和技巧的,一些說教式的行為完全可以替代打罵。當然,您如果實在忍不住的話,可以看看這篇文章您會忍不住打孩子嗎?四種情況可以打,您還可以了解其他的寶寶行為心智發(fā)育專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44225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