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家長們是不是也經(jīng)常覺得批評過孩子之后沒有效果,同樣的錯誤還會再犯,甚至變本加厲?
怎樣批評才不會在孩子心中留下陰影?家庭教育總是存在誤區(qū)。孩子犯錯了,父母有責(zé)任批評和管教,但怎樣的批評才能既有作用,又不傷害孩子呢?心理專家告訴我們,在批評和尊重之間,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并選擇適合的批評方式,會幫助父母找到平衡。
批評孩子為什么無效?
1、批評情緒化。批評之前家長要先保持冷靜,不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批評孩子。當(dāng)你情緒激動的呵斥孩子時,真的知道在說什么嗎?
2、批評泛濫化。當(dāng)你不斷翻孩子“陳年老賬”時,你還記得要說的主題嗎?
3、批評擴大化。不僅對事,而且對人,給孩子貼標(biāo)簽。
4、批評急躁化。體驗錯誤,嘗試挫折是孩子成長的途徑,急躁冒進的批評會限制孩子的發(fā)展。
批評不等于不尊重,需要注意場合。
批評孩子盡量不要在以下時間:清晨、吃飯時、睡覺前。
在清晨批評孩子,可能會破壞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飯時批評孩子,會影響孩子的食欲,長此以往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不利;睡覺前批評孩子,會影響孩子的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體發(fā)育。
批評孩子不應(yīng)在下列場合:公共場所、當(dāng)著孩子同學(xué)朋友的面、當(dāng)著眾多親朋的面。
孩子的自尊心往往很強,在公開場合批評孩子,會讓孩子感覺很沒面子,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還可能會讓孩子對父母心懷不滿甚至心生怨恨,會影響父母同孩子之間的感情。
讓孩子保持話語權(quán)
同時還要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因為造成孩子犯錯的原因有很多種,有孩子主觀方面的失誤,但也有可能是不以孩子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原因造成的。從主觀方面來說,有可能是有意為之,也有可能是無心所致;有可能是態(tài)度問題,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等等,不能一概而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444300.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