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幼兒期的孩子要求獨立性的愿望增強,這時期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獨立性的好時機。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了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飲食習慣、勞動習慣等。
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要從平常生活的點滴做起,不能光靠幾條規(guī)矩來執(zhí)行。這時期在給孩子做日常清潔衛(wèi)生時,要逐漸地給他灌輸衛(wèi)生的知識與概念,告訴他什么是臟的,什么是干凈的,教育他飯前便后要洗手,不要吃臟東西、不要隨地吐痰、不要吃手、不挖鼻孔、不摳耳朵,要養(yǎng)成整潔衛(wèi)生的習慣。要定期給孩子剪指、趾甲,這時期孩子的手到處亂摸,手指甲一定很贓。在給孩子洗臉、洗手時,要開始教孩子自己來洗手,教他如何擦肥皂,如何洗手。這年齡的孩子牙齒在逐漸出齊,父母要開始教孩子刷牙。開始時,讓孩子認識牙刷、牙膏,觀察大人怎樣刷牙,然后開始用牙刷來替孩子刷牙,如果孩子對刷牙感興趣,想自己刷的話,也可以開始手把手地教他刷牙,逐漸再培養(yǎng)他自己來刷。如果孩子不愿意刷牙的話,也要讓他飯后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潔。父母在保證孩子飲食營養(yǎng)的同時,還要教育孩子,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僅能保證孩子的營養(yǎng)攝取,而且還能反映出一個孩子的文明風貌與行為品德。良好的飲食習慣包括:1、飯前做好準備。飯前不吃零食,洗凈雙手,幫助父母準備碗筷,作好進食準備。2、不偏食、不挑食。這一點父母要作出榜樣。3、不快食、不暴食。食物進嘴后,要充分咀嚼后咽下,有助于消化。不能遇到好吃的食品,一下子吃得太多。4、不玩食、不走食。不要一邊吃一邊玩,這樣分散吃飯的注意力,影響消化液的分泌,提不起食欲。5、不笑食。不能在進食時大聲說笑,免得食物嗆入氣管,造成嚴重的后果。6、不貪零食。7、不剩飯,不要給孩子盛上太多的飯菜,寧愿少了再添。教育孩子珍惜糧食。培養(yǎng)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這要求父母在平時日常生活中逐步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從小愛勞動的好習慣。這時期孩子的所謂勞動主要是做自我服務例如洗手、穿衣服、刷牙等和幫助父母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如幫媽媽拿板凳,和媽媽一起剝毛豆,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等。這時期孩子勞動不是要看他干得怎樣,主要是著重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習慣,鍛煉他的自理能力,培養(yǎng)他的獨立性。讓他感到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感受到勞動可以帶來一些成果,能改變原來的面貌。勞動中他會接觸到一些新的東西,學會一些解決問題的辦法,還能鍛煉他自身的能力,對他的智力發(fā)展也有幫助。父母要通過表揚和鼓勵的方式來強化孩子勞動的意識。此外,父母還可以結合講故事、看畫冊來灌輸這方面的教育。孩子有了好習慣以后,家長還要不斷鼓勵與督促,讓孩子堅持住,不斷強化好的習慣,讓它成為自覺的行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48114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