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孩子禮儀教育有哪些途徑和方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案例1:

一個研究生想出國深造,各方面都考查論證后,他到大使館去辦理簽證。使館人員和他談話時,發(fā)現(xiàn)他一邊談話一邊亂翻人家辦公桌上的東西,并且常常隨便打斷別人的談話,一邊談話一邊嚼泡泡糖,使使館工作人員感到很不舒服。最后,使館人員的意見是拒絕出境,理由是這位研究生缺乏起碼的學者風度和應有的禮貌。

一個人素質(zhì)的高低,往往從他與人相處的言談舉止中可以看出來。

文明的語言、儀表和行為,就如同一封介紹信,能把自己的身份介紹給別人。

案例2:

濤濤今年8歲,學習成績挺好,只是有些不懂禮貌。例如,家里來客人從不主動打招呼,從不會說“謝謝”。父母有時也想批評孩子,但覺得孩子只要學習好,其他的不過是小事,不想“委屈”孩子,仍然對濤濤寵愛有加。

一天,父親帶濤濤去參加一個比較正式的晚宴,才發(fā)現(xiàn)孩子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別人還沒入席,濤濤先一屁股坐在正中位,旁若無人地吆喝服務員要可樂。菜一上桌就伸筷子去夾,等到上龍蝦這道菜時,因為是濤濤最愛吃的,他竟然整盤端到自己面前,就像在家里一樣。雖然來客們都說“沒關系,沒關系”,但父親還是看到了鄙夷的目光,覺得如坐針氈,難堪得要命,覺得很丟臉。

“養(yǎng)不教,父之過。”父母如果不想“委屈”孩子,那么孩子就會讓父母委屈。

讓孩子學會做現(xiàn)代文明人,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個主要任務。

那么禮儀教育有哪些途徑和方法呢?

1、家長示范——身教重于言教。

家長的日常言行對孩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模仿他人的言行是未成年人的普遍的行為特征。“言教不如身教”是古今中外通用的教子名言。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做人不能有雙重標準。試想,如果一個孩子的某種不規(guī)行為正是他的父母做過的事,做父母的再來批評孩子的這種不端行為,孩子會服氣嗎?性子剛烈的孩子可能會當面反擊:“這是你們教的!”這時,即使父母送他幾個耳光,打他一頓屁股,孩子也許會經(jīng)不起皮肉之苦而暫停反擊,但內(nèi)心會仍然不服,甚至會從此鄙視父母的人格和怨恨父母的暴虐。在中國的不少城市,人們往往會在公共汽車上看到做父母的慫恿自己的孩子搶占坐位,或者父母搶占兩三個坐位讓孩子落座,對孕婦、老人、殘疾人的困難視若無睹;在公園里,草坪上樹有“游人請勿踐踏”的告示牌,但做父母的視而不見,領著自己的孩子進入草坪任意糟蹋,或偷摘鮮花供孩子玩耍。

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的記者采訪上海市的一個小學生徐宏偉,徐宏偉說,他父親教他做人不要太老實,人家對你兇,你也兇一點。他認為這樣的教育“挺好”。記者采訪徐宏偉的父親,徐宏偉的父親說:“我教育他,如果被人欺侮了,你一定要打他,打不過也要打!”這里提示我們,家長不僅要關注在精神上、人格上培養(yǎng)孩子,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和精神面貌,還要注重家長自身素質(zhì)的提高。

父母是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孩子年幼時,其舉止行為主要是受父母的影響。我們都不愿自己的孩子舉止粗魯,那么父母首先必須自己舉止文明。文明的父母才能培養(yǎng)孩子彬彬有理的風度氣質(zhì)和恰當?shù)皿w的言談舉止。

孩子年幼時尚不能判斷人們行為文雅與粗俗,孩子最初是從家長的行為習慣中學習待人接物的,那么這時教育孩子的最簡單易行的辦法就是以身作則。對于年齡尚小的孩子來說,一個正確的示范勝過十次“諄諄教誨”。孩子會無意中從家長迎送客人、陪客人談話、陪客人吃飯的舉止言談中學會怎樣為客人開門,請客人入室,為客人倒茶,傾聽客人說話,為客人敬酒,就學會了“在特定的場所中有合適的舉止談吐”。

2、熱情鼓勵——表揚多于批評。

孩子文明禮貌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指責訓斥出來的,而是鼓勵夸獎出來的。鼓勵,是促使孩子自動自覺地去實施某種行為;支使,是靠權(quán)威迫使孩子實施某種行為。聰明的家長在培養(yǎng)孩子禮儀習慣時必采用鼓勵的方法。例如:在老人的生日晚宴上父母對10歲的孩子作出表揚:孩子,你今晚表現(xiàn)很好!知道把剛上來的菜先放到爺爺奶奶跟前,爸爸媽媽很高興!但是如果你在吃蛋糕后把嘴邊擦干凈再吃別的東西,那就更好了。

父母要為孩子的行為舉止定下簡易的標準,孩子如果做到了,父母應報之以微笑,或口頭表揚,久而久之,孩子會養(yǎng)成好的習慣

在禮儀教育方面,父母如果只會批評、指責、埋怨、挖苦孩子,往往會使孩子對禮儀由厭煩到不屑一顧,對禮儀學習失去興趣,對自己的人際交往缺乏自信。我們要讓孩子覺得:懂得禮儀,會經(jīng)常被人稱贊,獲得別人的好感,自己心里也美滋滋的。

當孩子向家長要糖果或玩具時,家長要讓孩子說“請”,否則,無論孩子怎樣哭鬧,都不予理睬;孩子拿到玩具時,又要要求孩子說“謝謝”,否則就把玩具重新拿回去。孩子做到了,就要給予表揚。久而久之,孩子就養(yǎng)成了習慣。

禮儀教育,應充滿樂趣,應有典型的示范、溫和的提醒、及時的鼓勵。

3、環(huán)境熏陶——耳聞不如眼見。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孩子禮儀習慣的養(yǎng)成與孩子成長環(huán)境的影響熏陶密切相關。良好的禮儀習慣,文明的處事行為,都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短期就能達到的。它是靠長期的教育和熏陶才逐漸形成的。從禮儀知識的傳授到形成文明禮儀的自覺行為,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完成這個漸進過程需要教育的推動力和環(huán)境的感染力。禮儀教育是提高孩子對禮儀規(guī)范的理性認識,環(huán)境熏陶是給孩子提供禮儀示范。二者結(jié)合,才能把禮儀規(guī)范標準內(nèi)化為孩子自己自覺行為。

三代同堂的家庭對于孩子成長是有利的。因為孩子經(jīng)常感觸到父母“敬老”的示范。經(jīng)常有客人來訪的家庭對于孩子成長是有利的。因為孩子經(jīng)常感觸到父母禮貌待客的示范。家長如果到朋友、親戚家做客,不妨帶上孩子,讓孩子親歷一下別人是如何接待自己的。

有些父母常常把孩子置于只適宜于成人的環(huán)境當中,成人在一起打麻將、喝酒、亂侃胡聊,臟話連篇,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孩子不僅學不到文明的舉止,反而會受其負面影響。而事后發(fā)現(xiàn)孩子舉止言談不文明、不禮貌時,又來責怪孩子,或?qū)⒆哟蟀l(fā)雷霆,這都是應該注意的。

4、參與實踐——由“知”上升到“行”。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自主能力和交際能力是相輔相成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凡是自主能力強的孩子,其社交能力也比較強。孩子的這些處事本領、交際能力、禮儀習慣,需要經(jīng)歷一個由“知”到“行”的過程,需要在實踐中培養(yǎng)。

讓孩子從小就參加接待客人的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禮貌待客的好習慣。在參與接待客人的過程中,孩子會親身體會到自己和客人的地位不同,自然會產(chǎn)生一種自豪感和責任感,會在言談舉止方面比平時更加用心。這實際上是給孩子提供了一次禮貌待客的實習機會,如果得到客人的稱贊,孩子會油然而生一種滿足感。

孩子最初是不會接待客人的,這需要父母的幫助和引導。在客人尚未到來之前,應讓孩子知道來的是什么客人,他與父母、與自己是什么關系,該如何稱呼,使孩子在心理上作好接待客人的準備。父母可以讓孩子與自己一起做接待客人的準備工作。如打掃房間,采購糖果煙酒,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歡迎客人的氣氛?腿藖砹艘院螅改缚梢宰尯⒆优c家長共同招待客人,或讓孩子幫助父母招待其中的一位小客人。請客人入座,給客人倒茶,還可以讓孩子主動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給小客人玩。孩子要大大方方地回答客人的問話,當大人談話時孩子不要隨便插嘴。當客人走后,父母要給孩子的表現(xiàn)做出評價,多表揚,多鼓勵,適當指出其不足之處。

經(jīng)過幾次這樣的實習,孩子的“接待經(jīng)驗”就會逐漸豐富,“接待能力”就會逐漸提高。

5、利用機會——家庭生日聚會,讓孩子學會做主人。

過生日是人一生中的大事之一。每一個家庭的每一年中都要有過生日的活動:為爺爺奶奶過生日,為爸爸媽媽過生日,孩子過生日等。過生日的活動中有許多禮儀,所以過生日活動也是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的好機會。

我認為,選擇這一活動形式時,可以選擇家庭中任何人的生日,但第一次可以選擇孩子自己的生日,這樣可能會引起孩子的特別的關注和興趣。父母可以在這一天讓孩子全面負責接待、迎送客人的工作,使他在實踐中培養(yǎng)起禮儀習慣。父母要幫助孩子策劃這一天活動安排,教給孩子在這一活動中的禮儀知識。下面的內(nèi)容是這一活動的禮儀常識,可供孩子參考:

(1)在大門口歡迎客人,把客人領進室內(nèi),并介紹他們與所有人認識。每次去迎接新的客人,小客人都要因“失陪”而請求已到客人的原諒。不管大人還是小孩,他都要去迎接。要主動提出為客人拿外衣,要等客人把禮物送給自己時自己才可以去拿。接過禮物時要說“謝謝”,并把它和別的禮物放在一起,等過后一起打開。

(2)每打開一份客人的禮物都要說“謝謝”,并表示喜歡。但不要說某某禮物你最喜歡。不要評論禮物價格的貴賤。

(3)生日宴會上如果有長輩,要讓長輩先入座,并坐上座。

(4)生日活動如果有游戲活動,一定要考慮到讓每個客人都能參與,如果客人中有殘疾者,尤其要注意不要使殘疾者尷尬難堪。

(5)如果有些客人必須提前離開,主人要把他送到門口,并再次表示感謝。

6、尋找機會——參加朋友聚會,讓孩子學會做客人。

出席別人家的聚會,到別人家做客,也是讓孩子接受禮儀實踐的很好機會,所以,父母可以有選擇地帶領孩子參加一些親戚朋友邀請的各種聚會,以便他們把禮儀知識付諸實踐。以下內(nèi)容是作為客人的一些禮儀常識,可供孩子們參考。

(1)在接到邀請(口頭邀請或請柬)后,要給對方回復,并告訴主人樂意參加之意。

(2)到達聚會地點時,要向?qū)Ψ郊凹胰舜蛘泻簟?br />
(3)當主人介紹你與某人相認識時,你要向其人問好,并盡可能記住人家的名字。

(4)宴會開始,要等待菜上齊了,主人宣布宴會開始時再動筷子。

(5)吃飯時,不要把盤子里的菜翻來翻去,挑挑揀揀,不要把自己的小碗堆得滿滿的,不要有“搶食”的樣子。

(6)吃飯時既不要一聲不吭,也不要大聲喧嘩,要吃中有談,談中有吃。吃飯時嘴巴發(fā)出的聲音不要太大,要保持“吃相”的文明。

(7)聚會結(jié)束時,要向主人及其家人道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48265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