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是不懂怎樣控制自己的身體的,首先他只能移動身體,在發(fā)現活動的作用之后,就會逐漸開始手腳并用,直到慢慢的分化,這個階段是需要家長的幫助的。
一旦寶寶開始進入觀察自己的手和手動作的這個階段,就意味著協(xié)調能力正在形成、這時就會有兩種不同的信息出現,引發(fā)寶寶對運動感覺因素的觀察,實際上也就是運動本身的觀察,這也是從自己體內和體外兩條途徑都可以獲得的。如果寶寶觀察自己的手是怎樣張開,又是怎樣握上的,那么他就會產生一幅視覺圖像,而且是永恒的圖像。
我們根本不需要去看腳是怎樣走路的,或者是手是怎樣抓東西的,它們會自然的做完這些動作,這就是一旦形成了協(xié)調就不會失去。只要學會了騎自行車就不需要學習怎樣去保持平衡,一旦學會了一種樂器就永遠掌握了這一技能。這寫情況就類似一個巨大的鐵路系統(tǒng),不需要去看火車是如何開動的,只要一塊黑板一盞小燈就可以模擬實際的情景了。
然而在涉及交往能力的方面,我們知不知道寶寶在哪個月發(fā)展水平是怎樣的是不重要的,重要的如何利用身體運動技能的過程。比如說學會控制眼睛,讓他能夠看著說話的人從而形成交流。
當寶寶還沒有辦法隨意移動的時候,他就開始有追求新事物和改變位置的愿望了,媽媽把寶寶抱在懷里實際上就是給他探索世界的機會。寶寶用手去抓一樣東西,感受它、體驗它,由此形成的動作技能增加了他的自信心。
人的運動過程是及其類似的,我們的大腦中會有一個動作發(fā)生的模擬,而寶寶卻還沒有,所以他才需要去觀察,然后把看見的和感受的東西聯系在一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48557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