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對孩子說“不”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情商培養(yǎng)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孩子像個小小探險家,對一切都充滿好奇,什么都想去碰一碰,摸一摸。而我們呢,就像一個盡職盡責的管家,跟在他后面說著一連串的“不”!別看這個“不”字簡單,可要說得太多,或者說得不是地方,孩子要不被你管得縮手縮腳,感官認知能力、智力和思維的發(fā)展以及人格的建構等方面都會受到影響;要不叛逆心特重,等到孩子一歲半以后也會經(jīng)常說“不”,孩子和家長之間也越來越難溝通。什么時候說“不”,該怎么說,怎么讓No變成Yes,還真是門學問!
在做危險的事時
  生活中不安全的因素很多,那些我們平日看上去不算什么、都能操縱自如的東西,卻極有可能構成對孩子的威脅。比如,電源插座、開水壺、剪刀、煤氣、高樓陽臺、火等,當孩子不過是好奇地伸出手時,危險就出現(xiàn)了。
家里有寶寶了,家長就時刻都要有為寶寶創(chuàng)造安全環(huán)境的意識,盡量把危險的物品放在寶寶看不到、接觸不到的地方。一旦孩子已經(jīng)接觸到,家長不要一邊大驚小怪的說著“不能拿”“不能動”,一邊生硬的搶下東西或者是強行把孩子抱走。而是要“智取”,小孩子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一歲半以上的孩子可以用“實驗”的方法。如:拿到剪刀,他是為了模仿大人來使用。家長可以說:“寶寶想剪東西是嗎?媽媽抱著你去拿紙板。”一手抱著寶寶,一手輕輕的幫寶寶握著剪刀去拿紙板,在您的保護下讓寶寶自己剪,他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剪不動,自然就會放棄了。
  超越規(guī)則時
  孩子需要一定的規(guī)則,這既能讓孩子明確是非對錯的觀念,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約束和控制能力。但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家庭給寶寶制定的規(guī)則都不一樣,有“真規(guī)則”有“假規(guī)則”,父母要盡量在把握兒童心理、生理發(fā)育特點,尊重和理解兒童發(fā)展需要的基礎上,建立“真規(guī)則”。簡單的說,“假規(guī)則”有兩個特點,一是由于家長怕臟、亂、累或“浪費”而帶來麻煩而不讓孩子動。二是每當孩子用哭鬧的方式堅持要做,家長就不堅持。所以家長每當遇到“不”的狀況發(fā)生時,就要認真考慮一下,規(guī)則的真假。如:孩子會爬、會走喜歡到處摸,這就不應該限制,他是在用手感知世界,探索世界,積累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再如撕紙,對鍛煉寶寶手部的精細動作是非常有幫助的,表面上看有些浪費,但比花錢買一些孩子不感興趣、沒有益智作用的玩具實用得多。當我們確定是“真規(guī)則”時,就要做到令行禁止,不講條件、不退縮。孩子如何哭鬧都不可以讓步,可以轉移注意力,也可以冷處理——讓他哭吧(小孩子是很聰明的,他會通過哭鬧的方式來試探家長的底限),這個時候家庭成員的意見一定要做到統(tǒng)一。通過這兩種方式來建立真規(guī)則,樹立家長的權威。
  威脅到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時
  小孩子經(jīng)常會有打人、咬人的時候,一般是三種原因導致的:1、表達興奮、激動的心情。2、引起大人的注意。3、解決問題的方式。其形成因素有兩點,一是孩子肢體協(xié)調性的發(fā)育早于語言和大腦的發(fā)育,這是他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二是家長平時用拍打或咬孩子的方式逗孩子的結果。所以每當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首先要分辨清楚寶寶的意圖是什么,而后加以正確的引導,告訴他可以怎樣做,而不是簡單的用“不”來阻止,或者是責備,甚至用打的方式來制止,他此時此刻可能不做了,但這種行為方式也可說成是溝通方式,沒有得到絲毫的糾正,反而會愈演愈烈。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您用什么樣的方式與他溝通,他就學會了什么樣的溝通方式;你如何為人處事,孩子也會模仿得淋漓盡致……所以,為了孩子,做父母的也要不斷的學習和自我完善,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同時也要及時思考和調整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方式,以及與孩子和諧相處的方式,最終找到適合自己操作、孩子成長和家庭環(huán)境的教育模式,感受育兒的快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49202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