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就父母對孩子哭鬧的態(tài)度作過一項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哭了之后立即收到反應的嬰兒,1歲以后還會持續(xù)哭鬧比率較低。研究者認為,母親對嬰兒的需求越是敏感,嬰兒就越有安全感。他們不但能和媽咪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而且敢于外出探索,逐漸脫離依賴。
讓小嬰兒獨處,并不是指丟下他們一人,讓他們真正“獨處”。而是指在喂完奶、換好尿布后,把他們安排在母親工作的房間里讓他自己玩。剛開始,孩子可能玩玩自己的手、注視著周圍某一件物體;慢慢地,可能就需要為他們準備一些合適的玩具。只要他們專注于自己的活動,就不需去打擾。萬一遇到什么挫折,也盡量讓他們自己面對。如果他們開始吵鬧,而大人手邊的事情還沒有完成,可以先和他們說話,用聲音安慰,等事情告一個段落之后再去抱。這樣,一方面可讓他們知道媽咪對他們的需求并不是毫無反應,但也讓他們知道大人有需要料理的事情,他們必須學習等待。可是,只要大人忙完了一定要過去抱抱,好好陪他們玩一玩,使他們對等待有信心。如此下去,孩子的獨處能力就會逐漸增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50650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