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孩子脾氣大 多是情緒障礙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情商培養(yǎng)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近日,本報接到不少家長電話反映,說孩子才三四歲,但是脾氣很大,而且容易發(fā)怒、暴躁,或者長時間不和周圍人說話。心理學專家稱,這些孩子的表現(xiàn)都是兒童情緒障礙的典型癥狀。今年8月,由省心理咨詢師協(xié)會聯(lián)合省級幾家醫(yī)院進行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目前4-6歲城鄉(xiāng)兒童心理問題患病率達15%,其原因主要是家長期望過大、壓力大和過度溺愛造成的,需要進行心理疏導。記者對兩個典型案例進行了調查走訪,同時請有關專家進行相應的分析。

  【案例1】換了幼兒園 變成小霸王

  今年3歲的男孩軍軍,半年前因父母工作調動換了一家幼兒園。為了幫助軍軍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老師開始對他很關心,但是隨著新的小朋友的陸續(xù)入園,老師的關注度逐漸減少。一個月前,老師發(fā)現(xiàn),軍軍動不動就打小朋友,還搶奪別人的玩具。這個身體瘦弱、個子不高的好孩子,怎么突然變成了小霸王?老師向家長反映后,軍軍的父母也多次勸說教育,但收效甚微。一周前,軍軍的父母帶他到心理研究中心進行咨詢。專家發(fā)現(xiàn)他是因為換了新環(huán)境,希望得到老師的關心和夸獎,才表現(xiàn)出了這樣反常的舉動。

  建議:在給孩子改變環(huán)境前,最好先對一些預期可以考慮到的問題進行溝通和交流,如跟孩子說,“假如你到了新幼兒園會怎么做?老師不夠關心你,你要及時告訴媽媽,媽媽會和老師說。”

  【案例2】擔心被忽視 不去幼兒園

  5歲半的樂樂是個人見人愛的可愛女孩,兩歲前一直由媽媽照顧。媽媽開始上班后,和樂樂在一起的時間少了很多。常常是樂樂早上還沒睡醒,媽媽已經(jīng)出門了,晚上樂樂上床睡覺了,媽媽才回家。

  樂樂3歲時開始上幼兒園,平時在家活潑好動的她到了幼兒園卻很少說話,甚至逐漸發(fā)展到不想去幼兒園。“我平時很少罵她,但是當她做錯事偶爾批評她時,她竟哭鬧得滿地打滾,有幾次還差點暈過去。”樂樂媽媽說,孩子的反常舉動讓她十分擔心,可是到醫(yī)院一檢查,卻沒有任何問題。后來,經(jīng)過向山醫(yī)大二院精神衛(wèi)生科大夫咨詢,才知道樂樂的表現(xiàn)是兒童情緒障礙的癥狀。

  建議:3歲開始到入學前正是孩子對家長產(chǎn)生依戀關系的最重要時期,這段時間家長的關注度少了,會影響孩子的很多情緒和行為。樂樂不想去幼兒園的原因就是想和媽媽多在一起。家長可以和孩子通過“過家家”游戲模擬當時場景,進而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逐步誘導孩子正確地處理和解決問題。另外,要特別注意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需要,并做出明確的承諾和實際行動,這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最主要因素。

  【專家說法】

  山西省心理咨詢師協(xié)會副秘書長高青:幼兒期的孩子最需要家庭的關愛,家長一定要多關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表現(xiàn),尤其在孩子有一些不尋常表現(xiàn)時,要及時調整思路,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多給予夸獎、鼓勵,并且盡量增長孩子不同層面的知識和見聞,擴大孩子的認識范圍,讓孩子在不同環(huán)境下能夠順利適應,健康成長。另外,建議學校設立心理咨詢室,開設心理健康普及課程,給孩子灌輸良性的價值觀等。

  山西社科院學習科學與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趙雨林:兒童期情緒障礙多發(fā)生于學齡前兒童。隨著我國獨生子女家庭增多,父母對孩子的培養(yǎng)普遍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愛心。但許多家長存在一些片面甚至是錯誤的教育觀念,許多孩子小小年紀就背負了父母過多的期望,很容易造成學習壓力過重,嚴重的就會出現(xiàn)心理行為問題,如睡眠障礙、飲食障礙、情緒障礙、遺尿、多動和抽動 (如擠眼等)。

  家長首先要正確看待兒童情緒障礙,這種障礙與兒童情緒多變、心理素質不穩(wěn)定、情感易帶有沖動性和易變性有關。

  兒童情緒障礙是以焦慮、恐懼、抑郁為主要表現(xiàn),發(fā)病時癥狀有頭痛、頭暈、胸悶、憋氣、氣短等,但體檢及各種化驗檢查指標均正常,并且上述癥狀的出現(xiàn)可呈反復性和暗示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50692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