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航不明白,自己的兒子怎么了,已經(jīng)上了初中,說話還是奶聲奶氣的,向媽媽撒嬌,像個長不大的孩子。而且,最近他發(fā)現(xiàn),兒子竟然開始用奶瓶喝水了,雖然沒有奶嘴,但一個大小伙子,拿著個奶瓶,看起來要多別扭有多別扭。
他想在自己的家庭教育方面尋找原因,但找來找去也沒查找到相應(yīng)的失誤。忽然,他腦中靈光一閃:難道是孩子小時全托出來的問題?這個念頭一閃就過去了,他并沒有去深想其中的問題。
兒子出生后,張航的單位正在對張航進行考核。這項考核直接決定張航政途的發(fā)展,他當然要全力以赴,家務(wù)就都落到了妻子身上?墒牵拮忧『帽粏挝慌傻酵獾毓ぷ。雖然張航也知道,不應(yīng)該讓孩子這么早就離開父母,但萬般無奈之下,也只能把孩子送去“全托”。
不過,張航對兒子的表現(xiàn)還是滿意的,他并沒有像別的孩子那樣大哭大鬧,而且,很快就融入幼兒園的小伙伴中去了。
有一次,張航不放心,趁著有時間,就到幼兒園去看看兒子。
隔著柵欄,遠遠地,他看到兒子正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和其他小朋友圍成一圈做游戲。那位老師很年輕,也很活潑,帶著孩子們玩得非常開心。張航覺得放心了,只要兒子開心,他的負疚感也就減輕了很多。
兒子從幼兒園畢業(yè),上了小學(xué),張航也沒發(fā)現(xiàn)兒子身上存在的問題。雖然兒子經(jīng)常會像小孩子一樣,向他和妻子撒嬌,要求這要求那,但張航覺得,這些都不是問題。孩子么,無論多大,在父母面前都是孩子,更何況,作為家長,自己和妻子還是對兒子有所虧欠的。
只是有一次,張航覺得兒子表現(xiàn)得過火了:那天,他帶著已上小學(xué)二年級的兒子,到超市買東西。兒子看中了一個公仔玩具,那個玩具價格挺貴,而且,分明是給小孩子玩的,張航就沒有同意。沒想到,兒子竟然坐到地上大哭起來,引得周圍的人都過來,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張航只好難堪地把那個公仔玩具放進購物車。
回家的路上,張航狠狠地批評了兒子,誰知兒子并不認錯,而且噘著嘴,一臉不愿意地回到家,竟然接連幾天都不和張航說話。
當時,張航用孩子還小來安慰自己,長大了就好了。
現(xiàn)在,兒子上了初中,這種情形不但沒有消減,反而愈演愈烈。張航禁不住問自己:兒子已經(jīng)大了,但什么時候才能在言行上真正地“斷奶”呢?
旁敲側(cè)擊:孩子進入寄宿制幼兒園,表面上看來,似乎鍛煉了他的人際交往能力。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卻是不足取的。在家庭里,家長就是家長,是可供孩子模仿的對象。在寄宿制幼兒園里,孩子接觸最多的成人就是老師,然而,幼兒園老師由于職業(yè)關(guān)系,會永遠保持童心四溢的職業(yè)特質(zhì),并不自覺地在生活和工作中表達出來,這會影響到孩子的思想觀念和行為。同時,孩子每天都生活在同伴中間,缺少不同年齡人物的樣板,年齡和行為之間的空間被迫壓縮,行為風(fēng)格被固定,因此,他們在與父母及社會接觸時,本能地傾向于用幼兒的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只有這樣,他才感到舒適,而家長總是認為孩子還小,所以也樂于接受這種表達方式,也就更強化了他的這種心理和行為反應(yīng)形式。
表面特征:心理年齡滯后,對父母撒嬌,服飾、語言、行為幼兒化,慣于用孩子的行為方式作反應(yīng)。
發(fā)生時段:初中以后。
危害指數(sh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511619.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