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菁菁(七個童話藝術工作室創(chuàng)辦人)
你的態(tài)度比你的指導更重要
對于小孩子而言,在開始的階段是畫圓圈還是直線,畫太陽還是畫人,其實都沒有太大關系,可是你給孩子大的紙還是小的紙,水彩筆還是油畫棒,孩子給你看他的畫時,你夸獎他還是嘲笑他,你怎么夸獎他,怎么責備他,就已經開始對孩子產生影響了。如果你總是夸他“畫得真快”,他就會覺得“快”就是好,是他要努力的目標。如果你總是對他說:“告訴媽媽,你畫的是什么?”他就會覺得,畫畫就是要畫出一個具體的東西,并且會按照這個去要求自己。
跟孩子一些走進涂鴉世界,你看世界的眼光也會發(fā)生變化。
當孩子開始涂鴉時,也是父母開始學習的時候。學習耐心地聽孩子說、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去了解孩子涂鴉中的世界。如果你能這樣做,你會突然感到,你和孩子之間有了共同的感受,甚至,你看周圍世界的眼光也會變化,你會對身邊的美更敏感,更會欣賞藝術昨品。
Alice(美吉姆Abrakadoodle藝術課程指導人)
美術教育要把孩子引導到關注過程當中
體驗和關注“過程”,應該是兒童美術教育,甚至所有藝術教育的標準,所以,無論是陪伴孩子畫畫、評價孩子作品、為孩子挑選藝術課程,都需要從“關注過程”的角度出發(fā),而不僅僅是盯著結果不放。所以,給孩子提供各種藝術創(chuàng)作的體驗機會,遭遇困難然后解決困難,比簡簡單單獲得一幅兒童畫作更重要。
鼓勵表達,并且創(chuàng)造表達環(huán)境的安全感,是父母最重要的工作。
對于學齡前的孩子來說,畫畫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種表達方式。他們畫什么、怎么畫,是出于表達的需要。所以,父母需要鼓勵這種表達方式,為表達創(chuàng)造安全環(huán)境。所以,面對孩子的作品,不要使用評判性語言,而是使用描述性語言。所以,不要說“真漂亮”或者“你真棒”,最好問孩子“是怎么畫出來的”或者“想要講些什么呢”。
鳥居昭美(日本著名畫家、教育家)
不能夠以欣賞成人畫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作品
在幼兒喂養(yǎng)問題上,成人會從母乳到斷奶食品,分階段提供給孩子。烹調處理上更是努力做到適合孩子的飲食。任何一個成人都不會做讓幼小的孩子去飲酒或抽煙這種離譜的事情。繪畫也是同樣的道理。孩子畫的是和成人完全不一樣的畫。成人欣賞畫家的畫,或者作為興趣畫些畫,這些行為和孩子的繪畫行為有完全不同的意義。因此,以欣賞成人繪畫的眼光去鑒賞孩子的畫是不恰當的。孩子畫畫時,成人在旁邊指指點點或者直接插手更是對孩子的妨礙。
熊磊(漢苗藝術創(chuàng)想園創(chuàng)辦人)
美術教育,應該是家庭、幼兒園(學校)、課外班三者合一的
家庭、學校、課外班三方面構成了孩子學習美術的大環(huán)境,而父母需要三方面都考慮到。不考慮學校教育,只是在搭建空中樓閣;不考慮家庭教育,將會成為無源之水;不考慮課外課程,在專業(yè)程度上會打折扣。很多父母會擔心,學校的美術教育理念,會與家庭或者課外課程相矛盾,造成孩子的困擾。這有些多慮了。因為如果你在家庭教育和課外課程上選擇正確的話,那么孩子一定會表現出足夠的水平和創(chuàng)造力,有了這兩點,他在學校也會得到認可。
9歲之前,如果父母有美術方面的培養(yǎng)計劃,就需要開始專業(yè)性學習。
我不反對無為而治,與其過多干涉和錯誤引導,還不如讓孩子自由發(fā)揮涂鴉的本能。但無為而治是有時間點的。小時候完全可以,但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判斷力提高,他們自己就不會滿足于涂鴉的水平。但如果到9歲還沒有接受比較專業(yè)的培訓,他心里就會產生“我不會畫畫”的念頭。這樣的話,自信的門就會關上,并且很難再打開。
張秋香(華德福幼兒教育藝術工作坊指導人)
在想象力最強的3~5歲里,給孩子自然的美感和第一手經驗
幻想和想象的能力就好像肌肉一樣,只有不斷鍛煉才會更加強壯,有力量,而這些能力將來都會發(fā)展成孩子創(chuàng)造、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們幻想力最強的階段是3~5歲的時候,所以在這個階段里,不要給孩子過于具體的形象或引導,給孩子提供天然的環(huán)境、自然簡單的素材,讓孩子自發(fā)地去體驗,獲得第一手的美感經驗,以及更寬廣的想象空間。
生活中的協調與溫暖,可以帶給孩子美感體驗
家庭是可以帶給孩子最大影響的美感環(huán)境。這種美感,是指事物與事物之間的協調感,人與人之間善良感情的流露。所以,在家庭環(huán)境的布置上,需要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色澤溫暖,加入更多自然的材料和元素——就算沒有辦法把整個家都裝扮成那樣,至少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溫暖的小角落,那里充滿著最自然的材料和顏色,大自然里各種樹木、果實、石頭都可以加入進來。相比通過一個漂亮的畫展去教會孩子欣賞高檔藝術品,家庭中的美感體驗對他們來說更為重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51328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