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要步入教育孩子的歧途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學齡前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你是否在為你的孩子落后于人而憂慮?你是否在為孩子的明天而煩惱?你是否正在懷疑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存在問題?你是否正陷入教育孩子的誤區(qū)而不知歸路?

教育好下一代,不僅關(guān)系到家庭的美滿幸福,還關(guān)系到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前途。每位家長都期望孩子能成“龍’”成“鳳”,將來成為有用之才,能建功立業(yè)。但現(xiàn)在很多父母,在如何教育子女成才的問題上,仍擺脫不了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在教育方法上走入了誤區(qū),使孩子無法健康成長。他們沒有真正地明白“只有失敗的教育,沒有失敗的孩子”這句話的含義,而一味地要求孩子這樣或者那樣;去實現(xiàn)一個又一個他們?yōu)楹⒆釉O(shè)定的目標,而從不考慮也不懂得做一個合格的家長。他們自以為很懂教育,其實在不知不覺中步入了教育的誤區(qū)。

急功近利,不因材施教

不少家長期望子女比自己更有學問,而不顧孩子的客觀實際。用過高的標準來要求孩子,過早地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fā):讓還在幼兒園的孩子學寫字、做算術(shù)、說英語、背唐詩、跳舞蹈,這不僅剝奪了孩子快樂幸福的童年,還在無形中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和個性,甚至釀成悲劇。

很多家長見人家的孩子學鋼琴、游泳,也要讓自己的孩子學;看人家的孩子學舞蹈、繪畫,也總怕自己的孩子被落下。一些家長根本不管孩子是否在這些方面有興趣、是否具備這方面的天賦,只管一廂情愿地給孩子報這樣那樣的班,每天把孩子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

一位家長帶著兒子去學鋼琴,老師看了孩子的手之后,建議孩子改學其他樂器。這位家長很不樂意,非要堅持讓兒子學鋼琴。結(jié)果,每次老師教一個新的指法,別的孩子很快就學會了,而她的兒子不具備學鋼琴的先天條件,彈起來不是很靈活,也因為她總是坐在孩子旁邊,導致孩子心理緊張,總是學不會。當這位家長看到班里4歲的孩子都已經(jīng)學會的技能技巧,已經(jīng)6歲的兒子還沒有掌握時,就忍不住敲孩子的手,不停地數(shù)落孩子,致使孩子對彈琴越來越?jīng)]興趣、越學越?jīng)]信心。

無獨有偶。在重慶有一位孩子的父親,單憑自己的意愿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鋼琴家”。每天省吃儉用,他為兒子買了一架鋼琴,規(guī)定才5歲的兒子一天到晚要練好幾個小時。孩子對彈鋼琴不感興趣,也承受不了每天長時間練琴所帶來的巨大痛苦,最終毀了鋼琴,喝下敵敵畏,倒在鋼琴旁。

而另一位叫湘湘的家長,她并不急于給孩子確定興趣目標,而是有意識地讓孩子多接觸一些相關(guān)的課外興趣活動,先讓孩子感受藝術(shù)的神奇魅力。并且,她從不過多地要求孩子,而是更多地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讓孩子在表揚和激勵的氛圍中,循序漸進地加深和鞏固自己的愛好。每當孩子取得一點點的成績,她和家人就會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表揚。努力得到認可,孩子自然就會越來越有動力。

湘湘告訴筆者,她的孩子就是這樣把學鋼琴堅持下來的,最后考到了10級。她說:“當孩子對某一件事感興趣的時候,千萬不要心急,要觀察孩子是不是真的適合從事這個專業(yè),即使是真的適合,也要給孩子一個慢慢適應、成長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即使自己的孩子暫時沒有找到感興趣的事情,也不能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如別的孩子。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孩子的興趣不一樣,但總有一樣是適合自己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家長心急只能埋沒或斷送孩子的興趣和愛好。”
123下一頁閱讀全文

認為管教孩子越嚴越好

父母往往為孩子提供過多過細的幫助,對孩子進行嚴格管理。比如,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家長不是坐在孩子身邊打毛衣,就是坐在孩子旁邊看電視,以為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老老實實地把作業(yè)做完。并且在很多時候,家長習慣于強迫孩子嚴格按照他們的意志行事。

作為家長,他們不是培養(yǎng)孩子認真檢查作業(yè)的良好習慣,而是每次都要親力親為;他們不是讓孩子自己找到做錯題的原因和正確的解題方法,而是嘮叨、吵罵個沒完。家長也許會說:“是老師要家長每天監(jiān)督孩子學習、檢查孩子作業(yè)的。”殊不知,他們完全誤會了老師的本意,因為孩子從小缺乏學習的自覺性,老師是希望家長能和學校配合,多督促孩子學習,共同關(guān)心孩子的成長,但絕不是讓家長如此這般地把孩子管“死”。

一位“過來人”,省重點高中二年級學生李星的媽媽說:“家長每天守著孩子,未必是好辦法。這樣會導致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嚴重依賴父母。有的家長甚至做了孩子的陪讀,孩子學到哪里,家長也學到哪里。這樣一來,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養(yǎng)成依賴家長的習慣和惰性。慢慢地,孩子根本檢查不出自己作業(yè)中的錯,或者一遇到困難就繞道而行。”

李星說:“我媽媽是一位記者,由于工作忙,她總是大膽地放手讓我管理自己。她先是對我進行一周嚴格的管教,讓我制訂學習計劃,告訴我什么事該怎樣做。然后再和我商量,問我愿意讓媽媽管理還是愿意自己管理自己,我當然說愿意自己管理自己了!媽媽說:‘好,就讓你自己管理自己。如果你確實可以把自己管好,而且每天能讓自己有一點小小的進步,媽媽以后就把這個權(quán)力下放給你。’于是,我就成了我們同學中唯一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學生。”

“我每天都想著自己該怎樣把時間安排好。除了很好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以外,我還想很多辦法讓自己進步,做很多讓媽媽高興的事情。媽媽常常下班很晚,回到家里我已經(jīng)睡著了。我總是把要簽字的作業(yè)本放在媽媽的床頭,在需要簽字的那一頁夾一個小字條,上面寫著‘媽媽,請在這一頁簽上默寫’‘媽媽,請在這一頁簽上聽寫’。有時,我把我受到老師表揚的事,還有我的進步也寫在字條上。媽媽在給我簽字的時候,常常會寫上‘寶貝,很棒,繼續(xù)努力!’我和媽媽幾乎都是以這種方式交流的,但我卻能把自己管理得很好。我不但有了屬于自己的空間和自由,還養(yǎng)成了自覺學習的好習慣,更鍛煉了我的自律能力。”

“我就是在媽媽的這種激勵加‘彈性教育管理’模式下成長的。雖然已經(jīng)是省重點高中的學生,但我知道山外有山,學無止境。在學習上,永遠都會有人在我的前頭,我要做的是挑戰(zhàn)自我,讓自己每一天都有所進步。”

很多家長說:“李星可能屬于那種特別聽話的孩子,這樣的方法對我們家的孩子肯定不適用,我們家的孩子特別淘氣,你一會兒不看著他,他就給你捅出個什么事來。”

李星的媽媽說:“其實,每個孩子都有榮譽感,都爭強好勝,只要你充分信任你的孩子,大膽地放手讓他管理自己,他就會比你想象的還要出色。比如,獎勵一個吻;把孩子抱起來轉(zhuǎn)一圈;讓孩子像小猴子一樣,爬上媽媽這棵大樹;投入地和孩子做一些游戲……只要做好這些,你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孩子有什么閃失或者事情沒有做好,千萬不要嚴厲地批評孩子,應該多給予理解和安慰,應該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在一天天提高。孩子的能力提高了,信心增強了,自然而然地就養(yǎng)成了獨立學習的好習慣,即使遇到困難,也會愈挫愈勇,而不是灰心喪氣,敗下陣來。”
123下一頁閱讀全文

只看分數(shù),重智輕德

不少家長錯誤地認為,智育是孩子成才的唯一通道。為了孩子能考高分,他們不舍得讓孩子做一點家務。在學校,他們怕孩子累著,不讓孩子擔任班干部,不準孩子參加公益勞動,他們甚至對孩子說:“只要你學習好,什么都可以不讓你做。”他們除了花重金請老師補課,還給孩子請了生活保姆。孩子考了高分,父母眉開眼笑,給予各種獎勵;孩子考了低分,便會受到各種懲罰。家長太在乎孩子的分數(shù),讓分數(shù)牽著鼻子走,并且片面地認為,分數(shù)是衡量孩子是否優(yōu)秀的唯一標準。

省實驗小學一位學生的家長麗潔,她的孩子剛上一年級。第一學期期終考試,她就緊張得不得了。她說:“你都不知道,我愁得不得了。我兒子不知道學習,只知道玩,這次考試考得一點兒也不好,語文考了89分,數(shù)學考了93分。”我說;“只知道玩,還能考這么好,你兒子是天才啊。”“你還說他是天才,他一點兒都不知道用功,一回家就玩。”

“這個成績你還嫌不好,你還想怎樣?他才多大?孩子天性就很淘氣,如果整天就知道學習,你會不會擔心他出了問題或有什么毛。”“你不知道,他在班里連前20名都排不上。”“兒子考出怎樣的成績,你才高興?”“起碼是班里前三名吧。”“那你在單位里工作能排第幾名?或者,在同行中,你的業(yè)績能排在第幾名?”她一聽我這樣問她,自己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筆者采訪了20位小學生家長,其中18位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把分數(shù)看得特別重要。他們只知道一味地讓孩子學習,唯恐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孩子學得少、考得分數(shù)低。

如果孩子哪次沒有考好,家長就對孩子惡語相加或者給孩子臉色看,這樣做的結(jié)果,一是傷及孩子的自尊;二是讓孩子越來越不自信;三是使孩子產(chǎn)生厭學情緒。

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患有焦慮癥或強迫癥。比如孩子數(shù)學沒有考滿分,只考了90多分,大多情況下不是因為孩子不會,而是因為粗心。這些家長不是幫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而是覺得問題很嚴重,一味地給孩子增加額外的學習任務,讓孩子幾乎沒有玩的時間。

還有一些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學得比別的孩子好,利用寒暑假時間,讓孩子提前學下學期的課程。給孩子大補、惡補新知識,總擔心孩子在喘口氣的瞬間,別的孩子就會跑到前頭。家長這種過分爭強好勝的心理,不僅剝奪了孩子玩的權(quán)利,還會造成孩子疲勞學習、效率低下,甚至對學習失去興趣,產(chǎn)生厭學情緒。更有甚者,孩子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和家長對著干。越是對著干,家長越是覺得這樣的孩子不可救藥。一旦孩子在老師和家長的眼里成了不可救藥的孩子,孩子就會對自己、對老師、對家長失去信心。

前面講到的李星,她有一次數(shù)學考試不及格,還有一次暑假作業(yè)幾乎沒做。她媽媽雖然心里也很惱火,卻沒有表現(xiàn)出來,而是和顏悅色地幫助女兒找原因:為什么沒有考好?是不是不喜歡數(shù)學?原來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是數(shù)學老師給學生布置了很多作業(yè),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孩子因此而厭學!媽媽向老師反映了這個情況,征求老師的意見,看看能不能少布置一些作業(yè),或者已經(jīng)會做的可以不做或少做。而且,她還請求老師:“能不能在我女兒進步的時候,給她一點小小的鼓勵。”

老師采納了她的建議,李星的數(shù)學成績提高得很快。對孩子的關(guān)注和合理的干涉,雖然是很有必要的,但也不能讓自己和孩子完全跟著老師的指揮棒走,成為分數(shù)的奴隸。

家長過分在乎分數(shù)的現(xiàn)象固然與我國現(xiàn)行的升學、就業(yè)制度有關(guān),但也和家長的認識有關(guān)。許多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之所以能考高分,除了智力因素以外,還有許多非智力因素,如意志、品質(zhì)、性格、毅力、勞動觀念、人際關(guān)系、社會常識等。假如缺乏這些非智力因素,只知死啃書本,整天在作業(yè)圈里打轉(zhuǎn),即使孩子能考高分,也很難讓他成為高素質(zhì)的人才。


123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514671.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