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影片《哈利 波特與鳳凰社》登陸中國,而哈利 波特系列小說的終結(jié)篇《哈利 波特與死圣》也已在全球首發(fā)。哈利 波特何以令青少年如此追捧?
探源:
青少年渴望被重視 哈利 波特“投射”自己
“哈利 波特對青少年起到了心理投射作用,讓他們有一種強烈的心理認同,從而不能自拔,如癡如醉!焙幽先A夏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咨詢師韓慧影說。
韓慧影觀看了上市的所有哈利 波特影片,對影片的吸引人之處,她作了如下的總結(jié):哈利 波特除了故事情節(jié)豐滿以外,環(huán)境的神秘氣息、陰森的霍格沃茲古堡、時隱時現(xiàn)的列車、會發(fā)脾氣的大樹,不但吸引著小朋友,也勾起了成年人的童心。
對這一說法,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申繼亮教授表示支持。他說,哈利 波特的魅力在于他與現(xiàn)實中青少年的心理行為有諸多契合點。這正是心理投射的重合。渴望被重視是所有孩子的潛在心理訴求,對于自己能否被重視,他們往往無從知曉,唯一能作為認定依據(jù)的是家長、老師和周圍人的態(tài)度。如果得到肯定、鼓勵,孩子將會更有信心,做得更好。如果受到否定、打壓,他往往會灰心喪氣,不愿繼續(xù)有所作為。這兩種因素時常交錯出現(xiàn),令孩子無所適從,很是惶恐。
哈利 波特的故事給孩子們點了一個燃燒不息的火炬。哈利 波特本是一個普通的孩子,隨著他的成長,擁有的力量越來越強大,最終成為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這正是孩子們所渴望的,從哈利 波特身上,他希望也看到自己的未來。這是一個完全正面的肯定性暗示,也是一種“自我發(fā)現(xiàn)”!八院⒆觽兿矚g哈利 波特,他們從心理上認同哈利 波特。覺得自己就是哈利 波特的投影,哈利 波特正召喚著自己劈荊斬棘,擁抱成功!”申教授如是說。
手法:
情節(jié)貼近生活 借用劇情演繹自我
“有別于其他科幻小說,哈利 波特影片和圖書中的情節(jié)雖離奇卻并不荒誕,有著很強的貼近性,很多情景就像
是自己身邊剛剛發(fā)生過的。這是哈利 波特吸引人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辛自強副教授說。
他指出,在閱讀中人們會發(fā)現(xiàn),除了故事外,“吼叫信”、“鼻涕蟲”等怪物,被魔法想像力處理或描繪過的東西,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它的對應物或?qū)F(xiàn)象。
誰沒有被同學惡搞過?誰沒有被家長暴吵過?誰不曾在舉目無親的車站徘徊?誰不希望寫作業(yè)的時候可以得到一支速寫筆?這些遭遇和愿望,不分年齡,難道不是人人都曾經(jīng)歷和暗暗希望的嗎?
這些細節(jié)的戲劇化演繹使得哈利 波特的魔法世界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更貼近,多數(shù)劇情我們都能輕而易舉地感覺到、觸摸到,心照不宣,痛快至極。“簡直就像借用哈利 波特在演繹精彩的自我,孩子們咋會不動情呢?”辛副教授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52693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