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到了13歲還不愛看書,是否還有希望?
就像工作或婚姻很少能堅如磐石,屹立不倒,孩子在看書方面也會改變心意。許多孩子只是在等待能讓他們“全壘打”的啟蒙書!都~約客》(The New Yorker)的編輯,“每月一書讀書俱樂部”(Book- of- the- Month Club)創(chuàng)始人克利夫頓?費迪曼(Clifton Fadiman)寫過一篇文章,講述他兒時讀書的情形。他4歲時就開始閱讀,他將之歸功于一本書:《所有的男孩》(The Overall Boys),他覺得這本書太好看了,所以常常拿出來看,直到他90多歲眼睛失明為止。他從小到大不停閱讀,終于成為美國文壇與文化的引導人。
他指出:“自《所有的男孩》以后的每一本書都比不上這本書。每個人的第一本書、初吻和第一次離家的經(jīng)驗都是最棒的。”我不禁想,大部分一輩子看書的人能否回想起哪本書是他們閱讀的啟蒙書?那些不愛看書的人,不論年輕或年老,是否就因為少了這本啟蒙書,才沒有投身浩瀚書海?
有一天,我跟我的弟弟布萊安提起這個想法,布萊安書看得很多,如今是個成功的生意人,但他當年在學校的表現(xiàn)卻不怎么樣。他聽了我的想法后回答:“完全正確。事實上,我有兩本啟蒙書,在那兩本書之前,我看的多半是運動雜志!苯又固翎叺貙ξ艺f:“我敢打賭你不知道是哪兩本書!钡驗槟莾杀緯俏蚁瓤吹,然后才把它們?nèi)咏o他看,所以很容易便說出了正確答案:杰拉爾德?格林(Gerald Green)的《最后一個憤怒者》(The Last Angry Man)和保羅?霍根(Paul Horgan)所著的629頁的歷史小說《遠方的號角聲》(Distant Trumpet)。布萊安最喜愛的兩本書都不是寫給兒童或青少年看的,卻在他生命中合適的時間,成了適合他讀的書。(我和布萊安都擁有這兩本書,而且直到今天還時常拿出來看。)對于像我弟弟這種“大器晚成”的人,父母和老師千萬不可停止努力,要讓孩子接觸到適合他們的書。
愛看書的學生大多能說出一兩本啟發(fā)他們閱讀興趣的最喜愛的書,而不愛看書的學生則抱怨看書“枯燥乏味”,也說不出喜愛哪本書。其實那些不愛看書的學生只是沒找到合適的書,這便是各年級均應實行持續(xù)默讀(SSR)的另一個理由。就像你不上場擊球,就不可能打出全壘打,如果不看書,或者沒人認為看書很重要,不愿給你看書的時間,你就無法找到“啟蒙書”。
等待“啟蒙書”的想法與姬琳?畢爾斯(Kylene Beers)博士的研究結(jié)果不謀而合。她花了一年時間觀察兩個班級的七年級學生,并與他們進行交談。她的研究結(jié)論是:絕大多數(shù)青少年知道應如何看書,但卻不愿看書。而不愛看書的人又可分為三類:潛力型、無興趣型與無動機型。
“潛力型”讀者真的喜歡看書,可是目前卻太忙或壓力太大,以致無法?磿;“無興趣型”讀者覺得看書很無趣,所以不喜歡看書,但他們敬佩愛看書的人,甚至希望自己也有這種本事。他們的門扉還留了一條縫,有朝一日仍有可能變成愛書人;“無動機型”讀者也認為看書毫無意義──書只是白紙印黑字──但不同于“無興趣型”讀者的是,他們認定自己永遠不會愛看書。他們往往看了書中的情節(jié)與人物,卻很難與之產(chǎn)生情感的聯(lián)系與共鳴。
畢爾斯博士還發(fā)現(xiàn),這三類不愛看書的青少年在幼年時期的經(jīng)歷差異極大。
▲愛看書與潛力型讀者記得小時候家人會讀書給他們聽,覺得這是一種有趣的經(jīng)歷;他們也都有圖書館借書證。
▲無興趣型及無動機型讀者,小時候很少或幾乎沒有人讀書給他們聽,因此不認為看書和娛樂之間有任何關聯(lián)。他們從未參加過暑期班、讀書會,也從沒有過借書證。
以下因素對這三類不愛看書的七年級學生,可產(chǎn)生正面效果:
▲讓他們自行選擇想看的書。
▲非小說。
▲書本里有較多圖片。
▲看電影──他們喜歡先看電影再看書。
▲朗讀一整本書給他們聽。
▲更多的雜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52792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