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最關(guān)鍵是要看動機,如果是真心出于對老師的感謝,送什么都無所謂。如果是抱有某種目的就要仔細考慮了。
我這里還沒有聽說有給老師送紅包的,不過伊妞很喜歡畫圖畫送給老師,老師收了小朋友的圖畫都會親親他們,謝謝他們,然后把圖畫貼到教室墻上,那里貼了各式各樣的畫,有時聽小朋友解釋給老師聽圖畫畫的是些什么,很好笑呢。我想這時候的老師應該是最滿足的,因為她真正是孩子心里非常尊敬愛戴的人。
有時伊妞自己做三文治會特別要求多做一個給老師,我也不反對,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感情,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有時也會給老師帶點餃子什么的小食品,因為在這里大部分人都不會包餃子,所以餃子很受歡迎。回國時我也會帶給老師些特產(chǎn)回來,當然只是一點而已。你情我愿,我認為牽扯到金錢就不好了。適當表示對老師的尊敬和感謝還是必要的。
翩翩媽 的回復: (寫于9/12/2002 12:43:34 AM)
我有些驚訝,好像支持送紅包的或送過紅包的,比沒送過的多很多??在新浪育兒也討論過類似的問題,和這里相似。我不由地想,像我這樣從沒給幼兒園老師及小學老師送紅包的,大約微乎其微。
從社會道德上,我支持這位媽媽的觀點。
從孩子的培養(yǎng)上,送紅包的效果其實也不一定好。因為就算紅包起了作用,孩子真的多受了關(guān)照。那么,首先要難過的是,你的孩子碰到了不太高尚的、難免有唯利是圖之嫌的老師;其次,習慣于受到關(guān)照的孩子,會難以忍受被忽視,而你是不可能一輩子都幫他送紅包,也不可能幫他擺平所有事情。
相反,只要有良好的開明的家庭教育,即使孩子一時在幼兒園受了老師委屈,也未必就一蹶不振,反而增強了抗挫折能力和自己處理問題、調(diào)整情緒的能力。
親友之間禮尚往來,與給正在教孩子的老師送禮,其中的性質(zhì)是完全不同的,不可能沒有絲毫功利的目的。如果要尊師重教,完全可以在老師已經(jīng)不教你的孩子以后,再送禮。
我的中學老師病重,家境不好,上個月我?guī)е骠嫒ム]局給他寄了三千元,以表心意。我也是想讓翩翩從小有尊師重教的意識。但是,我絕不會給翩翩現(xiàn)在的老師送1分錢。
大家都在抱怨社會風氣敗壞,但大家又都在無奈地助長著這種風氣,那只能一代代地重復著這種抱怨和無奈了。至少,媽媽們可以從我做起的!真的,給孩子一個好樣子!
順便說1句,我的媽媽從來也沒有給我的老師送過禮,但我從小是看著她給左鄰右舍的貧寒人家,送米送面送衣物的,而他們會回饋我好玩的羊拐骨、自制的沙袋、自織的小圍巾,給我的童年帶來快樂,我想我明白什么才是禮尚往來。
我當然不是說要等到老師不教以后再表示感激和鼓勵,而是說不要用送禮的方式表達。我相信,表達的方式會有很多種,但我以為最好的表達是偏重精神層面的??這也是我與朋友的相處之道,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
比如我與翩翩現(xiàn)在的小學老師自然也是有交往的,我會不定期地給老師發(fā)Email,感謝她對某件事的處理,感謝她的智慧和心血,并且通報翩翩的情況。在教師節(jié)這天,翩翩主動動員同學折了許多千紙鶴,并在紙鶴的肚子里寫話,串在一起送給老師。我也很鼓勵她這樣做。
可是我不會送禮。顯然我也不是和老師處得極熟絡的家長一族。我和老師是互相尊敬、但有一定距離感的那種關(guān)系。我個人喜歡這樣的處理,因為我不愿意和老師處得太熟絡,而使老師對我的孩子特別關(guān)照,對孩子也難免恃寵而驕。
我有個同事,我知道她是經(jīng)常給老師送禮的,兩人來往密切。女兒現(xiàn)在讀五年級了。在剛讀小學時,孩子一直是班干部,老師都是親昵地叫孩子小名兒的。在一次考試后,老師曾對家長說:對不起,咪咪這次沒考好!
我聽了這樣的話,覺得真是奇怪。老師“對不起”的,究竟是什么?是孩子,還是家長的禮物?是受之有愧?老師會對所有考不好的孩子家長,都說對不起嗎?
這孩子現(xiàn)在成績不好,脾氣很壞,媽媽為她升重點初中愁極了,正在醞釀以送禮編織新的初中關(guān)系網(wǎng)。我想,未必是送禮害了這個孩子,但恐怕是因素之一。
下一篇:給孩子一個好榜樣(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52831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