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幫助孩子克服入托恐懼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入園入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當孩子二三歲被送到托兒所時,常常會大哭大鬧,吵著要回家。被迫留下來后,有些孩子不肯睡覺,不肯吃飯,不愿和小朋友玩,吵著要媽媽。這種入托恐懼現(xiàn)象,一般孩子要持續(xù)數(shù)天,有的甚至數(shù)周。

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因為離開了朝夕相處的親人,離開了熟悉的家庭。環(huán)境的變化,使幼兒產生了緊張恐俱的心理。二是孩子入托后,生活方式發(fā)生了變化,由家庭生活突變?yōu)榧w生活。孩子在思想感情和習慣上感到不適應。

由于緊張、恐俱的心理,加上生活上的不習慣,必然引起孩子情緒上的變化。布助孩子克服這種入托恐懼感,最主要的是幫助孩子消除對新人、新環(huán)境的陌生感,增加安全感。

一、入托前,家長要多給孩子談幼兒園小朋友的愉快生活,如,幼兒園里有很多老師和小朋友,還有很多玩具,老師會講故事,還教小朋友唱歌、跳舞。同時,家長還要告訴孩子,小朋友上了幼兒園,可以使爸爸、媽媽安心工作,小朋友自己也可以學很多本領。讓孩子知道上幼兒園是一件高興的事。為了消除孩子上幼兒園的緊張、恐懼心理,在孩子入托前,家長還應帶孩子到幼兒園熟悉環(huán)境,并讓孩子跟老師接觸,讓孩子感到老師是可親的。父母平時也不要以“關進幼兒園”,“送你去幼兒園”相威脅,使孩子在未進幼兒園之前,就對幼兒園產生反感。

二、注意從小培養(yǎng)孩子“合群”的性格。根據調查材料表明,10個孩子中有3個孩子在三歲前是喜歡獨自一個人玩的。特別是獨生子女,由千在家庭中沒有兄弟姐妹,一切都以他自己為中心。這就更容易使他形成“不合群”的性格,使他不愿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游戲時,也不能遵守人際交往的一般規(guī)則。所以,父母應當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克服這一缺點,從小就引導孩子多接近鄰居的孩子,和他們一道玩,啟發(fā)他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跟別人玩。有了“合群”的性格,就比較能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了。

三、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首先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自我服務的能力,因為幼兒園的集休生活要求幼兒具有一定的獨立生活能力。為了使家庭生活與幼兒園集體生活更好地銜接,父母還應從小培養(yǎng)孩子按時作息和遵守集體生活的紀律。如:飯前、便后要洗手,吃飯不挑食,游戲時愛護玩具,不損壞,不亂扔,玩后要收拾整理。家長要盡量使孩子在家中的生活習慣接近幼兒園的生活常規(guī)。

家長做好這些幼兒入托前的準備工作,多數(shù)孩子是會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的。當然也還會有少數(shù)孩子仍暫時不適應。對這樣的孩子,該怎么辦呢?

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堅持天天送孩子上幼兒園。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心一軟就讓他在家中呆兩天。送送停停的結果反而使孩子長期不能適應幼兒園生活。

不要讓父母不好的情緒感染孩子。當孩子哭鬧著不肯進幼兒園時,父母絕不能有愁眉苦臉的表情,更不能當著孩子落淚,一定要高高興興地送孩子。家長在把孩子交給老師時,絕不能一見孩子哭鬧就慌張,或邊走邊回頭,應立即離開。

不要讓孩子望眼欲穿。孩子入托開始時哭鬧的原因之一是怕父母不來接他。家長在孩子剛入托一周內,應堅持每天早接一會,使孩子確信父母每天一定會來接他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53831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