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如何提高孩子對陌生人的安全預防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健康育兒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前言:對于孩子的教育方法是多數(shù)家長所思考的,相信為人父母都會有些緊張,雖說孩子被拐乍一聽有些遙遠,但對于如今多數(shù)只有一個寶貝疙瘩的城市家庭,如何防患于未然,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

  安全和信任 哪個更重要?

  月琦媽轉(zhuǎn)的帖,讓大家驚呼“可怕”的同時,也擊中了妞妞媽的心事,“我女兒2周8,開朗活潑,不認識的也能很快混熟,誰給個糖,就跟誰走,真擔心有天被壞人拐了!

  讀者“耕云釣月”也常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有次我去車庫取車,兒子在樓下等我,后來兒子跟我說,‘剛才有個叔叔叫我跟他走,我沒有跟他走!蚁,是我平時的教育起作用了!

  要不要讓孩子和陌生人說話?讀者艾小兜的觀點代表了絕大多數(shù)家長的看法,他們認為,如果有大人陪同,就不必約束孩子與他人交往;如果只有孩子一個人在場,陌生人又主動熱情搭腔時,就要提醒孩子特別警惕!安荒艹阅吧藮|西,不能跟陌生人走,這是最重要的兩點!弊x者“耕耘釣月”強調(diào)。

  雖說道理簡單,但孩子總有獨自面對陌生人的時候,也有家長提出異議,現(xiàn)在是社交社會,不可能做到讓孩子跟哪個陌生人都不說話,“如果真是有人問路呢?如果真是人家喜歡跟孩子搭腔呢?人與人之間還是要多點信任吧!”幼兒教育

  豆豆媽就認為,不該限制孩子跟陌生人交往,重點是讓孩子學習防身本事。比如:學會向警察叔叔求助、知道自家小區(qū)的名字、父母的電話等等。“有次逛溫泉公園,有個四歲小孩跟父母走散了,好心人問他,他說出了爸爸的手機號,最后才找到。”

  安全和信任,哪個更重要?家長的普遍矛盾是,讓孩子跟陌生人接近怕不安全;但教孩子處處留心、小心提防的話,又怕孩子成為一個自私、多疑、心理不健全的人。

  孩子3歲前 父母做好監(jiān)護是第一位

  孩子一歲左右,學會了走路和說話后,常會不自覺地離開父母的視線。這個時候開始,如何應對陌生人和熟人,加強安全防范,成為幼兒生活的必修課。幼兒教育

  孩子上幼兒園后,有些大人就一個勁兒地叮囑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壞人經(jīng)常扮成好人拐走小孩兒”什么的。這樣的方式在萬嬰跟蹤(福州)親子園周穎老師看來是過度了。 “如果對孩子講了太多‘可怕’的故事,會傷害孩子的安全感和對他人的信任,家長強調(diào)危險的程度和頻率要適可而止。”

  旺嬰媽媽親子園許威威則認為,孩子3歲前,父母做好監(jiān)護是第一位,不鼓勵這么小的孩子與陌生人單獨接觸。社會太復雜,孩子好奇心強,極容易受誘惑,兩三歲的寶寶分辨能力和反抗能力都很弱,作為監(jiān)護人有責任為孩子排除掉不安全因素,別讓孩子輕易離開你的視線。

  周穎老師也提醒家長,孩子外出時,家長應在邊上看護,如一時有事無法照看,也要托付給可靠的人,并告訴孩子不能跟不認識的人走;即使是認識的人,在爸爸媽媽不在的情況下,也不要跟他離開家。

  帶孩子去公園、商場,要特別防止走失。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不在身邊,要馬上告訴保安人員,并迅速分頭把住各門口及廣播找人,同時請求其他顧客按照孩子體貌特征協(xié)助查找。

引導孩子識別不懷好意的陌生人

  德慧泉早教中心創(chuàng)始人陳明興認為,孩子會說話起,家長在引導孩子在進行自我保護的同時,也要教會孩子懂得利用身邊現(xiàn)有的條件去解決突發(fā)的事件。

  “孩子將來面對的社會環(huán)境,幾乎全是陌生人和陌生的環(huán)境,引導孩子采取正確的方法積極去面對、去處理才是最重要的。”陳明興認為,“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叮囑,是將陌生人等同于壞人了。而事實上,許多侵犯幼童的犯罪往往是通過熟人關(guān)系發(fā)生的。

  “這種被動、機械的解決方式,只能養(yǎng)育出封閉、自私、多疑、自我中心的孩子。相反的,我們要讓孩子多接觸陌生人,多接觸陌生環(huán)境,才能使孩子更快適應環(huán)境,更快成長,學會辨別好壞人,懂得友善,學會勇敢和機智!庇變杭膊

  教寶寶當感覺陌生人不對勁時,可以這樣應對:“我都記不住了,你自己去問我爸爸吧!边可以向警察、保安、周圍的店主等求助,讓他們幫忙撥打110報警。

  還可以問寶寶,“如果陌生人告訴你,爸爸媽媽交代他們來接寶寶回家的,你會怎么辦?”引導寶寶不要上陌生人的車,找老師或讓周圍人打電話跟爸爸媽媽聯(lián)系,問清原委。

  嘉賓建議

  教孩子這些防身術(shù)

  安全教育的范圍很廣泛,內(nèi)容也很繁雜,如果直接講給孩子聽,孩子通常會不耐煩也不容易記住和消化。

  嘉賓們建議家長,不妨多用點心,把以下的防身本領(lǐng)變成一個個小小的情景游戲,孩子都喜歡做游戲,往往還喜歡重復玩,這樣孩子學起來又容易,記得又牢,這遠比單純的說教效果要好很多。

  1、牢記家人電話防走失

  在孩子剛學會說話時,就要告訴他家庭地址、爸爸媽媽的姓名、自己的名字。再大一點,就讓孩子知道父母的電話和單位。一般說來,3歲左右的孩子可以完全記住上述內(nèi)容。教孩子辨別警察叔叔、超市工作人員、保安等,一旦走失可以求助。如果一時找不到爸爸媽媽,可以回原處等待,或者就近找一些帶孩子的家長求助。幼兒疾病

  2、遇人求助多個心眼

  告訴孩子,對于陌生人問路、請求協(xié)助尋找丟失的寵物之類的事要保持警惕,這是犯罪分子誘拐兒童的普遍伎倆,不要隨便跟人走。

  3、壞叔叔也會偽裝好人

  父母常會叮囑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說話。其實,孩子并不一定懂得什么是陌生人,在他們看來,只有那些面目兇惡的人才像壞人。而事實上,許多想侵犯孩子的人通常會裝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幼兒健康

  4、別隨便跟陌生人走

  告訴孩子,任何時候,要離開家人,一定要經(jīng)過允許。不管這個人認不認識,甚至包括家里的鐘點工或保姆、爸爸媽媽的親朋好友。

總結(jié) : 對于孩子的安全工作是必須要做好的,尤其是對于陌生的安全預防的工作,家長可以通過上面的方法,家長作為一種參考來幫助孩子做好安全工作。家長也不希望孩子出現(xiàn)什么問題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54278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