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某幼兒園星星樓禮堂內(nèi),20多個孩子正在聚精會神地畫一幅畫: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有的還在長頭發(fā)的女孩子身體里畫了一個像口袋一樣的東西,一問才知道畫的是子宮。五六歲的小朋友知道這個?孩子們畫這個干什么呢?原來,從北京來的美國東西方性研究所特邀研究員胡萍,把兒童性健康教育課首次搬進了長沙市幼兒園的課堂內(nèi),孩子們正在按她的要求,畫出自己心里男人與女人的不同之處。
孩子的回答
女的有2個隱私部位,男的只一個
“我們今天這堂課叫做‘男孩女孩不一樣’。首先我想請幾個小朋友來說說,男孩與女孩有哪些不一樣?”幾位膽大活潑的小朋友踴躍舉手回答:“男孩一輩子不扎辮子,女孩扎辮子。”“女孩子穿裙子,男孩子穿褲子。”“男孩子用小雞雞尿尿,女孩子用屁股尿尿。”小朋友的童言無忌逗得在場的老師都捂著嘴偷笑。
5歲的李文睿小朋友卻語出驚人:“男孩子與女孩子的隱私部位不一樣,女的有2個隱私部位,男的只有一個。”一個5歲的小朋友能準確地說出如此專業(yè)的詞語,老師們都非常驚訝。原來小文睿在媽媽的引導下,平時會獨立閱讀一些像《成長女性》方面的書籍,學習生理知識。
該幼兒園園長吳豐說,對于要不要上這堂課,幼兒園事先征求了家長們的意見。
專家的講解
小蛋蛋打爛了,就不能當爸爸了
聽完了孩子們各種稀奇古怪的說法后,胡萍為孩子們揭開了生殖這塊神秘的面紗。“剛剛李文睿小朋友所說的隱私部位就是生殖器官,我們的眼睛、鼻子都是器官,你們將來長大要做爸爸媽媽,生寶寶時就要用生殖器官。”胡萍用簡單、平實的語言給孩子們解釋什么叫生殖器官、男生與女生的區(qū)別,并讓他們充分認識自己的生殖器官和平時如何保持生殖器官的清潔,以及如何保護自己在生理、心理不受傷害。“圖片里兩個凸起的地方叫陰囊,男孩子的陰囊里各有一顆小蛋蛋,叫睪丸,平時如果不保護好小蛋蛋,它就會像雞蛋一樣打爛了,以后你們就不能當爸爸了。”小男孩們一聽胡老師這么說可急了,紛紛問胡老師要怎么做才能正確保護自己的“小蛋蛋”。
孩子們還集體觀看了“寶寶是如何出生”的電影,“那個小寶寶是怎么出來的?”“他在媽媽肚子里怎么吃飯呢?”面對小朋友們七嘴八舌的提問,胡萍很開心:“孩子們學習得非常認真,他們的小腦袋里有無數(shù)個為什么。”她用自己做的漫畫一一向孩子們解釋了寶寶出生的全過程,孩子們一聽就全明白了。
性健康教育宜早不宜遲
從事性健康教育已經(jīng)7年的胡萍到過很多城市,這樣的課她不知道上過多少堂,對象有幼兒,也有中小學生,經(jīng)驗豐富的她說昨天的課上得非常成功。
胡萍將自己以前上過課的小學六年級學生與幼兒園小朋友放在一起做了個對比:六年級的小學生們已經(jīng)有所接觸,似懂非懂,上起課來反而扭扭捏捏,而幼兒園的小朋友則大大方方,不懂就問,其實小朋友根本不像成人想的那樣沒辦法接收這些理論知識,他們似乎比我們想象中要懂的多,只要方法得當,慢慢引導,孩子們其實很容易理解、接收這些知識。因此,少兒性健康教育宜早不宜遲,特別是在家長的配合下對小朋友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幼兒性健康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網(wǎng)友對此事有不同的見解。“裸睡的狐貍”提到:兒子四五歲的時候就給他用網(wǎng)上的漫畫圖圖講解過了,七歲之前再給他找些圖講解一下,估計隨著他逐漸大長,也會不好意思開口講解了,畢竟孩子小的時候思想單純,接受力會比較好,反正是要教的,不如趕早,免得將來當未婚爸爸。網(wǎng)友也有不同見解: 真是太笑話了。小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善良純潔的象一杯子水,這些大人們卻要給他們將什么性教育。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發(fā)展規(guī)律,中華民族諱言性已經(jīng)有幾千年的歷史,這就說明有的餓東西并不需要在陽光下。如果掌握不好尺度,反而成為影響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絆腳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542896.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