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讓寶寶愛上閱讀的關鍵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語言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1、記得要堅持每天讀,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孩子是終生大事。
  2、讀書的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孩子愛惜書的習慣和對書敬畏之心。
  3、閱讀過程中讓孩子感到愉悅和享受非常重要。舒適溫馨的環(huán)境、放松的心情,親密的姿態(tài)。
  4、書要精讀,一本好書要讀很多遍,千萬不能讀一遍就放下了。所以不要同時給孩子很多書,因為孩子的好奇會促使他每一本都想看,這本翻翻,那本也翻翻,結果一本也看不好。而且多了,孩子就不珍惜了。
  5、引導孩子讀圖,很多父母和老師習慣于指著文字給孩子讀書,這是讀繪本最大誤區(qū)之一,因為繪本里的畫不單是用來欣賞的,還是另外一種語言和表達方式,讓孩子從小掌握繪畫語言,就要從繪本中養(yǎng)成閱讀圖畫、通過圖畫理解故事、表述故事的習慣。
  6、拋棄功利的目的。不要把早期閱讀看作是小學學習的提前開始。不要把圖畫書當作教科書。我們進行早期閱讀的目的,一是抓住孩子“吃語言”的黃金時期,給他大量吸收優(yōu)質(zhì)語言的環(huán)境和機會。再一個,就是讓孩子享受閱讀的樂趣,培養(yǎng)孩子愛書的習慣,成為一個終生喜歡閱讀的人。只有熱愛閱讀渴望閱讀,才可能有不竭的學習動力。這個階段的閱讀,其目的,不在于學了多少知識,而在于是不是通過閱讀愛上了讀書!我們很多成人希望盡快看到孩子學到了什么。于是,講完故事就開始問一大堆問題,象聽過課要考試一樣。結果會怎樣呢?剛才閱讀給孩子帶來的心靈的愉悅感滿足感被打破了。而且,因為懼怕回答不出問題,以后聽故事的時候,孩子就不能放松地完全沉浸到故事當中去感受,而是在不斷地預測,一會兒媽媽可能會問這個,我要記;可能會問那個,我要記住。故事還能聽好嗎?如果長期這樣,會給孩子一個什么經(jīng)驗呢?讀書是件累人的事情!孩子還會喜歡閱讀嗎?!這可能是讓孩子討厭讀書最好的方法了!親子共讀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播撒下種子埋在孩子的心靈深處,不知不覺地萌芽、成長,在其人生的不同的時期開花、結果!
  7、注意選擇的多樣性或多元化。為孩子寫的書,主題是豐富多彩的,涵蓋了孩子成長的方方面面,不同的畫家和作家也有不同的藝術風格,不同的國家和民族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這就形成了繪本的多元性。重視給孩子選擇不同主題、不同藝術風格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有助于豐富孩子人生的體驗,有助于讓孩子成為一個豐富的人、感受力強的人,這不僅與知識和能力有關,更與孩子未來的幸福有關。
  8、要注意朗讀的方法,要根據(jù)故事的情節(jié)情境,有著相應的語音語調(diào)語速的變化;但是,又不可用過于夸張的表情,因為這樣容易使孩子注意你的表演而忽略了對圖畫的欣賞。在朗讀的過程中,對于一些不是太好理解的情節(jié),可以用一些口語來加以解釋,幫助孩子理解!但我們主張以照本宣科的方法為主,因為這樣,我們才能把大師的語言、情感和人生體驗傳達給孩子。
  9、榜樣的作用。大人要以身作則,安排自己的閱讀時間,經(jīng)常閱讀,而且,不是為了實用,而是為了閱讀而閱讀,把閱讀作為一種重要的生活方式和最美的人生姿態(tài)。不要讓孩子覺得只有孩子才需要讀書。最要不得的,是把書往孩子面前一放,自己去看電視了或去打牌了!在孩子沒有愛上閱讀以前,最好要盡量的控制看電視或多媒體的時間。大家都有體會,因為看電視是個被動的放松的過程,雖然電視的畫面是動的,孩子的心是靜的,看電視是很輕松的,是不需要學習就會的,而且很容易上癮。但看書則不同,書上的畫面是靜止的,有了大人的朗讀引導,靜止的圖畫在孩子心里就是會成為流動的電影,這與孩子的想象力發(fā)展有極大的關聯(lián)!
  10、幫孩子建立自己的藏書架,讓孩子有自己的閱讀空間,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富有”(精神上的),培養(yǎng)與書的親近關系。讓孩子知道積累和珍藏圖書、了解圖書管理、分類的基本常識。當然,也需要帶孩子去圖書館、書店閱讀和購買圖書,讓孩子真正與書交上朋友。
  11、創(chuàng)造共享與交流的氛圍,同一社區(qū)里的家庭、或網(wǎng)上社區(qū)或者通過其他途徑組織起來的父母可以帶孩子在野外、在集體活動室、在公園等場所一起舉辦以讀書、講故事為主題的活動,讓孩子享受共讀的樂趣,同時有好書可以大家分享、交流心得,甚至可以建立可以共享的家庭書庫。這樣可以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讀書是多么重要的生活,而且通過分享和交往使孩子的社會性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54364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