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培養(yǎng)寶寶的閱讀能力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語言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如何培養(yǎng)寶寶的閱讀能力

  德國教育家的卡爾·威特,4歲開始閱讀;控制論創(chuàng)始人維納,3歲就會讀能寫;德國文學巨匠歌德,4歲前就識字讀書……再看中國古代的王勃、路賓王、白居易,直至近代的胡適、梁啟超、魯迅、郭沫若等,幾乎都是在3、4歲就開始進入閱讀的。其實,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發(fā)展幼兒智能的最佳武器之一。美國20世紀50年代起就開始對早期閱讀進行研究,一些發(fā)達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就把提高嬰幼兒的閱讀能力作為兒童智能教育的重點來抓。其實幼幼兒兒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很多,我在工作中是這樣做的。

  一、為孩子朗讀

  打開孩子的閱讀大門,要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我認為應從給孩子朗讀開始。為孩子朗讀是與孩子交流的一種特別有效的方式。朗讀所提供的語言信息是經(jīng)過加工提煉的、優(yōu)美的、規(guī)范的書面語言。如果朗讀的是韻文,則能使孩子注意到語言中的邏輯停頓和語調(diào)中的抑揚頓挫,這有助于孩子對語言美和對作品的理解。美國已發(fā)起一場“運動”——號召母親們在一天的24小時之內(nèi)抽出寶貴的20分鐘,堅持為孩子朗讀,從嬰兒起直至中學階段,以作為對抗電視機、游戲機的有力武器。這種良好的方法在我們的實驗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先背誦、后認字

  讓孩子和文字做游戲。這種方法廣泛適用于兒歌,因為兒歌瑯瑯上口、合轍押韻,容易背。加上字數(shù)少,孩子可以一下子把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爛熟于心。但背不是目的。背誦下來后,我們再把這首兒歌(古詩也可以少量運用)展現(xiàn)在孩子面前,通過以手指字的形式(即在讀到某個字時,手指同時也指著這個字。),使字音和字形重合,完成辨字音、認字形的過程,也就實現(xiàn)了正確認讀的目的。為什么一定要“以手指字”呢?根據(jù)我的教學經(jīng)驗證明,一定要用手指字,才能真正使孩子的閱讀和識字過程做到“音、形重合”的成效。在以上的過程中,首先要解決“背”的問題,要背熟,這樣才有利于形成對整個內(nèi)容的把握,孩子才能利用上下字、上下句的邏輯聯(lián)系,對號入座地、甚至無師自通地把這個字讀出來。實踐證明,孩子們非常喜歡跟著老師念兒歌,他們顯然不認為這是在“學習”,而是在進行一項有趣的游戲。

  對此,搖籃網(wǎng)特聘專家馬蘭花建議:讓孩子聽大量的文學作品,可以鍛煉幼兒聽覺的接受與分辨能力、聽覺的記憶能力、聽覺的理解能力,從而提高幼兒對語言和語法的敏感性,進一步增強孩子的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對應的能力。家長在一個學期內(nèi),至少要為孩子讀20本形式多樣、風格多樣的兒童文學作品。每個文學作品還應當進行多次重復。讓孩子聽家長朗讀圖書時,可引導孩子正確地評價大人讀得好還是不好,怎么讀最好。家長在讀書之前,要提醒孩子注意:媽媽的讀音正確嗎?是否有錯字、漏字、多字?感情是否表達到位?比如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多讀“的”“了”等字,鍛煉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把疑問語氣讀成陳述語氣,讓孩子辨別修正。...【原文鏈接】育兒專家團隊在線解答>>

  網(wǎng)友支招:閱讀時注重圖畫,要重視培養(yǎng)寶寶的讀圖能力。寶寶在一段時間可能特別喜歡某一本書,某一個故事,要你反復的讀。父母應該耐心的陪伴他們。心理學家認為,“重復”對年幼的寶寶是很重要的,父母認為“沒意思”的重復,對寶寶來說卻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和體驗。當寶寶的認知能力有限時,在不斷重復的學習過程中,他們能不斷發(fā)現(xiàn)新的東西并逐漸達到真正的理解。...【原文鏈接】網(wǎng)友談培養(yǎng)寶寶的閱讀興趣>>

  專家訪談:如何培養(yǎng)寶寶的閱讀習慣?

  主題介紹:大家常會感到不解:孩子很小不識字,怎么能閱讀呢?其實,嬰幼兒閱讀與學齡階段的閱讀有很多大的區(qū)別。那么,什么是早期閱讀?如何進行早期閱讀訓練?不同月齡段孩子的閱讀方式如何?閱讀對孩子到底具有哪些重要意義?親子共讀應該掌握哪些方法?如何應對寶寶撕書這件事?寶寶不愛看書怎么辦?如何給寶寶講故事?本期訪談請來了早教專家王宇老師,為搖籃網(wǎng)友解答“如何培養(yǎng)寶寶的閱讀習慣?”...【查看全部訪談內(nèi)容】

  關于培養(yǎng)寶寶閱讀能力的相關推薦:

  適合3-4歲寶寶閱讀的圖書

  【導讀】3-4歲的寶寶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小家伙,他們對于任何新鮮東西都有無限的憧憬。因此,家長在為3-4歲寶寶選擇閱讀書籍的時候,不妨讓小孩擴散思維,多看不同方面的圖書。

  引導寶寶閱讀的正確方法

  【導讀】陳女士苦惱地對記者抱怨,她一直很重視引導女兒的閱讀,從小就為女兒講各種故事,但是女兒現(xiàn)在都快上小學了,卻只喜歡聽故事,不喜歡自己閱讀故事。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家庭教育專家劉老師解釋說,這極有可能是家長過多的講而忽略了讓孩子閱讀。


12


如何培養(yǎng)寶寶的閱讀能力

  三、運用“目的字”

  訓練孩子學會跟讀,剛才講到的方法使用于韻文(兒歌、謎語、古詩),但對散文(大量生動、有趣的故事)則需換一種方式,這時,我會準備好字卡。這種方法就是在講故事的過程中,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流動,老師相繼提取出“目的字”。所謂“目的字”,就是準備在這個故事中,讓孩子認識的生字。“目的字”的選擇有三種方法:一、故事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對上下文有聯(lián)系的字;二、提取出來的“目的字”為本次閱讀了之后,對今后幾篇故事都有所照應的字;三、字數(shù)不宜太多。在讓孩子認識“目的字”時,必須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而不是講完故事后再來讓孩子識字。比如說:“山上下來一只小羊。”在講完這句話時,我就問孩子:“我剛才說,山上下來一只什么?”孩子一定會回答:“羊!” 我就立即拿出相應的字卡來教孩子認識這個字:“對!羊?,我現(xiàn)在手里拿的就是這個‘羊’字。”為了讓孩子加深印象,我還引導孩子復述故事。我和孩子共同把剛才講的故事再復述一遍,一邊復述、一邊再把“目的字”也復習一遍,并把它放回到原來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比如說,我問孩子:“剛才我講的故事,說的是山上下來一只……”讓孩子接著說:“羊!”我再提示:“那好,這個‘羊’字在哪里?請你把它找出來。”孩子會很快地從幾個字中找到“羊”字,“目的字”也就此得到了鞏固。

  四、學習“跟讀”

  早期閱讀正式上路常規(guī)的讀書,必須有大量的識字作為前提,但幼兒的閱讀訓練則應反其道而為之,是在孩子識字甚少的情況,把一篇生字較多的文章交給孩子,閱讀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始。這看似離奇的事,其實實施起來一點也不復雜。我只要先讀起來,孩子緊隨其后跟著讀,就是了。不過,我在對幼兒的跟讀中有一個要求,就是要堅持以手指字地讀。跟讀可以有以下幾種形式:1)頓讀:父母讀一個字、孩子跟讀一個字。這樣既輕松又準確,“音”、“形”容易對上,還可以起到糾正讀音的作用。2)順讀:老師完整讀一句話、孩子也完整地跟讀一句話。3)跳讀:當幼兒熟練了以后,就可以由老師讀上句、孩子讀下句。

  通過我的長期看似無意識的有目的的認讀游戲活動,漸漸提高了幼兒的的閱讀興趣,并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我班的孩子喜歡讀書也漸漸地學會了閱讀的方法,家長們也反映孩子們變得喜歡看書聽故事了。在今后的工作,我還將摸索出更多的指導幼兒科學認讀的方法,為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素養(yǎng)而努力。

  關于培養(yǎng)寶寶閱讀能力的相關推薦:

  選擇適合寶寶閱讀的圖書標準

  【導讀】對于幼兒階段的寶貝來說,真正的“好書”是“適合寶貝閱讀的”,而不是適合我們成人、或是其他年齡段讀者閱讀的。這一點很重要。為此,適合幼兒的“好書”選擇標準是您更要多加留意的。

  培養(yǎng)寶寶閱讀習慣的六種好方法

  【導讀】提早閱讀使寶寶入學以后成績一路領先。寶寶在入學以后最重要的技巧是閱讀,閱讀興趣的濃淡,閱讀能力的強弱都是寶寶入學以后學習成績優(yōu)劣的先決條件。在寶寶入學以前,就要注意培養(yǎng)寶寶的閱讀能力,有可能使寶寶在小學低年級的學習中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獲得優(yōu)良的學習成績。
1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54943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