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疫苗就是醫(yī)學上說的進行人工自動免疫。人工自動免疫就是接種者接種某種菌苗或疫苗(即抗原)之后,通過抗原的刺激作用,機體會自動產生免疫力,同時在血清中有相應的抗體出現。菌苗或疫苗在接種后必須要經過一定的時間才能產生抗體,抗體產生后其濃度需要維持一段時間(大約1~5年),這時接種者的免疫力最明顯,抵抗相應的疾病能力最強,隨后抗體濃度逐漸下降,免疫力也逐漸降低,這個時候需要再次進行接種此種菌苗或疫苗,很容易使抗體的濃度再度升高,以提高免疫力達到菌苗、疫苗的免疫持久性。所以在完成一些菌苗或者疫苗的基礎免疫時,還需要適時安排加強免疫。以鞏固免疫的療效。像乙肝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卡介苗、乙型腦炎疫苗、麻風腮三聯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HIB)、輪狀病毒疫苗都屬于這類菌苗或疫苗。孩子接種菌苗或疫苗后,只有體內產生足夠的抗體,才能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100%的接種者都可以產生抗體,也有極少數人(大約1%~5%)即使接種了適當的預防接種后仍不產生抗體。
原因是多方面的:
1,接種者自身原因:⑴首先考慮為體內可能存在著免疫系統的某種功能障礙,造成體內無法識別此種疫苗,因此不產生免疫應答反應;或者免疫應答反應很弱。⑵3周內接種者曾使用過丙種球蛋白或胎盤球蛋白,使其免疫作用被抑制。⑶沒有按時進行加強免疫接種。⑷常規(guī)劑量可能對有的人來說偏低,不能刺激抗體產生,因此需要加大劑量。⑸接種的起始年齡不對。⑹小嬰兒服用減毒活疫苗要用涼開水送下,服下半小時內不能吃喂奶和熱飲。
2,菌苗或疫苗原因:
⑴每種菌苗或疫苗都具有最低和最高的免疫劑量要求,如果接種的菌苗或疫苗的劑量都低于該劑量時,不能刺激機體產生相應濃度的抗體,因此也就達不到免疫的效果;相反,如果接種劑量過大,也會產生免疫麻痹。⑵菌苗或疫苗在生產過程中存在著質量問題。
3,冷藏鏈的問題:有一些疫苗或菌苗是減毒活疫苗或減毒活菌苗,存在著有效期短,在生產、運輸和儲存上需要冷藏的環(huán)境,如果中間某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造成活菌苗或活疫苗死亡,那么接種后就不會產生抗體,當然也談不到免疫的效果了。
4,檢測抗體時的試劑、檢測的方法出問題、以及每個醫(yī)生的檢驗技術水平問題,也會造成檢測抗體時出現陰性的情況。
5、醫(yī)生的接種技術問題:⑴消毒接種部位應該由內向外螺旋式對接種部位皮膚用75%的酒精進行消毒,涂擦直徑≥5 cm,待酒精干后再接種。嚴禁使用2%碘酊進行消毒,疫苗易被酒精殺滅,皮膚消毒后需待干后可注射。如果消毒的酒精沒有干也會影響接種的效果。⑵接種部位和接種途徑(皮下、皮內、肌內,口服)要正確,及注射部位和深度要正確。⑶加吸附劑的疫苗,注意搖勻,做到“苗不離冰”,活疫苗安瓿開啟半小時,死疫苗開啟一小時未用完應廢棄。⑷如果兩種疫苗需要同時接種的話,需要在不同部位,不同針管進行接種。如兩種減毒活疫苗未能同時接種,應至少間隔4周再接種。
以上個各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就會接種失敗,致使體內沒有相應的抗體。
疫苗按接種程序完成后進行抗體測定十分必要的。如果經過檢查機體產生了足夠的保護抗體,就說明人工自動免疫是成功的。雖然已產生了足夠的抗體,抗體水平也會著隨時間推移而逐漸下降,要定期進行抗體測定,以確定是否有必要進行加強接種。若沒有產生抗體,就需要再次按程序進行接種;如果產生的抗體較少時,就需要加強接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54952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