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美國著名的心理學(xué)家丹尼爾·戈?duì)柭J(rèn)為:一個人要取得成功,智商只占20%,而情商的作用占80%。影響智商的因素大多是遺傳,而情商則是后天培育并提升的。良好的情商是提升孩子幸福指數(shù)的關(guān)鍵。
問題1:憑哭鬧想得到東西
情景:媽媽帶5歲的天天去同事家吃飯,席間天天看見小弟弟手里有個彈跳球,便執(zhí)意要那球玩。媽媽說等吃完飯就去買?商焯炜摁[著就要小弟弟手里的那個。媽媽只得跟小弟弟商量,把他的球讓出來給天天玩。小弟弟雖有些不愿意,但還是讓給了他。拿到球后,天天馬上笑了。
專家評析:天天在這件事上的情商表現(xiàn)屬于不及格。因?yàn)樗麤]有學(xué)會什么東西是可要的,什么東西是不可要的。他也不懂得在一定的場合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并不能分清自己的情緒是對是錯。他認(rèn)為憑哭鬧就能得到所要的東西。
提示:如果父母仍一直這樣慣著孩子,孩子長大后,由于他沒有學(xué)會用正確的方式得到想要的東西,常會采用胡攪蠻纏的做法,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而他本人也會因此被挫折所困擾。
問題2:不如意就大發(fā)脾氣
情景:6歲的豆豆,是個任性的孩子。一天,表妹到她家玩,喜歡上她的小玩具,媽媽就把那個小玩具送給表妹,豆豆見狀,大哭大鬧,甚至摔東西。媽媽見她如此發(fā)脾氣,也沒理她,只顧做自己手里的事。
專家評析:豆豆見自己喜歡的玩具被媽媽送人了,心里很生氣就哭鬧,是希望媽媽做出解釋?墒菋寢屨J(rèn)為豆豆是孩子氣,哭完就沒事了。媽媽這樣做,就可能在無意中縱容了孩子表達(dá)不恰當(dāng)?shù)那榫w。對孩子而言,這時的情緒就像進(jìn)入了一個黑洞,她不知怎樣才能逃出來。
提示:如果父母不能及時糾正教育方式,孩子長大后,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由于不知道如何能安撫和舒解自己的情緒,就可能或是任意地放縱自己的情緒,或是陷入十分痛苦的狀態(tài)而難以自拔。
問題3:抑制自然情緒反應(yīng)
情景:軍軍爬上椅子想拿桌子上的一個玩具,不料腳踩空從椅子上摔了下來。爸爸媽媽聞聲后趕緊過來抱起他,一個用手打椅子,說是椅子壞把軍軍摔下來了,另一個則趕緊給軍軍拿好吃的東西來哄他。
專家評析:其實(shí),在軍軍摔下的那一刻,他并沒有感到委屈而想哭。可父母卻無法接受軍軍摔下的這件事,急于想方設(shè)法引開他的注意力,不讓他哭。當(dāng)孩子看到父母如此反應(yīng),很容易產(chǎn)生否定自己的暗示:“自己之前的情緒反應(yīng)是不對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56390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