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種觀念本身就是錯的,小時不懂感恩的人,長大后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氣很難更改,周圍的親人為他做得再多,也很難再觸動他那顆麻木的心。感恩是一切美好情懷的起源,也是人與人和睦交往的準則,也是孩子能從他人的無私幫助和關懷中感受到濃濃幸福的根源。孩子的感恩教育,當然要從小時候抓起,而且,感恩父母、親朋和他人,哪會只有“洗腳”一條路徑呢?
生日看望接生的醫(yī)生 (發(fā)言人:慕容筱荷,31歲,6歲男孩的媽媽)
從兒子上幼兒園起,每年他的生日都要在酒店操辦,他的好朋友全部要請到,蛋糕要訂三層的,還要給每個小嘉賓準備抽獎禮物,有一樣辦不到,或者辦得比別的小朋友“寒酸”,兒子就大吵大鬧。這一回,我是下定決心不再按他的意思辦,我跟他說:媽媽要為你策劃一個與眾不同的生日,介紹一位你的“大恩人”與你認識。兒子一個勁兒追問“大恩人”是誰,我說,“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沒有她,袁小虎就不能平安地來到這個世界上。”兒子很期待與“大恩人”的見面,與我一起選購了鮮花、賀卡和一只小蛋糕,說要與“大恩人”單獨慶祝生日。
兒子生日那一天,我?guī)チ藡D幼保健院,找到了為他接生的醫(yī)生和護士長,分別獻上手繪的賀卡和鮮花,與她們一起吹蠟燭,切分蛋糕。見到了6年前在這里出生的“小毛頭”,白衣天使們都很感慨和激動,她們甚至破例帶我們去看兒子出生那天的病歷記錄,去看兒子印在病歷上的紅腳印。醫(yī)生阿姨和兒子一同回憶了他出生的艱難歷程:因為難產,兒子比預計遲了4小時來到這世界上,結果,那天醫(yī)生護士到晚上九點都沒有吃上晚飯;兒子被抱去吸氧時,因為擔心氧氣濃度太高,產科年紀最大、經驗最豐富的主任,親自守護孩子度過吸氧的40分鐘……這些細節(jié),兒子都聽得入神,記得很牢。后來我們經常談起這個與眾不同的生日,兒子說:“我能平安出生,是那么多人努力的結果。媽媽吃了很多苦,醫(yī)生和護士阿姨也吃了很多苦,我長大后一定要做一個好孩子,來報答媽媽和醫(yī)生護士阿姨!
沒有看那血糊糊的分娩錄像,孩子也一樣感知了生命的來之不易,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那種責任和愛,這比要他揣著一個生雞蛋來體驗媽媽懷胎十月的不易,要形象生動得多。
P&P提示 最好的感恩教育,就是由生命教育作為起點,事例中母親的做法,不僅讓孩子理解了親緣之愛,也理解了非親緣之愛??醫(yī)生護士對他的出生的記憶猶新,她們對他的會心微笑、親切眼神和溫暖的撫抱,都讓這個孩子學會用感恩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其影響力,遠不止生日這一天。
情誼并非能用錢買來 (發(fā)言人:莊湄,30歲,5歲女孩的媽媽)
我工作忙,女兒滿4個月后基本上是由保姆江嫂帶大的,江嫂很寵她,待她如自己的小孫女,每次回鄉(xiāng)探親都要帶很多土特產回來,讓女兒嘗鮮。但隨著女兒的長大,不知為什么她對江嫂的態(tài)度越來越蠻橫,一有什么要求,江嫂馬上就要滿足她,如果江嫂手頭正忙著,說“等一會兒,就來!”女兒馬上發(fā)脾氣,說:“我媽媽花錢雇了你,你居然不聽我的話?”有一次居然用江嫂帶來的新鮮西紅柿砸她,江嫂氣得眼淚婆娑,心疼地去撿滿地亂滾的西紅柿。當天,江嫂用砸破的西紅柿做了一大鍋湯,女兒又鬧罷吃,江嫂傷心得要辭工回家。我聽了,擁抱安撫了江嫂,并說會盡快讓孩子有所轉變。
星期六,我開車帶著女兒下鄉(xiāng)去玩,去蔬菜大棚里玩“采摘游戲”,采摘西紅柿、黃瓜等反季蔬菜和草莓等反季水果。大棚里熱呼呼的,女兒開始時興奮得大叫,一刻不停地跑來跑去,小心翼翼地揪下架子上的果實。一會兒,她就熱得受不了,也累得不行了,衣服脫到棉毛衫,還熱得滿臉通紅;草莓又栽在地壟上,采摘需要蹲著走,一會兒女兒就累得蹲不動,跪著在地上爬。她一個勁地催我回去,把主人端來的涼開水都喝個精光。我對她說:“知道江奶奶送給你吃的草莓和西紅柿是怎么來的吧!你小時候,有一次得了急病,只有江奶奶在家,為了給你治病,江奶奶讓江爺爺賤賣了好幾百斤西紅柿,才湊夠錢把你送到醫(yī)院去,那些西紅柿,是江奶奶一家準備過年賣個好價錢的!薄敖棠虨榱四,自己的孫子都不帶,她好幾次傷心地對我說,老爺子要種菜、起菜、賣菜,沒個幫手,小孫子只能用布條拴在方桌腿上,好幾次都磕破了頭呢。”我問女兒:“如果沒有江奶奶的無私幫忙,咱們一家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你每天一大早還有八寶粥喝嗎?還會有人陪你去游樂園嗎?你下雪天生了病,如果正逢爸爸媽媽出差,還會有人背你去醫(yī)院,背出一身汗來又在觀察室里守你一夜嗎?”女兒不吭聲,慚愧得哭了起來。
P&P提示 感恩比我們地位高、有權勢的人,很多人都能做到,而感恩保姆和鐘點工,很多父母自身就沒有這個意識,更別說教育孩子了。而感恩之心的基礎,就是眾生平等之心,服務與被服務者之間,要由衷地涌動一股“你解決了我的困境,我感謝你!”的暖流,從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出來的孩子,才不會因條件優(yōu)越而態(tài)度驕橫,目中無人。對于多年來帶孩子長大的保姆,父母要教育孩子以對長輩的禮節(jié)對待,對保姆的任何服務都要由衷說“謝謝”,要照顧保姆的體力,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只有孩子用一顆平等的心去感恩從小帶大自己的阿姨所做的一切,孩子才能養(yǎng)成待人寬厚仁愛的性格,這比什么都重要。
文/銘子
指導專家/孟遷(中國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
本文由《母子健康》雜志授權搖籃網獨家發(fā)表,如要轉載,請注明出處!
學會感恩N件事(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56639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