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qū)一:有沉重鼻音就是感冒了?
1歲以下的嬰幼兒,常會聽到鼻子里有呼嚕聲,像是分泌物在里面隨呼吸穿梭,其實那是鼻屎,當然也是痰的一種表現(xiàn)(呼吸道分泌物)。而很多媽媽們會擔心寶寶是不是感冒了,其實往往過憂了。因為造成以上現(xiàn)象最主要的原因是累積了過多慢慢干黏住的鼻腔分泌物,如果沒有發(fā)熱、食欲降低、精神差、乏力等異常,就不必擔心。只有當醫(yī)師檢查發(fā)現(xiàn)有鼻腔內發(fā)炎,即發(fā)紅、腫脹,引起鼻粘膜分泌物增多時,才能下此診斷。
誤區(qū)二: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屬于病毒性感冒,細菌引起的感冒屬于細菌性感冒?股刂粚毦愿忻坝杏谩J聦嵣,很多感冒都屬于病毒性感冒,一般來說對病毒性感冒并沒有什么特效藥,只需要對癥治療,而不宜使用抗生素。不少家長可能都有過這種經歷,感冒以后習慣性在藥店買一些感冒藥,同時加一點青霉素或頭孢類抗生素。實際上抗生素在這個時候是沒有治療作用的,既是浪費也是濫用。
誤區(qū)三:注射“丙種球蛋白”預防感冒
孩子經常感冒,讓父母很著急,聽人說這是抵抗力低的原因,以為想辦法買點“丙種球蛋白”靜滴就能起到預防感冒作用。其實這種想法很不可取。丙種球蛋白是來源于健康人血漿提煉的生物制劑,以目前的醫(yī)療技術手段還是存在被污染的危險,并非絕對安全;半衰期僅25天左右,所以只管一時而非一世;它只對特異性免疫功能不足的其中一種球蛋白(IgG)缺乏起作用,因此提高免疫功能的能力是有限的,也預防不了病毒感冒。
誤區(qū)四:有咳嗽就要吃止咳藥?
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生理反射。當呼吸道吸入異物,或者有炎性分泌物阻塞,通過咳嗽反射,將氣管內異物、分泌物排出體外,因此咳嗽是自我保護機制,對人體是有益的。除了先判別有痰的濕咳或無痰的干咳之間的差別外(前者應增加水分攝取以及考慮是否使用化痰藥物),另外也要考慮干咳是否影響了孩子的睡眠、食欲、精神等,劇烈頻繁的干咳才需要考慮適當鎮(zhèn)咳。而且鎮(zhèn)咳藥有麻醉性與非麻醉性兩類,必須向醫(yī)師仔細咨詢后,才能放心用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57996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