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我家寶寶2歲多,最近為了不去幼兒園,就說自己生病了,我該怎么做呢?
對一個2歲的小朋友來說,不愿去幼兒園很正常。他可能早上賴在床上不肯穿衣服;在路上大哭大吵;在幼兒園門口抱住你,甚至裝病……會想各種辦法。很明顯,寶寶很需要來自大人的關(guān)注,和媽媽的分離對他來說很痛苦。他這樣做很可能為的是多多和媽媽在一起,而不是不想去幼兒園。天天在家里陪著他當然不可行,讓寶寶以為無論什么時候,只要他不想去就不用去幼兒園也不好。所以一旦確認寶寶并沒有真的生病,就照常把他送到幼兒園。
媽媽也要想一想是不是這段時間和寶寶在一起的時間太少了。是不是可以早點起床,這樣一來就有比較多的時間和寶寶依偎在一起,陪他看會兒書,做個小游戲什么的,寶寶說不定就會好過些,不再抗拒去幼兒園。
除了上面的原因,媽媽也可以想想,寶寶不肯去幼兒園是不是因為他不適應(yīng)幼兒園的環(huán)境和規(guī)矩,或幼兒園里的設(shè)備不符合他的月齡。
如果都不是上面的問題,每天在其他小朋友來之前,可以帶寶寶早到幼兒園幾分鐘陪他玩一會,這樣也能減輕幼兒園帶給寶寶的壓力。這段時間,寶寶也有機會得到老師的“特別”關(guān)注,而不需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競爭”老師的目光。
另外,還可以要求老師幫寶寶結(jié)個對子,安排一個小朋友坐在他的旁邊,一起吃點心、做游戲。有個小伙伴,也能讓離開家、離開媽媽的寶寶覺得舒服一些,更愿意上幼兒園。
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了
案例:我家寶寶也是2歲,最近老是把不是他的東西、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
一個2歲的寶寶并不懂得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占為己有,所以不要把“小偷”的標簽貼到寶寶身上,也沒必要強迫寶寶為此道歉。
不過,無論寶寶說他有多么喜歡這個玩具,一定要向?qū)殞毭鞔_這個玩具不是他的,然后引導(dǎo)他把玩具還回去。
可以運用“移情”的方法,讓寶寶設(shè)身處地地想想“教室里的玩具不見了,幼兒園老師會有多傷心,是不是應(yīng)該把玩具還回去呢”。
“原來,不是所有我想要的東西我都能擁有”的道理,寶寶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接受,不過通過這件事正是向他解釋這個問題的好機會。
在幼兒園咬別的寶寶
案例:怎樣才能阻止我2歲的寶寶在幼兒園咬別的寶寶?
要明確地向?qū)殞氈赋鲆耸遣豢梢缘模藭寗e人覺得很疼。媽媽要平靜且堅決地對寶寶說:“寶寶,不能咬人。被咬的人會很痛。我不希望你傷害別人。”媽媽注意不要反應(yīng)過度,會有反效果,寶寶就希望你對他“大驚小怪”呢,這樣反而更加“鼓勵”了寶寶的行為。
密切觀察寶寶,看看他到底在什么情況下會咬人,掌握他的“規(guī)律”,在寶寶要“發(fā)作”之前就阻止他。
一旦寶寶咬了人,要迅速把寶寶帶離“現(xiàn)場”,找個角落讓他冷靜一下。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媽媽一定要認可寶寶的情緒,因為寶寶不會無緣無故咬人。媽媽可以這樣說“我知道別的小朋友搶走你的玩具,你很氣憤,不過咬人總是不對的!
媽媽還要教給寶寶表達自己的方法,讓寶寶能夠通過適當?shù)耐緩奖磉_情緒。比如,可以教寶寶對小伙伴說:“我很不喜歡你搶我玩具!
如果咬人的行為已經(jīng)成為了寶寶的習慣,每天進教室前,媽媽就要做些提醒,提醒寶寶不能咬人,一旦他又咬人,老師就會打電話通知媽媽把他接回家“閉門思過”。規(guī)矩制定之后,媽媽一定要說到做到,堅持到底,并和老師達成一致。
無論怎么做,最好不要采取咬回寶寶的方法,媽媽也咬人,會讓寶寶認為咬人也沒什么不可以。
在幼兒園表現(xiàn)太好了
案例:我家寶寶在幼兒園表現(xiàn)太好了,簡直是模范生,這對一個才2、3歲的小孩來說正常嗎?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可以乖乖的,但是又不希望他們太乖,最好有時能調(diào)皮一點。表現(xiàn)太好本身沒什么問題,但它的背后也可能隱藏著某些需要引起注意的問題。
如果你家寶寶是那種很隨和的類型,天生對“幾個寶寶搶一個玩具玩”的事情沒興趣,那么恭喜你,這樣的好性格也許正是媽媽的遺傳哦。
如果寶寶在別的地方都很積極、勇于行動,獨獨在幼兒園是個乖寶寶,那么很有可能就存在問題了。
媽媽要和寶寶所在幼兒園的老師好好溝通一下,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問問老師,寶寶在幼兒園表現(xiàn)怎么樣?他和其他寶寶的互動情況又怎么樣?是不是幼兒園帶給寶寶的壓力太大了,特別是,當?shù)搅艘粋新環(huán)境,寶寶往往會沒自信去和同齡寶寶抗衡或參加集體活動。如果是這種情況,要設(shè)法讓寶寶在幼兒園感覺自在起來。
一個不顧一切想讓別人滿意的寶寶,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很可能非常缺乏自信,他無論在什么地方都希望得到表揚。這樣的寶寶,要幫助他建立自尊心,讓他能夠敢作敢為。
還有,如果是因為幼兒園的老師對你的寶寶太嚴厲,以至于他根本不敢有所作為,那么最好換個幼兒園。
如果以上都不是問題所在,媽媽也不需要憂慮,寶寶常會在不是自己父母的外人面前表現(xiàn)得驚人的好。
經(jīng)常為小事哭鬧
案例:我家寶寶的老師向我反映,寶寶經(jīng)常為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哭吵,我該怎么做?
寶寶需要通過哭泣來宣泄情緒,通過哭泣度過生活中的不愉快。你家寶寶的老師很大程度上是從自己的立場出發(fā),面對把哭泣當作自己的正當權(quán)力,用哭來表達感覺的學生,她不知該如何是好。媽媽可以告訴老師你并不為寶寶哭太多而擔心,你家寶寶正是用這種方法來克服困擾和壓力,讓老師也不用太在意。
在上學前和放學后,安排一點時間和寶寶聊一聊,問問他今天有沒有什么事情讓他害怕;在學校碰到什么困難;有什么事讓他氣餒。提供一個在幼兒園外的時間讓寶寶宣泄情緒。
寶寶每天都有可能遇到挑戰(zhàn)和挫折,很多老師和家長并沒有提供一個很好的空間讓他們傾訴和發(fā)泄。結(jié)果就是,他們會為了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打翻牛奶,蛋糕掉在地上什么的而沮喪一整天。這些瑣碎的、不值一提的事情其實是寶寶為表達情緒而找的借口。寶寶非常善于利用小事來釋放其他大事帶給他們的壓力。如果你家寶寶的老師也明白就不會這么焦慮了。
當寶寶長大上學之后,他們會學會用其他更能讓別人接受的辦法來緩解自己的壓力,而減少哭泣。
媽媽可以和寶寶、老師找個時間一起坐下來,可以這樣對寶寶說:“我們都注意到你最近不太開心,我們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們都會想辦法讓你在幼兒園開心起來!边@時,老師應(yīng)該耐心傾聽,讓寶寶好好哭一哭;媽媽應(yīng)該表達對寶寶的愛和關(guān)心。寶寶不開心都是有原因的,我們的任務(wù)就是找出原因。
玩具被搶卻無動于衷
案例:其他寶寶把我家寶寶手里的玩具搶走了,他居然一點都不反抗,我很擔心。我該怎么鼓勵他能夠勇敢抵抗呢?
在必要的時候,為保護自己的利益去采取一些措施并不是寶寶的工作,相反,那是爸媽的事情。然而,在很多情況下,這些“保護”往往是沒必要的,因為對于同齡寶寶間的沖突,寶寶有時根本不在意。
爸媽要提供充分的機會給寶寶,讓他們?nèi)ソY(jié)交好朋友。不過,即便是最要好的朋友之間也會相互傷害,因為他們年紀太小還沒有學會為對方考慮。當兩個寶寶都要玩一個玩具,結(jié)果總是那個更“兇”一點的寶寶得手,而另一個寶寶哭泣,雙方父母都有點不開心;當一個寶寶要擁抱另一個寶寶,這個寶寶卻不想被他抱,這時又是誰對誰錯呢?
另外,你也不要期望小寶寶能分清什么東西是他自己的,應(yīng)該拿回來,他需要爸媽為他處理,也非常需要爸媽幫助他去理解其他人的想法。
比起抵抗,更關(guān)鍵的能力是讓寶寶學會去理解他人的感覺,去正確預(yù)測自己的所作所為會對他人造成的影響。這些能力要到寶寶3、4歲時才能真正發(fā)展起來,那時爸媽就要教寶寶如何解決問題、化解爭端。
被欺負了怎么辦
案例:接寶寶放學時,發(fā)現(xiàn)寶寶被別家寶寶欺負了,我該不該去教訓(xùn)這位寶寶呢?
當事情涉及到別家寶寶,有兩個基本原則:不要去跟對方家長說他們應(yīng)該怎么養(yǎng)育孩子;不要去教訓(xùn)別家的孩子。雖然你很希望對方父母能夠去制止他們寶寶的錯誤行為,但別忘了每對父母都有自己管教孩子的方法,不一定都能如你所愿。
那么,該如何保護你的寶寶呢?
首先,不要把你的怒氣發(fā)到欺負寶寶的那位同學身上。對一個2歲多的小孩來說,他其實沒什么是非觀念。就算你對他爸媽袖手旁觀的態(tài)度很生氣也不要遷怒于他。2歲的寶寶比你想像地要聰明多了,一旦他偵查到你對他的負面情緒,他會更加的變本加厲。
在他們玩耍時,密切留意他們的一舉一動,媽媽可以先發(fā)制人避免爭端發(fā)生,比如通過一些辦法分散他們的注意力等。當這位寶寶有優(yōu)秀的表現(xiàn)時,請不要吝嗇贊美,要多多表揚鼓勵他。最終他會明白該如何與其他小朋友相處。
如果情況沒有好轉(zhuǎn),你的寶寶仍然受欺負,甚至為此困擾,那么干脆就讓你的寶寶不要和這個寶寶一起玩了,沒有必要去教寶寶“忍辱負重”。這樣做也許會引起對方家長的注意,主動和你溝通,一起解決這個問題。
不愛分享怎么辦
案例:我家寶寶在幼兒園不愿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怎么辦?
不要為此而懲罰寶寶,如果你總是批評寶寶很自私,他不肯分享就教訓(xùn)他,或者強迫他分享,你只能培養(yǎng)寶寶對你的怨恨,不能讓他變大方。鼓勵寶寶才是比較好的方法。另外,對于2、3歲的寶寶來說,不愿與人分享某些對他來說重要的東西是很正常的。等他長大一些,他就會明白與自己的好朋友分享東西比自己一個人霸著要有趣多了。
當兩個寶寶在搶玩具時,他們往往簡單地認為這個玩具搶過來就是我的,搶不過來就是別人的,可以輪流玩的想法就根本沒有想到過。你這時可以建議寶寶輪流試試看,并向?qū)殞毐WC分享并不是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而是大家一起玩。還要向?qū)殞氈赋,“把玩具與人分享,別的寶寶也會更愿意把自己的玩具給你玩!
平時,爸媽也要尊重寶寶的物品,用他的東西時要征得他的同意,而且有借有還,妥善使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59973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