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家長,我們都有一共同的希望,就是可以把我們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獨立完美的孩子,而平時孩子也會有非常的習慣,有好的有壞的,那么面對這諸多的習慣,我們要如何來培養(yǎng)孩子的這些習慣呢,需要平時我們注意些什么呢?
1、讓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對于孩子來說,能幫大人做家務也是非常高興的,這時家長不是一味的支使孩子去做家務,而是讓他覺得他和大人是平等的,這個家因為他做了家務而變得清潔或節(jié)省時間,要讓他感覺到自己對這個家的生要性。
2、給孩子提供選擇的權利
給你的孩子提供一份所有他能夠做的家務的清單,讓他/她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兩項工作,這會讓他/她感到,自己擁有選擇和控制的權力。從而心甘情愿去做自己選擇的工作。
3、把任務細致化,并給孩子做示范
孩子這時對于一個整體的概念理解的還不完整, 所以當我們說“把你的房間收拾好”,孩子可能不會去做任何事,因為他不知道收拾房間應該收拾什么,這時,我們要把房間里的東西拆分開來,一項一項的告訴他該收拾什么,比如:把玩具裝進玩具箱里,把書放到書架上擺整齊等,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理解你的要求,而平時,父母也要給孩子做好榜樣,并且對于孩子的提問也要耐心而積極的回答,如果他忘記的哪些東西,或收拾的不干凈也不要批評他,要去高興的提醒他,直到孩子能獨立的而成一項事情。
4、忘記“完美主義”
如果父母是“完美主義”者的,在這里奉勸一下,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能積極地參與到事情中,就已經非常不錯了,結果并非重要的。不要因孩子洗的襪子不夠干凈,擦的桌子不夠亮,而去批評他的工作,這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后他就不會再表現的積極去做這件帶子,同時也會降低他與人合作的意愿。
5、給孩子提供合適的工具
如果讓孩子幫自己收拾飯桌,千萬別指望著孩子會把整個桌子收拾干凈,只要能把自己吃剩的飯菜幫你拿進廚房就行了。
6、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對于家務,父母平時要給孩子心理建設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而不是抱怨做家務的繁瑣和無聊,這樣會造成孩子的一個消極心理,應該讓他們知道,幫自己做家務,可以使大人有更多時間陪他們一起玩。
7、不要強迫孩子
我們都知道,反抗情緒人人都有,孩子更是,所以不防我們采用比較緩和的辦法來進行,如果孩子正在看動畫片,我們可以說等看完這集動畫片再去收拾自己的書桌等,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一些。
8、提供獎勵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表揚和獎勵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對于孩子完成一件事,或表現良好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獎勵她一顆小紅星。當集滿星星時可滿足他們一個小愿望。
9、合理安排所有任務
重復的做某件事,都會感到乏味, 對學齡前兒童來說更是如此,這時我們可以不斷地變換任務內容,但大的方式是不變的,例如讓男孩子拖廚房的地,女孩子就讓她去做一些需要細心的工作。
10、給孩子發(fā)展的空間
一旦孩子掌握了之前交給他/她的工作,就應該給他/她提出更高的要求,擴大他/她的工作范圍。比如,他應經可以熟練的完成洗衣前的衣服分類工作,那在你的指導下,就應該讓他學習如何使用洗衣機了。
相關文章: 父母行為影響孩子習慣 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習慣
孩子能做的事遠遠超過我們所能想像得到的,讓孩子盡量的學會更多的事情,將來孩子的獨立性越好,動手與思考能力會越好,所以千萬別小看了我們的孩子,讓他們盡可能的養(yǎng)成這些好的習慣,對于我們來說,除了減輕了自己的負擔外,同時也讓孩子的各方面得到了發(fā)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62317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