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8個月寶寶能夠單音表達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語言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13-18個月寶寶是“被動的”言語活動期,其特點是聽得多,說得少,理解多,表達少。這時期孩子的語言特點是:以詞代句,一詞多意,重疊發(fā)音,以音代詞,并伴有動作和表情。如說“媽媽”這個詞,是代表一句話,可能是“要媽媽抱”,也可能是“媽媽不要走”,或是“媽媽給我玩具”,可能有多種不同的意義。有些詞發(fā)音太難,孩子常常以音代詞,重疊發(fā)音。如以“喵喵”代表貓,“汪汪”代表狗。由于孩子掌握的詞少,常以動作來補充語言的不足。而往往是這些孩子開口晚,但他能將聽到的話都儲存在大腦里,以后會突然開口,非常愛說話,詞匯增加很快,甚至在短時期超過一些講話早,說話多的孩子。


  父母在孩子開口學單詞并積極理解語言的時期,應利用各種機會與孩子交談,讓他多聽、多看、多理解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事物的名稱,如衣、褲、菜、飯、花等。理解各種動作,如坐、走、抱、拿、吃等。理解父母對他的要求,如張嘴吃飯,摔跤爬起等。并能在理解的基礎上模仿成人發(fā)音、運用單詞來表達自己的愿望和要求。這時應該用實物、玩具、圖片來啟發(fā)孩子學習。


  這個階段對孩子進行語言訓練的重點和方法是:


  (1)教孩子說出各種事物的名稱。在生活中教會孩子說出他熟悉事物的名稱來,這是孩子學習說話的基礎,說出事物的名稱越多越好。


  (2)教孩子學會說“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短句。如在孩子能說出“汽車”“球”的名稱以后,可以指著這些物問他“這是什么?那是什么?”教孩子從會用“汽車”“球”的單詞來表達后,逐步轉為會說出“這是汽車”“那是球”的短句來回答。


  (3)教孩子學習一些簡單句。在生活中要用簡單明了的簡單句同孩子交流,如“寶寶笑”“吃餅干”“媽媽坐”“出去玩”“爸爸關門”’“寶寶乖“講故事”“寶寶穿衣”“爸爸推車”等等,這些簡單明了的主謂結構和謂賓結構的短句,要經(jīng)常對孩子說,聽多了他自然會模仿。另外對這些簡單句也可以有意設置一些情景引導孩子表達出來,如大人和孩子一起做游戲,大家都開心地笑起來了,爸爸可以問孩子:“媽媽怎么了?”引導孩子說出“媽媽笑”的話來;又如爸爸做一個推車的實景,問孩子:“爸爸干什么?”引導他說出“爸爸推車”或“爸爸上班”等筒單句。


  (4)教孩子背簡短的兒歌和小古詩。這個時期的孩子很喜歡和媽媽背一些簡短的兒歌和小古詩,剛開始往往是大人背誦前面的內容,孩子附和著說最后一個字或幾個。如媽媽說“床前明月…”孩子馬上接著說“光”,媽媽又接著說“疑是地上…”孩子又馬上接著說“霜”。以后媽媽只說前面的兩個字,孩子就跟著說后面的三個字。再以后自己就會背出整首的詩。教孩子背兒歌和小古詩,是訓練孩子口語的有效方法。


  (5)教孩子用詞或短句表達自己的需求。這一時期由于他以前能用身體語言表達要求,大人也總是馬上給予回應,因而現(xiàn)在仍然習慣用動作、表情來表達需求,不愿說話。如他想吃餅干,就用手去指,叫大人拿給他。如果大人現(xiàn)在仍然像以前那樣立即去滿足他用身體語言表達的需求,那么孩子就懶得說話。因此,這一時期孩子有需求,不要馬上滿足他,要“逼”他用詞或短句來表達,哪怕是一個字也好。如果不逼孩子說話,他就總不想說話。許多孩子一直到2歲還不愿說話,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1歲半左右,家長害怕孩子哭鬧就習慣于滿足他身體語言的要求所造成的。


  家長在訓練13-18個月寶寶的語言能力時,要注意目標切忌定得過高,要注意循序漸進。寶寶仍然處于剛學語言的階段,要求他一時半刻就有突飛猛進的進步,是不大可能的。因此,這時更加需要父母的耐心,要知道一點點的進步,對于寶寶而言都是可喜可賀的。13-18個月寶寶語言活動通常有以下的一些目標。


  1、能安靜、專注地聽家長講故事。


  2、在反復傾聽的基礎上,能接兒歌末尾一兩個字。


  3、會說出自己的名字,會對家長的問話做出簡單的應答。


  4、會說出家庭所有成員的稱謂。


  5、會說出至少10個單詞,如“抱”“吃”“不”等。會發(fā)疊音,說簡單的句子。


  6、能模仿動物的叫聲,如:小貓“喵喵”,小雞“嘰嘰”。


  7、識字:電話、Hello、你好、早、好、嘴巴、雞蛋、小鳥、飛、天、蠟筆、鴨梨、橘子、家、碗、盤、春曉、笑、哭、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63732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