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難看的小房子,推倒它!”
“不,好容易搭起來的!
“這算得了什么,快推倒它!”
“不行!”
“哎呀!地震啦!”
在此處搗亂完了,又跑到別的游戲場去搗亂,破壞小朋們的游戲。他并不是因武力毆打或欺負(fù)小朋友,而是對小朋友搗亂。老師拿他沒辦法。母親也因此感到不光彩。
兒童的心理分析:
“我的手工課很糟,老也做不好?墒切∶魇趾芮,總是洋洋得意,我看了生氣。我怎么做也不行,所以做到一半就把它拆了。我自己做不成,也不能讓別人做成……”
每當(dāng)小弘把繪畫或手工帶回家時,父親總是罵他“真笨,真笨”,而母親則一個勁兒地說:“再努把力,再努把力”!耙虼耍揖陀憛挳嫯媰夯蜃鍪止?墒俏蚁牒托∨笥岩黄鹜媪,他們又不要我,所以我就想攪和他們。另外,我覺得這樣做很有趣兒。我是這里的小霸王,我要把所有的敵人都打敗。
看來,小弘心里有一大堆的不滿和怨氣。
媽媽的高招:
破壞別人的作品,打擾別人的游戲,從道德上看,這當(dāng)然是惡劣的行為。這種給人制造麻煩的行為,理所當(dāng)然地會遭到別人的討厭和斥責(zé)。
的確有必要對他進(jìn)行道德觀念的指導(dǎo)和教育,要積極努力去制止這種行為,這很重要。但是,當(dāng)斥責(zé)和制止都不起作用時,就必須采取不同于一般教育或道德說教之類的其他辦法了。這種辦法叫做“治療性指導(dǎo)”。它與教育或教養(yǎng)方法稍有不同。它要求首先找出孩子這種討嫌行為的原因,然后再針對原因去解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68882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