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父母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性格培養(yǎng)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導讀】挫折教育是指讓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遭受挫折,從而激發(fā)受教育者的潛能,以達到使受教育者切實掌握知識的目的。在教育過程中,對受教育者進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引導孩子正確認識

  孩子生活中有不同的活動,當孩子面臨困難時,我們應該讓他直觀地了解事物發(fā)展的過程,從反復體驗中逐步認識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從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會遇到困難,成功的喜悅恰恰來自于問題的解決。只有讓孩子在克服困難中感受挫折,認識挫折,才能培養(yǎng)出他們不怕挫折、敢于面對挫折的能力。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磨礪意志

經(jīng)歷一定的挫折,對形成幼兒的堅強意志是極為有益的。孩子摔倒了之后再爬起來,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磨練過程。遭受一些失敗和挫折,并且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戰(zhàn)勝它,就會為以后克服更大的困難和挫折奠定基礎(chǔ)。孩子通過用自己的力量去辦成某件事情,積累某些經(jīng)驗,可以比較客觀地認識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一種求勝欲望和信心。因此,我們在有意識地安排一些可能失敗的難題給幼兒時,要教給他們一些擺脫困境、解決矛盾、克服困難的方法,讓他們憑著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它、戰(zhàn)勝它。


三、利用榜樣增強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講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長并獲得成功的事例,讓孩子以這些名人做榜樣,不畏挫折;要注意父母和老師的榜樣作用,在孩子眼中,父母和老師非常高大,無所不能,他們對待挫折的態(tài)度和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態(tài)度和行為;同伴也是孩子的“老師”,教師要抓住同伴的良好行為樹立榜樣,增強孩子抗挫折能力。

四、鼓勵表揚強化行為

  孩子只有不斷得到鼓勵,才能在困難面前淡化和改變受挫意識,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成人要多鼓勵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旦進步,要立即予以表揚,強化其行為,并隨時表現(xiàn)出肯定和相信的神態(tài)。成人的鼓勵和肯定既能使孩子的受挫意識得以改變,又能提高他們繼續(xù)嘗試的勇氣和信心。


五、要求合理循序漸進

  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是家長、老師共同努力的長期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能對孩子提出過高要求,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進行培養(yǎng),否則,孩子在壓力面前會產(chǎn)生強烈的挫折感。經(jīng);\罩在這種挫折感中,會損害他們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傊,在孩子發(fā)展的過程中,沒有挫折不行,挫折過多、過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確引導,使孩子能正視并戰(zhàn)勝挫折,健康發(fā)展。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697509.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