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齊進餐寶寶吃飯乖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營養(yǎng)美食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寶寶不愛吃飯,媽媽最苦惱:長時間厭食影響營養(yǎng)攝入,耽誤了孩子的生長發(fā)育可是大事。有的寶寶甚至厭惡吃飯,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寶寶不吃飯需要找到原因

  寶寶厭食,需要找原因。中日友好醫(yī)院兒科主任醫(yī)師石效平表示,最常見的就是吃飯不規(guī)律、暴飲暴食、饑飽無度、挑食、偏食或過多的零食。最麻煩的是腸道疾病,如慢性腹瀉、胃腸功能紊亂,除了及時去醫(yī)院,一些中醫(yī)的調理也不可忽視。最嚴重的是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肝炎、結核病等都會導致厭食,不及時治療原發(fā)性疾病,厭食的毛病就不會好徹底。

  上餐桌吃飯激發(fā)進食興趣

  石效平表示,家長最重要的是幫寶寶養(yǎng)成良好飲食習慣,食物應簡單,別弄太多花樣。每次吃飯給寶寶不太多的食物,允許少食多餐,不要讓寶寶養(yǎng)成吃零食的習慣。避免吃快餐,快餐基本都是高度加工的精制食物,含熱量多而營養(yǎng)少;也要少吃餅干、糖果、糕點等。

  同時,要讓寶寶養(yǎng)成上餐桌吃飯的習慣,把小寶寶放在高椅上然后拉到餐桌前,使他能看到餐桌上的東西和大人如何用餐,使他習慣家庭用餐,與大人吃同樣的東西,這樣會激發(fā)寶寶對食物的興趣。

  寶寶1到2歲的時候會表現(xiàn)出對食物的喜新厭舊,當寶寶拒絕吃飯時千萬不要強迫,否則寶寶哭鬧,餐桌就會變成“戰(zhàn)場”。如果這時你不理他,當他感到饑餓時自然會吃。

  給寶寶按摩增強消化能力

  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學點按摩的招數(shù),幫助孩子促進消化。

  一是捏脊。讓寶寶俯臥在床上,用雙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將寶寶脊椎兩旁的肌肉和皮膚捏起,自尾椎兩旁雙手交替向前推進,至大椎兩旁。算作捏脊一遍,連續(xù)捏脊3—5次,捏至第4—5次時,用手指將肌肉提起,捏完后用雙手再摸摸寶寶脊椎和兩旁的肌肉。

  二是腹部按摩。寶寶躺在床上,媽媽邊給寶寶講故事讓其充分放松,邊用右手四指并攏,在寶寶的肚臍周圍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推揉按摩。每次最好做15到20分鐘,每天晚上做一次。這種腹部按摩可促進腸胃蠕動。

  >>相關自制寶寶健脾粉

  淮山藥250克,薏仁米250克,芡實200克,大米600克。前三味藥分次下鍋,用微火炒成黃色。大米淘洗后曬干,用微火炒成淡黃色,與前三味藥混合碾細過籮,每次取一湯匙,加入糖或鹽、芝麻油,用開水拌成糊狀,每日服兩次,可強健脾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71933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