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冷漠的心 由父母一手打造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心理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當媽媽不小心摔倒在地上時,孩子不但不關心,還站在一邊哈哈大笑;當媽媽生病躺在床上時,孩子卻在抱怨媽媽沒有帶自己出去玩……種種冷漠讓人心寒。為什么媽媽含辛茹苦為孩子付出了愛,卻沒有收到愛的回饋?

  教會孩子感恩,也是父母“愛”的必經(jīng)之路

  當爸媽們付出了無盡的愛給孩子,收獲的卻是孩子的冷漠和自我時,每一位父母都會感到既吃驚又心寒:是誰讓孩子變成這樣的?

  愛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本能,為此,爸媽們愿傾盡所有,不求回報。然而,在父母所給予的無窮無盡的愛下,不少孩子把父母無微不至的愛看成天經(jīng)地義,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體諒,更不知道感恩:爸媽們也許該自我反省一下了。要知道,愛的付出也有講究,“不求回報”的愛也并非都是好的。從小學會愛別人,是孩子健康成長、適應社會的必修一課,而“愛”的前提是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因此,教會孩子感恩,也是父母“愛”的必經(jīng)之路。

  感恩進階之路

  第一步養(yǎng)成感恩的習慣

  將感恩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滲透于日常生活之中。讓孩子從小就浸潤在感恩的環(huán)境里,真心感受。父母要從自身做起,做好示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機對孩子進行教育,如媽媽幫爸爸做事時,爸爸要大聲地對媽媽說“謝謝!眿寢尳邮馨职值膸椭,也要說一聲:“謝謝,”爸爸送給孩子禮物時,要告訴他這件禮物是爸爸給你的,你要感謝爸爸;

  這本書是哥哥姐姐送你的,你要謝謝哥哥姐姐。在這種氛圍中,孩子耳濡目染,漸漸接受這種最基本的禮儀,也學會向父母道謝,將感恩內(nèi)化于人格之中。

  第二步利用各種節(jié)日

  充分利用各種節(jié)日作為感恩教育的載體。如:春節(jié)時要教孩子熱情接受爺爺、奶奶及其他親屬送給他的禮物,并表示感謝,不管價錢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學會珍惜別人的情意;

  教師節(jié),讓孩子親手制作賀卡送給老師,表達對老師的美好祝愿;

  父親節(jié)和母親節(jié),給爸爸媽媽說幾句感謝的話語,不一定感謝爸爸媽媽給他們幫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達生活中感覺很幸福的一點一滴。

  第三步讓孩子學會給予

  偶爾“示弱”,讓孩子為父母做些事。比如假裝拿不動衣服,讓孩子幫忙拿一兩件;

  假裝累了,請孩子倒杯水給爸媽喝……讓孩子學會給予,懂得父母和別人的給予與幫助是一種“恩惠”,而不是理所當然或者欠他的。

  讓我們做父母的成為孩子愛的“銀行”,而不是“自動柜員機”

  從小就要培養(yǎng)孩子做一個感恩的好寶貝,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時時給孩子灌輸這種愛的理念,讓孩子也學會關心愛護他人,做一個有愛心的好寶貝。而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親自參與,對于兒童來說,閱讀一些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可以讓自己身臨其境,從中得到啟發(fā)。閱讀實質(zhì)上就構(gòu)成了兒童對生活的參與性,構(gòu)成他們經(jīng)歷上的豐富性。

  比如,九月份的布奇成長繪本《愛的味道》告訴我們:愛是一種什么味道呢?

  這天早上,布奇發(fā)現(xiàn)媽媽生病了,為了讓媽媽盡快好起來,布奇不僅給媽媽拿藥和濕毛巾,還給媽媽做了一個超級漢堡。當布奇在莫莫的幫助下將超級漢堡送到媽媽面前時,布奇媽媽邊吃邊幸福地說:“還有一種特殊的味道。這種味道是什么呢?”這時我的寶寶手指書本,奶聲奶氣地讀:愛的味道。媽媽欣慰地笑了。布奇讓媽媽懂得了如何把愛的種子播種在孩子的心里。給予愛比付出愛,會讓人收獲更多。

  要想讓孩子學會感恩,我們做父母的在孩子享受愛的同時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學會奉獻。

  讓我們做父母的成為孩子愛的“銀行”,而不是“自動柜員機”。存進多少,你才能取出多少,付出才有回報。父母的愛也是有限的,也是要回報的,讓孩子懂得只有把愛源源不斷地存進去,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候才能取出。“自動柜員機”是不知道索要與回報的,孩子也就不會想到回報,這樣的孩子能感恩嗎?

  讓孩子懂得并感受愛,需要我們把愛溶入于生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72689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