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一種舊觀念:為了孩子將來能順利考學、順利找工作、在社會上有一技之長,或者別人學了我也不能落后等等原因,逼著孩子學習藝術,結果孩子學得特別痛苦,大多數人中途放棄。
現在又見一種新問題:新一代的父母觀念不同了,認為首先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和自主權,如果孩子喜歡就學,不喜歡就不學,結果又有一大部分人半途而廢。
才藝到底該什么時候學?該不該逼孩子堅持?
寶寶學才藝的各種關鍵期
鋼琴
在音樂世界里,聲音是有感情和生命的。太小的寶寶是不宜學鋼琴的,因為要學習鋼琴需要寶寶具備一定的能力,這其中包括寶寶的認知能力發(fā)展到一定的水平,最起碼能認識簡單的五線譜,也包括一定的聽力分化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如區(qū)分音樂的高音、音色、單調等,還包括手部精細動作的發(fā)展,一定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及手指的力度和手發(fā)育的大小等。
因此,一般的兒童學習鋼琴在2-3歲時,效果無法期待,6-10歲開始學,想成為鋼琴家又慢了一點,在3-5歲時最好讓孩子先聽好的音樂,欣賞好的音樂,一般4-5歲開始接受鋼琴等樂器的技術指導,學鋼琴比較適宜。
舞蹈
幼兒在2歲半到3歲左右就能踩出步伐。讓幼兒習慣團體活動,培養(yǎng)正確的音感是其目的,所以一周練習一次左右就夠了,讓孩子從事很難的動作對身體發(fā)展并不好。技巧的指導從肌肉尚柔軟的6-7歲開始比較理想、芭蕾舞要兩腳打開180度的動作,這個動作不趁早開始不行。
學古典舞蹈的適齡期是在4-5歲,從這個年齡開始學才藝,是因為這個時候身體很柔軟,符合日本舞蹈的體形,此時智能已發(fā)展、運動神經及感受性也開始運作,會自動自發(fā)努力,在仍是白紙的狀態(tài)下,對所教的事物也會毫無抵抗地加以吸收。
表演
表演就是使用自己身體所有的器官、機能來表現,從發(fā)聲發(fā)音練習開始到音樂形體等,要有廣泛的訓練才可。這些訓練可以配合年齡及身心發(fā)展情形分別進行,所以從3歲到成年,只要有志于表演,任何時候都可以說是適齡期。
繪畫
孩子在1歲左右就已經學會涂鴉;2-3歲開始對形狀、顏色產生興趣;4-5歲開始對現實生活中的事物有了認識并畫出;5-6歲時,不是畫看到的東西,而是畫認識的東西,此時的孩子觀察力、想象力、甚至表現欲都很高。因此,從2歲半到3歲孩子最純粹的時候開始,最為適宜。
書法
書法是一種技巧性很高的藝術,字要寫得漂亮且具有藝術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按照學習規(guī)律,一步一步的學習,練習、循序漸進,經過長期的練習,才能掌握書法的要旨,學習書法,年齡不宜太小,學齡兒童從三年級開始學習書法,較為適當。因為這個年齡已適應學校生活,對文字的理解也較深,可以開始學習。幼兒園和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理解力較弱,但若有興趣,還能持續(xù)學習的話,在這個時期開始學了不會太早。按習慣書寫文字的意義而言,這個時期開始學習書法,也是適合的時期。
學才藝該不該逼孩子堅持?
以前有一種舊觀念:為了孩子將來能順利考學、順利找工作、在社會上有一技之長,或者別人學了我也不能落后等等原因,逼著孩子學習藝術,結果孩子學得特別痛苦,大多數人中途放棄。
現在又見一種新問題:新一代的父母觀念不同了,認為首先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和自主權,如果孩子喜歡就學,不喜歡就不學,結果又有一大部分人半途而廢。
后者放棄和前者的不同在于,藝術老師常常會說:"可惜了。"
學鋼琴打了昂貴水漂
3歲的男孩晨晨上幼兒園,從第一天入園就沒有哭鬧,因為他一見到那架發(fā)亮的鋼琴就要爬上去。幾天之后,才能講清楚話的晨晨開始向媽媽要鋼琴;幾個月后晨晨媽熬不住給他買了4000塊錢的雅馬哈電子琴,可以發(fā)出和鋼琴一樣的音色。密密麻麻的彩色按鈕開始讓晨晨新奇了一陣,但沒過多久,他就把電子琴扔在一邊,繼續(xù)鬧著要鋼琴。
"這是不是明顯的興趣傾向?"晨晨媽很猶豫,"孩子還太小,而且學琴太苦了;但如果他真有天賦呢?怎么辦!"又堅持了幾個月,最后以家庭會議方式決定:出資15000元買一架鋼琴。而晨晨爸到最后也保持反對意見,并以不出錢作為抗議,晨晨媽只好動員外婆一起買了鋼琴。
既然買了鋼琴,就不能只拿來按著玩。晨晨媽請了口碑很好的幼兒鋼琴教師,開始對晨晨進行系統(tǒng)培訓。最初幾個月,晨晨很快就能彈簡單的曲子,玩的時候也常常嘟嘟囔囔地哼著曲子,晨晨媽很為自己的決定感到欣慰。
但好景不長,一年以后,鋼琴已經落滿了灰塵。"他現在更喜歡變形金剛和孫悟空,《西游記》的全套DVD各種版本都要買,反反復復看了好幾遍也不厭。"晨晨媽無奈地說。
才藝練到中學漸放棄
這就是新問題的根源所在。鋼琴老師告訴記者,幼兒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當看到鍵盤樂器叮叮當當時,內心便充滿了神奇和樂趣,表現為隨心所欲地敲打、沉浸在樂器所發(fā)出的聲音中,這并不一定就代表著孩子在樂器方面有較強的天賦。
孩子在學琴中出現的半途而廢現象,多是因為他發(fā)現,有很多知識需要自己開動腦筋記憶、存在難度等,跟自己敲敲打打的樂趣相差甚遠,或者是發(fā)現有別的小朋友比自己彈得好---他的興趣便會急速下降,這些都很正常。只是在這個階段,家長的態(tài)度非常重要,放棄當然容易,但也許真的就放棄了一顆好種子。
執(zhí)著堅持也是教育目的
一位少年宮的小提琴老師告訴記者,學藝術沒有不吃苦的,以前的家長一味地讓孩子吃苦,忘記了培養(yǎng)興趣;現在的家長只顧著興趣,卻舍不得讓孩子吃苦。"藝術名家、大家也都是勤學苦練出來的,當然他們堅持的一個前提就是有良好的基本條件和興趣,這三者缺一不可,"這位老師說,"其實,很多學生在學習了一兩年后放棄非?上,因為一年恰恰是一個關卡,絕大多數人是在一年內被淘汰的,可以說,堅持過一年就成功了一半。"
這些當年就是吃苦學成的藝術老師們都認為,學會什么叫執(zhí)著堅持也是學習藝術的一個重要目的,不管以后是否從事藝術行業(yè),這都是應該具備的重要素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72697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