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可以由父母向孩子贈與或奉獻的嗎?孩子將來的幸福是靠犧牲父母以及孩子現在的幸福來換取的嗎?幼兒心理成長系列,將從現代心理科學的角度來重新審視我國傳統(tǒng)教育經驗寶庫中的一些“金玉良言”,并從中證實一種現代教育信念:幸福是一種主觀體驗,它是靠個人在一生中不斷努力爭取而不斷收獲而得的。父母應該不斷學習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引導幼兒成長為更高水平意義上的“主人翁”——能夠不斷學習,更好承擔責任,在有困難和壓力的條件下不斷保持積極愉快的生存發(fā)展的狀態(tài)。
一、若要小兒安——談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成長
“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饑和寒”饑和寒在這句話里的原意是饑餓和寒冷,它們帶給幼小兒童的是兩種不同的但又都是不舒適的感覺。這些不舒適的感覺既有生理的又有心理的,因為生理和心理是一個整體的兩個方面。
生理心理上的不適感可以被理解為——承受“壓力”或“打擊”后被個人察覺到的生理心理上的負面體驗。但事實上,各種壓力或打擊只要適度——如在所謂“三分”的范圍之內,都會給壓力或打擊的承受者帶來某些“實惠”。盡管在“人之初”,幼小兒童在主觀上并不會體驗到這些“實惠”,也并不會喜歡這些壓力或打擊。
在體育領域有一種“超量恢復”理論。原意是說:假設人原來所擁有的體力是100,通過運動消耗掉了50,那么在適當休息和補充能量之后,人所重新擁有的體力將超過100 而達到一個新的更高水平。因此,人如果想要保持甚至要想持續(xù)有效地增長自己的體力,就必須持續(xù)不斷地——也就是“經常”地主動尋求承擔運動壓力。如果我們可以把運動中能夠讓人感受到的生理心理壓力比喻成某種“磨難”的話,那我們也就可以說:正是這些不斷的磨難造就了我們的成長。
每天臨睡前跳躍300 次,你能讓你的孩子在骨骼尚未停止增長的日子里自覺堅持這樣做嗎?這在最初肯定會感到很累,時間常了也肯定會讓人覺得乏味。但是,在生理的可塑期內長期堅持這樣做,可以有效地增加腿骨的長度。關于其中的科學機制不僅早已經被澄清,而且二戰(zhàn)后“跳躍日本的運動”已經有效地增長了新一代日本人的身高。所以,這絕不是“瞎話”!另外,與骨骼同步增長的自覺性和堅持性難道不也是非?少F的收獲嗎?
常聽人說:“新加坡干凈得連一只蒼蠅都沒有?尚录悠氯艘怀鰢蜁亲”。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玩笑話。但科學早已經證實:抵抗疾病侵擾的能力是在消耗自身抵抗力與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
當然,抵抗力也包括心理抵抗力。記得知青剛插隊時,我們許多人都水土不服。白天勞動時,皮膚上的水泡被衣褲磨破,體液流出后將衣褲粘在皮膚上;而到了晚上休息時,又不得不將衣褲連著剛長好的皮膚撕下來……一開始還有不少女孩子哭,到后來誰也不覺得有什么要緊了。大學學軍時,我們這些“吃過苦”的知青大學生,背幾十斤跑幾百里都絕不肯“當逃兵”。而我們的那些那些沒有怎么經受過生活磨煉的孩子們成了大學新生后,走走隊列竟然也會昏倒,甚至還會動不動“離隊就醫(yī)”。
許多成功人士都認為:不論是幼兒園的小孩子還是大學里的研究生,有許多事情他們本來是完全可以做好的。換句話說:學習、研究和工作本身還是比較簡單的。但往往因為大多數人都承受”不了生理上勞累的壓力和心理上乏味的壓力,所以最終只有那些真正能夠積極面對壓力的人才會脫穎而出成為成功者。
現在人們常說:一定要滿足孩子對關愛的需要、對贊揚的需要、對游戲的需要、對自尊的需要、對自由的需要……。但實際上,與應該“適當不滿足”孩子生理需要的原則一樣,父母也應該以“以三分為度”理智地“克扣”有關的供給,以便能不斷地有效提高孩子承受由心理需要反對不滿足而造成的負面心理壓力的能力。父母們無須“人為”地做這件事。聰明的父母只要順其自然地利用正常生活中的機會就很好了。
“你不和我玩,我有人玩,我到月亮上去劃小船……”。這首市井童謠實際上已經告訴我們:孩子們是怎樣自己習得各種對付“心理不滿足”的技巧的。
古時候,人們曾經用過十分殘酷的“凍餓考驗法”對新生嬰兒進行生存篩選,只有凍餓不死的孩子才能獲得被繼續(xù)撫養(yǎng)成人的權利,F在許多生活在原始文明社會的少年人,在被成人社會最終接納之前,還要被趕進無人生活環(huán)境惡劣的地區(qū)進行第二次生存適應考驗,只有最后的生還者才有進入成人社會的權利。而在現代文明社會中,我們所講的絕不是“自然選擇”而是“自然成長”,成人對自然成長的幫助在這里指的給予兒童成長所必須的滿足以及必須的不滿足。這個“三分”實際上強調的就是——既能促進承受能力的成長又不會傷害身心健康的科學“分寸”。同時,這個“安”則是特指由于生理心理承受能力不斷成長,而使兒童獲得的——不斷更好地自我把握的身心健康、感覺安寧的狀態(tài)。
二、一報還一報 ——談公平感的成長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報還一報。這是中國老百姓對“公平”的一種通俗解釋。實際上,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善惡的因果關系并非完全客觀,而且往往也并不那么簡單清晰。隨著認識公平和同樣公平感的能力不斷成長,個人才有可能在更高水平上認識、理解、體驗和處理有關問題。
公平感,即對是否公平的認識判斷和情感體驗。它實際上是一切社會道德價值取向的基礎。甚至“無私貢獻”和“自我犧牲”這一類崇高行為的產生,都是以心靈深處對“公平”的追求為根據的。因為,人們總是為了自己的所愛去奉獻和新生的。當然,這里所說的“愛”可以是非常狹隘的,也可以說是非常博大的:母親可為子女放棄工作;丈夫可以為妻子捐出器官;教師可以為學生嘔心瀝血;英雄可以為社會鞠躬盡瘁。因此,可以說公平感的成長是個人獲得人身幸福體驗的基礎,也是社會獲得安定和發(fā)展的保障。
本世紀以來,世界上已經有好幾位重要的心理學家在專門對人的道德感之類的心理品質成長進行研究后,幾乎都傾向于把人對社會行為的“對”與“錯”的判斷能力的成長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服從權威判斷的階段。
第二階段——服從社會判斷(社會行為規(guī)范、社會道德準則、法律)的階段。這兩個階段又被認為是不同水平上的“他律”階段。
第三階段——超越外部服從的階段或“自律”階段。
心理學家還發(fā)現:盡管個體在這方面的發(fā)展水平一般是隨著年齡和社會閱歷的增長而提高的,但由于成長的環(huán)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有些人甚至終身都不能達到上述第三階段的發(fā)展水平。
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幕:小孫子不小心踢著了小板凳,被小板凳拌了個跟頭。小板凳倒了,小孫子哭了。老奶奶過來安慰小孫子……
老奶奶可以說:“板凳壞,把我們寶寶拌倒了,讓我們來踢還它!”奶奶帶頭對小板凳踢了一腳,小孫子也跟著踢了一腳。盡管小孫子的腳被小板凳撞得很疼,但他這回反而不哭了,因為他獲得了一種強烈的報復的滿足——即一種幾乎是最低水平意義上的公平感。
奶奶也可以說;“板凳壞,它把我們寶寶拌倒了,下次我們不跟他玩了!”于是,老奶奶牽著小孫子走了。小孫子會頭看了看倒在地上的小板凳,不哭了,因為他獲得了一種不太強烈的,但同樣是報復的滿足——對幼兒來說,這也是一種較低水平意義上的公平感。
奶奶還可以說:“你摔倒了,跌疼了,小板凳被你踢倒了,也跌疼了!你看,小板凳跌倒了都沒有哭,小寶寶哭好羞喲!”于是,小孫子看了看小板凳,慢慢抑制住了哭泣。因為他獲得了一種理解——他和小板凳都遭受了同樣的痛苦,都同樣值得別人同情。這是一種“移情”體驗,一種將心比心的理解。在這種基礎上,他獲得的是一種較高水平意義上的公平感。如果是一位“高明 的奶奶,在這番話后面還可以再加上幾句:“你有眼鏡,但是小板凳沒有。你能看得見它,可它卻看不見你!下次走路時眼鏡看好了慢慢走,你就不會體疼小板凳,自己也不會被小板凳拌個大跟頭了!好了,奶奶現在給你揉一揉,你也去給小板凳揉一揉!”小孫子真的會走過去把小板凳扶起來,也真的會輕輕地揉一揉小板凳的腿。
這是一個2~3歲的幼兒所能夠理解和接受的公平感成長教育。只有在這時,幼兒所獲得才是一種比較高級的對公平的認識和對公平的體驗。也只有在這種較高水平的“公平感”教育引導之下,幼兒才能夠有希望在將來正常地進入道德發(fā)展的第二、第三階段。
《孔融讓梨》的故事已經講了好幾十代人了。今天,從促進幼兒公平感成長的角度,我們應該怎樣重新來理解這個故事,又應該怎樣對生活在中國現代社會的獨生子女們講述這個故事呢?和幼兒們討論這個故事吧!從中,帶給父母和老師們的可能會是一種全新的認識。
三、己所不預勿施于人……——談理解他人需要能力的成長
“己所不預,勿施于人”,其原意是要人們理解他人與自己有著相同的需要,并要像善待自己的需要那樣善待他人的需要。
過去,人們總以為這句話是指向道德成長的。而今天,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了它對心理成長的意義。
心理成長當然是離不開認知和情感的。幼兒要獲得對這句話真實含義的理解并接納它成為自己的一個處事信條,需要相當漫長的成長過程,而其中也絕少不了良好教育的支持。
心理學家認為,幼兒在這方面的成長可以從兩條線索來看:一是對“需要”(包括各種層次、各種性質的需要)本身認識能力的成長;二是對與需要有關的各種人際關系和人、物關系認識能力的成長。
幼兒剛出生時,絕大部分需要都是生理性的。以后他們才會慢慢發(fā)現自己所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衣被和屁股干爽的感覺。他們還會慢慢發(fā)現自己有時候更在意周圍人的關注和母親的離去。再大一些,他們還會發(fā)現自己有與同齡伙伴玩耍和探索、學習的需要,甚至還會因一片樹葉、一抹朝陽的失去而引發(fā)出新的需要。更大一些,他們還將認識到:冒險、奉獻、犧牲行為也是追求需要滿足的具體行動。人類個體對需要的認識正是這樣一步一步走向更豐富、更復雜和更高尚的境界的。
幼兒剛出生時,連胳膊腿是不是自己的也弄不清楚。以后,他們不但會逐步弄清這一點,而且還會逐步發(fā)現其他并不“長在”自己身上的東西也還是能夠以某種方式屬于自己的。從這時候起,幼兒開始發(fā)展起一個以自己的需要為中心的“心理王國”。在這個王國中,所有的外界事物,包括周圍的其他人,都是以某種方式屬于自己的。直到幼兒能夠認識到:周圍其他人甚至其它事物同樣有權擁有世界上的一切,并能從感情上認可這一事實時,幼兒才有可能發(fā)展起對他人需要的更為完善的理解力。
那么,怎樣培養(yǎng)幼兒對他人需要的理解力呢?兒童教育與心理學家普遍認為“移情訓練”是最自然有效地幫助幼小兒童發(fā)展這種能力的教育手段。因為,早期兒童是“泛靈論者”,他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都會自然地把周圍許多事物看作是和自己一樣有生命和有情感的。如一位4歲的幼兒看見一條垂掛在椅背上的毛巾,就對他爸爸說:“看,毛巾它累了!”一位媽媽指著被踩倒的野花對她3歲的孩子說:“小花被你踩疼了,快去把它扶起來,摸摸它,再向它說聲對不起!”那位幼兒馬上就跑過去對野花做了那些事……
在早期,這種泛靈化的、將心比心的、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教育對話”,一直被認為是相當有效。
但是,還有一種同樣很有價值的教育對話,在當今的教育交流中,常常被父母忽略,這就是“表白(或申明)”。我們的許多父母、老師一直“含辛茹苦”、“默默奉獻”,而在深層次上換來的卻是——子女、學生對長輩需要缺失的忽略,以及對長輩為他們所做犧牲和奉獻的“視而不見”或“不予珍視”。其實,父母和老師完全可以并應該“平等地”向孩子表白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需要與孩子的需要的沖突,為滿足孩子的需要自己所需做出的犧牲以及自己最終做出選擇的理由(包括不予孩子滿足的理由)。因為,父母和老師是幼兒最初成長過程中與他們最接近的的人,最有教育意識的人和承擔了更多教育責任的人。只有父母和老師的“表白”才最有利于幼兒盡早獲得對他人需要的真實體驗和理解。
在這里我們所談的理解力已經帶有較強的感情成份了,即:不是能不能理解的問題,而是會不會想到應該去理解和愿不愿意去理解的問題。
最后,還需要進一步強調的是,隨著幼兒的成長,他們將必然會面臨日益復雜的認識和理解他人需要的挑戰(zhàn):只有在“知己知彼”的水平上,才可能自由地、可持續(xù)發(fā)展地與人際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共生共存、共同發(fā)展。當然,幼兒還應該逐步認識和理解到:人們的需要有高級和低級之分;有正當和不正當之分;還有能否有得到滿足的機會之分。如果忽略了這一層面的教育,幼兒也將無法面對一個真實的世界。
所以,我們說:幼兒對于他人需要的理解力的成長過程,是一個復雜的生態(tài)性的過程,父母必須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態(tài)度和方法來認真加以對待。
四、點水之恩…… ——談感恩之心的成長
“點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原意是教導人:要知回報的一切外來的好處。而現在,從個人心理成長的角度來看:感受和感激他人恩惠能力的成長實在是個人維護自己的內心安寧感;提高自己的幸福充裕感;以及不斷獲得并享受更多外來好處的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換句話也就是說:感恩報恩能力成長即一種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性的人格品質的成長。
事實上,“感”即是一種認知與情感交織在一起的心理能力。“恩”即是被認識和體驗到的外來好處,以及被認識和體驗到的對好處“施予者”的感激之情。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一個成熟的個人要對與此相關的刺激做出妥善的反應,其間各種心理能力的交互作用是相當復雜的。
新生兒在饑餓時從母親那兒得到了乳汁,其最原初的反應是一種“安寧狀態(tài)”;9~10個月的嬰兒已經開始“認生”,被人抱開時會大哭并掙扎著朝向自己的母親,回到母親懷抱后的反應也是一種“獲得拯救”的安寧狀態(tài);許多1歲左右的學步兒已經養(yǎng)成了聽母親唱歌或講故事的習慣,聽歌或聽故事時,他們那甜甜的表情所反應的“安寧”已經具有了可以被稱為“幸福感”的色彩。這就是“感恩能力”發(fā)展的第一步——即“感受滿足”。
“感受滿足”是必須以“感受缺失”為前提的。沒有對缺失的意識,就不會有對需要的意識,也就不可能有彌補缺失——滿足需要的安寧體驗。而現在,我們許多家長或其他擔負教養(yǎng)兒童責任的成人,看不到這兩種感覺間的相互依存關系,為了避免兒童因某種缺失而產生焦慮體驗,往往會過于賣力地超前預計兒童可能面臨的缺失,然后便是對兒童實施“超前滿足”。殊不知,“缺失經驗” 的獲得與“缺失體驗”能力的成長對兒童的整個成長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被剝奪了缺失--焦慮——滿足--安寧經驗的兒童,感受他人恩惠以及感受幸福的能力成長都會受到阻滯。我們現在可以看得見的:許多小孩不知饑飽,不知冷暖,不知學習的快樂……。這些反常的發(fā)展狀態(tài)都應當與我們大人的“超前滿足”教養(yǎng)方式有關。
“感恩能力”發(fā)展的第二步是發(fā)展對“恩惠來源”的認知能力;而第三步則是需要發(fā)展對“施恩者”的回報意向。9~10個月的嬰兒對母親的依戀表現就是對母親好處意識的一種萌芽反應。對于幼兒園歌曲《我的好媽媽》,3~4歲的幼兒已經能夠大致理解:媽媽上班,媽媽辛苦等內容,也能夠理解:搬椅子請媽媽坐,親親媽媽等行為既能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感激和愛,又能讓媽媽感到高興和更加喜歡自己。這些成長,應該是與“感恩能力”第二、第三步的教育和發(fā)展密切相關的。
但是,在錯誤的引導下,我們會看到成長受阻后的異常反應:如許多孩子進入小學以后不再愿意喊“老師好”,原因是害怕被同學稱為“馬屁精”;更大一些的學生看見老師垂下眼睛不敢正視,原因是害怕被老師誤會“有什么企圖”。我自己就是在經過幾十年迷惘后直到近五十歲才醒悟:這種社會輿論的誤導讓自己背負了多少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又讓自己損失了多少與人建立真誠互助關系的機會。因為,直到做了老師后我才有機會逐步理解:哪怕是學生的一個微笑,也會激發(fā)起自己對工作對生活的熱情。我會為一聲:“老師辛苦啦”而感動,更會感激給予我這種回饋的學生。
當然,隨著個人越來越趨向人格的完善,其感恩報恩的能力水平也會越來越高。人會感激大自然的各種恩賜,并用保護自然的努力去予以回報;人會感激他人能夠接受自己的幫助(讓自己看到自己的價值),并回報社會以更加努力的奉獻。
總而言之,“感恩報恩”不僅僅是一種道德準則,更是一種人生價值觀念。而這種價值觀念成長的過程,也正是有關“感恩報恩”的“關系認知”、“價值判斷”、“情感體驗”的綜合心理能力不斷成長的過程。
五、近朱者赤……——談辨別是非能力的成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是一句與教育有關論點。“出于污泥而不染”,這是另一句與教育有關的論點。如果不把這兩個觀點對立起來看的話,也許可以這么說:在比較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中,人比較容易學好;在比較不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中,人比較不容易學好。但是,在相當不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中,人也未必一定都會學壞。事實上,從個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性成長的角度來說,一個人作為一個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主體,在與客觀外部環(huán)境交換信息的過程中,也應該自主決定吸收什么信息和不吸收什么信息,也應該明白:自己必須也必然要為自己處理信息的結果承擔責任——或“赤”、或“黑”、或“染”、或“不染”。因此,幫助孩子逐步發(fā)展起辨別是非能力——即“心理自律”能力便成了促進和保證他們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方面。
心理自律能力的成長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但“通過長期的逐步積累形成比較穩(wěn)固的行為和態(tài)度傾向”的理論,似乎也可以比較簡單地說明這種成長的主要規(guī)律。其中,適當滿足和家庭榜樣又是早期發(fā)展的主要教育影響。
生理上的滿足引發(fā)的舒適感是兒童最早學會追求的心理體驗,也是兒童發(fā)展是非能力的第一基礎。但是一般家長可能會忽視:生理需要的過度滿足往往會導致某種長遠的自我傷害的結果。如:貪嘴會導致消化系統(tǒng)傷害或過度肥胖;貪睡會導致發(fā)育不良或身體衰弱;貪玩會導致生活規(guī)律紊亂或過度疲勞(如由玩游戲機過度誘發(fā)的兒童特別是男性兒童的心、腦猝死以及癲癇)等。另外,早期的無限制自我追求生理滿足的習慣還會在日后導致:過度吸煙、酗酒,甚至沉溺于毒品以及非正常性活動等自我失控的行為追求。
心理上滿足在早期主要發(fā)生在安全、愛、尊重三方面。目前常見的問題是:要么不予滿足,要么過度滿足。這兩種情況都會造成日后因“心理自律”標準不恰當而導致的自我行為追求失控。“青少年自殺”問題,目前已經成為世界性的困擾父母和社會的問題,其兒童自身發(fā)展缺陷的問題就可以追溯到早期上述三方面滿足的不當。滿足過度會造成對缺失體驗的過度敏感、對缺失可能性的過度恐懼、對缺失對象的過度追求等。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相對更為注意滿足兒童心理需要的白人中產階級家庭的中小學生比其它同齡兒童更容易對父母的批評、限制和忽視產生消極體驗。受到批評時,前者會更多地認為這是父母不再愛他們的表示,而后者則會更多地理解為這是父母愛他們的表示;受到忽視時,前者會更多地體驗到焦慮和對父母的憤怒,而后者則會更多地體驗到對父母的理解。
“孟母三遷”這個故事,是告誡做家長:應該重視為子女選擇教育影響比較好的社區(qū)生活環(huán)境。而“上行下效”這句成語,則是要告訴作家長:你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子女無法回避的教育影響,特別是在兒童早期。首先,由于父母在生態(tài)空間上是構成兒童生長環(huán)境中最接近的和最穩(wěn)定的因素,“早上不見晚上見”,“低頭不見抬頭見”,所以父母行為態(tài)度構成的信息對兒童具有強迫注入的性質。其次,由于對父母的依戀、愛和敬畏,兒童對來自父母行為態(tài)度的信息又具有主動吸收的傾向。因此,對于我們現代的年輕父母親們來說,要想讓自己的孩子終生幸福,就首先要學會時時反省自己究竟幸福不幸福。如果一旦夠發(fā)現自己有什么毛病,就一定要下決心“痛改前非”。
早期形成的行為和態(tài)度傾向,或者稱為習慣性的處事方式,是兒童日后發(fā)展“心理自律”能力的基礎。當兒童長成離家時,做為父母,您是還在擔心他會不會“近墨者黑”呢?還是您已經基本放心他會“處處污泥而不染”呢?
最后,回到大家都十分熟悉的詞匯上來講,就還是一個“人生觀”教育的問題,當孩子初步形成了一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人生觀時,您便可以比較“放心”將他放飛了。如果您的孩子還小,千萬切記時刻監(jiān)督您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要忽略了任何一個教育養(yǎng)成的機會。
六、夾著尾巴做人…… —----談自律性的成長
作為人,現在我們都是沒有尾巴的。假想如果我們是有尾巴的,又要為了生存的安全時刻惦記著把它夾住,畢竟少不了要另外花費一點精神和力氣的。作為人,總是天然地傾向于盡可能地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甚至完全無所顧忌地生活。但既然“老祖宗”告誡子孫們要學會“夾著尾巴做人”,就絕然不會是隨便說說的。換句話也就是說:“金玉良言”也好,“苦口良藥”也好,都是前人從親身經歷過的無數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
“夾尾巴”當然是要自己夾。盡管夾著總不會那么舒服,但聰明人都知道:必須要夾!轉用現代教育理論中的專業(yè)術語來講,“夾尾巴”就是:“自律”。“自律”實際上也就是“自我管理”。自己管住自己的頭腦和手腳,盡量讓自己“只想和只做好事,不想和不做壞事”。
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壞事?回答這個問題可實在不那么簡單。特別是在價值觀念多元化發(fā)展的今天。但從一般意義上來講,也并非不能回答。如果用當下最“時興”的話來講就是:凡有利與個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事,就是好事!凡不利于個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事,就不是好事!必須在此補充說明的是:個人與自身內部的生理、心理環(huán)境以及與自身生活于其中的外部社會、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是“休戚相關”、“血脈相連”的,個人對自身內、外環(huán)境的任何消極影響,都必然會在某一時刻“返還自身”,阻礙或破壞個人自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從個人健康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來說,目前人們一般都會認可:“吸毒”、“亂性”是絕不能沾的。如果“沾”了,哪怕只是一點點,就會“要了你的命”!但是,那些已經“以身試毒”的人,在邁出“嘗試”的那一步時卻令人遺憾地未曾那么看。而且墮落的道路很可能正是從“好奇”開始的……。我們更多人身邊的問題,咋一看來雖然似乎絕不會一下子要了你的命,但潛伏在其中的“要命的危險”往往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回避的。如:過分地不節(jié)制或過分地節(jié)制飲食;過分地不鍛煉或過分地鍛煉身體;過分地迷戀看電視、玩游戲機或“上網”;以及在校園里追跑、在馬路上打鬧、做冒險游戲或去危險地方玩耍……等等。孩子甚至大人在“放任”自己去做種種這類“壞事”時,有時候本是已知道自己可能會因此而在以后受到什么樣的“傷害”,但由于同時又知道自己馬上可以得到某種“快樂”,所以這些人最終還是放棄了“夾住尾巴”的努力,F在,在許多“現代”家長們那里,流行信奉一種“讓孩子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快樂”的育兒觀。殊不知,在過分自由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兒童,不要說“放棄夾尾巴的努力”,就連“需要夾尾巴的意識”都可能難以形成,這樣繼續(xù)自由下去,我們的孩子離因此而引發(fā)的“要命的危險”難道還會太遠嗎?
另外,從個人智慧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來講,人需要不斷克服自己追求舒適回避艱苦的意向。因為,所有以自己的成就證實了自己智慧發(fā)展卓越水平的偉大智者無一不宣稱過:他們的智慧是勤奮磨煉的結果。從個人道德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來講,人需要不斷克服“一切從自己的眼前利益出發(fā)”的意向。因為,當一個人為了滿足自己的一時需要不斷損害其他人的利益時,他自己的人際或社會環(huán)境也就同時不斷遭到了他自己的損害,當他周圍的其他人都不再信任他,不再支持幫助他,甚至回轉頭來報復他時,他的個人利益又怎樣能夠得到可靠的社會保障呢?
一次,一位已經20多歲的大學4年級學生向我抱怨說:學校嚴禁學生喝酒,真是沒有道理。當我告訴他作為母親是多么擔心在外生活的子女因自我放任而發(fā)生危險時,他的眼神分明地告訴我:他從未想到過危險的問題,也從未想到過父母的耽憂。一次,我上高二的17歲女兒向我抱怨,學校嚴禁學生在上午最后一節(jié)課后以奔跑的方式去食堂。并且還評論說:校長、教導主任和值班老師每天按時把守各要道口,專門阻攔向食堂奔跑的學生,真是沒事找事。當我告訴她報紙上近期登載一些校園事故,以及作為母親我為什么要為此而對他們學校心存感激時,她一個勁地點頭說“噢”,在她的眼神中,我讀到了可以讓我放心的那種東西。還有一次,一位幼兒園教師告訴我說,她從前的一位家長懊悔地對她說:當初早知道該聽你的話,讓兒子養(yǎng)成在集體中遵守紀律的好習慣……。
從老年革命者貪污腐化晚節(jié)不保,到中年事業(yè)成功者為婚外情犯罪,到青年博士搶劫殺人,再到更小年齡少年兒童的損人或自損……看來似乎是沒有哪個年齡的人群不時刻面臨“夾尾巴”問題的。一位“自由”慣了的3歲幼兒,終于在一天隨便下位親近老師時跌進了擺在老師腳邊的湯桶,造成了可怕的燙傷事故……。
只有當個人把來自外部的約束都看成是對自身安全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保障時,積極的對外部約束的理解才可能使主體將外部約束轉化為內部的自我約束。只有從兒童出生起,就開始進行“夾尾巴”的教育,我們才可能期望他們長成后能夠更多地為自己健康幸福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承擔責任。
七、吃一塹長一智……——談自我歸因能力的成長
人們常常以為:人在實踐中碰的釘子多了,處理問題的聰明才智也就自然會成長起來。這就是所謂的“吃一塹長一智”。實際上,這句話并不是要告訴人們——凡吃一塹必長一智;而是要告訴人們——聰明人應該努力學習如何凡吃一塹必長一智。換句話也就是說:人應該學會如何有效地從失敗的經驗中總結出有益的教訓,尋找出避免再遭遇同樣失敗的規(guī)律。心理學家在研究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提出了一種“歸因理論”。這種理論主要是在研究人們如何判定失。ㄒ舶ǔ晒Γ┰虻幕A上提出的。根據實踐主體對自身責任的看法和實際承擔責任的能力,心理學家們從實踐者提出的失。ɑ虺晒Γ┰蛑蟹治龀3種“歸因”(把失敗或成功主要歸咎與某種原因)的角度:1、內部或外部的原因;2、穩(wěn)定或不穩(wěn)定的原因; 3、可控或不可控的原因。并根據這些角度來研究不同個人的歸因風格,試圖發(fā)現:歸因風格與獲得追求成功經驗及動力之間的關系。換句話說就是想找出:具有何種歸因風格的人才是真正能夠吃一塹長一智的人。
人們常會用“睡不著覺怪床歪”來嘲笑某種人的歸因風格。這種歸因風格主要特點是:1、“向外歸因”——遭受失敗時首先“怪罪”外部原因,推卸自身應該并能夠承擔的責任;2、“向穩(wěn)定因素歸因”——認為導致失敗的因素是不可改變的;3、“向不可控因素歸因”——認為自己是不能夠對導致失敗的不利因素有所作為的。研究者們發(fā)現:具有這樣歸因風格的人每每遭遇失敗時,除了以“自認倒霉”的態(tài)度接受失敗打擊,不斷積累承受打擊的能力,鞏固“逆來順受”的心態(tài)以外,再也不會從失敗中獲得更多的積極教益了。所以,現代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們都一致呼吁:要從小培養(yǎng)兒童積極的“自我歸因”習慣,并在此基礎上逐步養(yǎng)成他們個人的積極有效的“歸因風格”。
積極自我歸因風格的主要特點是:1、“向內部歸因”——遭受失敗時首先反省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2、“向不穩(wěn)定因素歸因”——堅信:矛盾可解決、問題性質可改變、自身能力可提高;3、“向可控因素歸因”——主要考慮自己可能直接或間接轉變的那些因素。
1歲的孩子剛學走路,不小心撞在了桌腿上。奶奶不要說:“桌子撞疼我們寶寶啦!桌子真不乖!桌子下次小心!”而應該說:“寶寶你也把桌子撞疼啦!桌子沒有眼睛,我們寶寶有眼睛!桌子不哭,我們寶寶下次就知道小心了!”
2歲的孩子剛上托兒,冬天所自己不會脫褲子,一著急把小便尿在褲子上了。教師不要說:“看你媽媽給你穿的這種褲子,一點兒也不好脫!回家叫你媽媽明天給你換條開襠褲!”而應該說:“不要著急,下次要小便早一點告訴老師,老師教你慢慢脫。以后學會自己脫了,就不再要媽媽和老師幫忙了,是吧!”
以上兩個例子告訴我們,成人應該從一開始就注意引導嬰幼兒學習怎樣進行積極的自我歸因——即凡事主動自己承擔責任,認定事情總可以向著好的方向發(fā)展并積極尋求自己可為的解決辦法。
18歲的大學一年級女大學生打長途電話告訴媽媽:學校沒有發(fā)給她蚊帳。她被蚊子叮得睡不著覺。22歲的四年級女大學生來告訴實習指導老師:住在隔壁的中學男生晚上敲墻,吵得睡不著覺。我們的家長們老師們以為他們是否應該并能夠自己來解決這些問題呢?
4歲的男孩去摸同班一個女孩的發(fā)夾,女孩用手抵擋時抓疼了男孩的臉。對這個男孩,教師不該說:“誰教你弄人家,活該!”也不該說:“你弄她是你不對!她抓疼你她也不對!”而應該說:“你覺得她的發(fā)夾很好看是嗎?下一次你想摸人家的時候應該先問人家愿不愿意讓你摸!”
5歲的孩子剛學跳繩,甩繩和起跳總是協調不好。媽媽回家指導他練習,練了好幾天還是不見什么長進。媽媽不要說:“看來你天生就不是這塊料!”也不要簡單地說:“每天跳100下,跳到會為止!”而應該說:“嗨!看來我們練習的方法可能不太好,想想看,換一種方法再試試好嗎?!”
上兩個例子告訴我們:隨著孩子逐步長大,需要面對的問題會越來越復雜。所以,成人的指導也應該越來越側重于:如何積極尋找自己可為的更好的解決辦法。
事實上,許多自認為并被公認為生活事業(yè)都比較成功的人士都有類似的體驗:自己承擔責任、堅信事物是可變的、樂于不斷自我改造、并善于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的人,才是真正能夠在“吃一塹長一智”的良性成長中不斷把握自己命運的人。
八、傻人有傻!劯惺苄缘某砷L
人們常說一些人“傻”,而且這些人傻就傻在對別人認為是“禿子頭上的虱子”那么顯而易見的事“視而不見”,即“遲鈍”或“敏感性水平低”。心理學一般理論中談論“感受性成長”通常都是指敏感性水平的不斷提高。這又似乎和我們談論的問題是相互矛盾的。實際上,今天我們要談論的“感受性成長”的一種更高級的成長。即:建構一種更有利于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更復雜的感受體系。換句話也就是說:使個人能夠做到“敏感”對自己有利時,就敏感!“遲鈍”對自己有利時,就遲鈍!當然,個人的這種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性質的感受體系的成長必定是要和個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認識能力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價值判斷能力的成長緊密相聯系的。
“傻人有傻福”中的“傻人”一般首先是特指對“吃虧”不敏感的人。實際上,“吃虧經”可真的不是一本好念的經。其中怎樣判斷自己是否吃虧和怎樣對吃虧的結果作出反應都是“很大的學問”。也許我們可以把對一般人認為明顯吃虧的情況不做反應的人分為兩類:
一類是真正性情寬厚,對一般人以為“吃虧”的情況不以為然甚至還能體驗到奉獻幸福的人;一類是雖然也感覺“吃了虧”,但因信奉“貪小便宜吃大虧”而故意不做計較的人。但無論是哪一種人在現實生活中都會因為“很少與人斤斤計較”而更容易得的別人的寬待。下面請看兩段在問題兒童游戲治療過程中3位3歲兒童的真實對話:
兒童甲(男、被治療的問題兒童):你不跟我玩我就打死你。兒童乙(男、配合治療的兒童)你敢打死我我就一腳把你從樓上踢下去摔死。兒童甲:那我就用一把手槍,一槍把你打死。兒童乙:那我就用大炮,一炮把你轟死。兒童甲:那、那我就用一個大炸彈,一下子把你炸個稀八爛……。
兒童甲:你跟我玩我讓我媽媽買冰棒給你吃。兒童丙(女、配合治療的兒童):那我讓我媽媽星期天帶你一起去看電影。兒童甲:那我們家星期天去玄武湖也帶你一起去……。
從第一段對話中,我們不難看出:這里根本不可能有占便宜者,即便是兒童乙先退出了“戰(zhàn)斗”。而從第二段對話中,我們也不難看出:這里根本不可能有吃虧者,無論兩位兒童是否真的打算或真的能夠兌現他們的諾言。
我的女兒上高一時曾給我講過一個她自己的故事:期中考試時,她的化學考得不太好,而公布分數的那一天她認定為競爭對手的一位同學卻來詢問她考了多少分,這使她心里感到很不痛快,并為此憋了兩個多月的氣。期末考試分數下來后,她特意去打聽到了那位同學這次沒有自己考得好,又特意地也去詢問人家考了幾分。當看到那位同學沮喪的神情時,她先是感到了報復的快意,隨后又馬上感到了“十二萬分的無聊”和懊悔。當她把這一切告訴我時,我的第一體會是感到寬慰:這個小精靈鬼終于長大了,她終于知道什么樣的“聰明”實際上是“真正的傻”。
“傻人有傻福”中“傻人”有時也特指不會或不愿“謀算”的人。常言說得好:“人算不如天算”。所說的就是:許多人處心積慮地計劃自己的行動,以便在社會利益分配中獲得最大比例的個人利益。但實際謀算的結果卻是:一,謀算者最終也沒有能夠得到自己所期望的利益;二、謀算者最終雖得到了自己預期的、看得見的利益,卻又同時喪失了自己未預期的、看不見的利益,F在讓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想這個問題:如果你發(fā)現身邊有人正在謀算霸占更多原本大家應該公平分享的利益,你的首要反應肯定會是盡力阻止其“陰謀得逞”。如果你謀算了許久,花費了大量的精力甚至花費了別的什么,雖然最終贏得了你原先所希望得到的物質利益或精神勝利,可你卻不但同時失去了朋友、客戶、合作伙伴、支持者等主要的社會生活基礎,也同時浪費了可以產生新的物質或精神利益的寶貴生命。
許多善良敦厚的人按“順其自然的原則”生活。他們滿足于他們所擁有的并珍惜它們。所以,他們在精神上富有而且心態(tài)幸福平和。因此,即便是物質生活清貧他們也容易保持身體和心理上的健康狀態(tài)。人們常說“老天對傻人是公正的”,就是指他們得到了那些占有了更多世俗利益的人所得不到的“上天恩賜”的幸福平安。許多真正聰明的人按“追求卓越的原則”生活。他們忽略世俗的利益,將追求的目光更多地集中于“創(chuàng)造”而并不看重“占有”。所以,他們在精神上富有而且心態(tài)博大寬廣。因此,即便是工作艱苦、身體勞累他們也能夠保持心理上朝氣勃勃的狀態(tài)。也正因為如此,人們才會說:“傻人有傻福”。
真正聰明的家長們,您打算如何來處理您的孩子向您提出的這類關于吃虧和占便宜的問題呢?
九、活到老學到老——談學習愿望的成長
“活到老,學到老”是一種人生境界。只有不斷追求達到這種境界的人,才有可能不斷地在更高的水平層次上展現和發(fā)展自己的潛在才能,并享受這種自我潛能開發(fā)所帶來的更加豐富多彩的生存狀態(tài)。人所天生具有的好奇心似乎從嬰兒一出生就開始驅動它進行各種各樣的學習。但教育所關心的卻是:人的學習愿望是如何獲得一種可持續(xù)性成長的狀態(tài)的。
出生于50、60 年代的中國兒童,盡管也會感到讀書相比游戲而言的辛苦和無奈,但他們同樣也會從高玉寶的《我要讀書》的宣言中體察到:應該為自己的“偷懶愿望”而感到“羞愧”。因為,在那個生活總體上比較艱難的時期,孩子們也比較更容易理解:讀書是一種“奢侈的享受”。而出生于80、90年代的中國兒童(貧困地區(qū)除外),已經越來越無法真實體驗《我要讀書》中所表達的情感了。而他們對《長襪子皮皮》故事中“厭學心態(tài)描寫”的偏愛傾向,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一種對:“我不要讀書!”宣言的情感共鳴。這樣看來,兒童自身學習愿望的成長,便成了眼下“學習”教育的最為重要而且也最為困難的問題之一了。
動機心理學研究的研究告訴我們,在學校的學習情境(非兒童自由選擇的學習情境)中,兒童的學習動力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來源:其一是,兒童希望通過努力學習來得到父母、教師等親近者在情感上的認可;其二是,兒童希望通過努力學習在學業(yè)上超過同伴來得到受人尊敬的社會地位;其三是,兒童在學習中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發(fā)現了自己在學識或能力上的進步,并直接為了得到更多的快樂和進步而努力學習。
與此有關的大量研究還告訴我們,雖然以上三種學習“愿望”會終身伴隨我們并推動我們去學習,但在不同的時期,占據主要地位的動力來源是不大相同的:第一,在兒童比較幼小的時候,與兒童關系比較親近的成人對兒童學習行為的鼓勵、支持的態(tài)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激發(fā)和維持兒童學習行為的主要動力來源。隨著兒童學習動機的慢慢成熟,這些對兒童具有重要情感影響力的成年人自己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將越來越成為兒童主動效仿的榜樣。第二,隨著兒童的逐步成長和兒童生活交往圈子的逐步擴大,比別人做得更好或做得起碼不比別人差的愿望自然地會逐步成為兒童學習動力成份中另一種來源。隨著兒童學習動機的慢慢成熟,這些“比較”將逐步發(fā)展成為兒童檢查自己努力程度和努力效益的一種“橫向參照標尺”。第三,從兒童能夠意識到自己經努力后的點滴發(fā)現或進步時起,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即“自我效能感”便開始逐步發(fā)展成兒童學習動機成份中的第三種來源。隨著兒童學習動機的慢慢成熟,不斷發(fā)現自我、不斷超越自我的愿望將成為“終身學習者”必不可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學習動機中的最核心的成份。只有當自我發(fā)現、自我超越的愿望成為個人學習動力的主要成份時,個人才可能進入本文開頭所提到的那種人身境界。當然,現在我們有許多青年學生竟然還在宣稱:自己主要是了滿足父母的愿望才努力學習的;或者主要是為了獲得的社會優(yōu)越感才努力學習的……這種學習愿望畸形發(fā)展的結果,不僅是我們的孩子們的悲哀,也是我們這些教育提供者自己的悲哀。
所以,當我們面對幼小兒童的學習情境時,首先應該密切注意孩子的自我發(fā)現、自我超越愿望的“萌芽動向”,并要小心呵護和不斷滋養(yǎng)這種愿望的成長。當然,我們也要注意適當滿足孩子對親人認可和鼓勵的愿望,并注意隨時為他們提供熱愛學習、享受學習的榜樣。我們也可以比較小心地使用橫向比較,但特別需要注意不應簡單地使用比較去刺激孩子的自尊心,而是應該引導孩子逐步學會通過比較尋找同伴的長處以及向同伴學習的可能性。
“爺爺、奶奶到哪里去了?”“他們上學去了!”“退休了為什么還上學?”“去學從前沒有來得及學習的好東西!”
“爸爸媽媽到哪里去了?”“他們上學去了!”“晚上為什么還上學?”“去學好玩的本領,本領學得越多上班就會越開心,回家和寶寶玩也就會越開心!”
“寶寶今天從老師和小朋友那里學到了什么新本領?來教給我們大家好不好?”“看我們大家都很能干,今天又學會了一樣新東西!”……
當然,孩子離家上學以后,學習愿望的成長必定會受到社會環(huán)境中的各種各樣的“消極影響”。家長在這方面的教育工作必將是細致、復雜、艱苦和長期的。但我們的重要策略只能是:嚴格要求自己,耐心引導孩子,并相信我們努力不會白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73557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