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幼兒也有“相思之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兒童心理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為何嬰幼兒也有“相思”之苦呢?其實嬰幼兒相思,不同于成人的愛慕與思念,它是古人對嬰幼兒心理疾病的一種特定稱呼,是指嬰幼兒在離開了熟悉的親人,改變了熟悉的環(huán)境以后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退化和動作異常,如煩躁不安、不思飲食、昏睡不醒或啼哭不止、睡眠不寧等等。當這些東西重新得到以后,患兒便會恢復如初。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嬰兒出生后,對母親會產(chǎn)生一種依戀行為。到4-5個月時,能認識母親,并表示出對母親的依戀,當看不見母親時,會立即哭叫。爬行以后,母親一走開,會爬著追隨;見到母親出現(xiàn),會伸出雙手要母親抱,或舉雙手快活地拍掌等。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逐漸熟悉了周圍的人和物,有了進一步的心理依戀,如親密的小伙伴,可愛的玩具等。當這些環(huán)境一有改變,陌生的場面會令他無所適從,他就會變得孤單、沉默,出現(xiàn)“相思病”,而一回到熟悉的人和環(huán)境中,嬰幼兒就興奮不已。

  有關調(diào)查表明,一些精神病或變態(tài)人格的發(fā)病原因,多是由于母親和嬰幼兒之間早期關系不協(xié)調(diào)而造成的;蛞蚍N種原因,幼兒從小未得到母親的愛撫,就常會出現(xiàn)拒食、夜驚或生長發(fā)育遲緩等現(xiàn)象。或者由于搬遷、環(huán)境變化大,幼兒失去了形影不離的小伙伴,就會變得郁郁寡歡,甚至不說話,怕見人等嬰幼兒孤獨癥的一些表現(xiàn)。

  本世紀40年代,鮑爾貝向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交的一份報告指出,母親與嬰幼兒過早分離,如喪失雙親成為孤兒或父母離婚等,常常使孩子不能很好地與人相處,怕做游戲,怕冒險,怕探索,怕發(fā)現(xiàn)自身以外的世界,乃至自己等。

  “依戀”是嬰兒的“情感需要”,嬰幼兒失去依戀會有“相思”之苦,會害病。因此,母親應盡量多與嬰幼兒共處,對孩子進行撫摸、親吻、逗趣、擁抱,精心照料其起居飲食,給予充分的母愛。并鼓勵和幫助孩子走出家門,主動與周圍的小朋友建立伙伴關系,促進孩子的交往能力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孩子開朗的性格,以適應社會的需要。這樣,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母子依戀關系和伙伴關系,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74103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