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幼兒期孩子告狀行為的產(chǎn)生及措施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齡前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幼兒期孩子告狀行為的產(chǎn)生及措施幼兒期的孩子變得愛告狀,這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幼兒期的孩子在思想認識方面對大人還很有依賴性,特別是孩子上了幼兒園,對教師非常崇拜,什么是好?什么是壞?老師贊許的就是好,教師指責的就是壞。。。所以,孩子們很在意父母、教師對自己行為的態(tài)度,不管是贊許還是譴責,肯定還是否定,都成了孩子們判斷是非曲直、善惡好壞的最高標準。

  孩子的“告狀”看起來事小,但若處理不當,會影響幼兒之間、師幼之間的關系,并會對幼兒的性格和品質(zhì)的形成產(chǎn)生影響,因此,正確認識和處理幼兒告狀行為,在幼兒園中顯得十分重要。

  孩子告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幼兒對周圍人事物的評價多依賴于成人的態(tài)度

  在幼兒園,幼兒以教師的態(tài)度,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做出評價,因此會出現(xiàn)幼兒對一些不符合教師要求的行為,或?qū)δ骋恍袨橐蟮玫嚼蠋煹脑u價和裁決而向老師告狀。如,有的幼兒看到有幼兒欺負別人時,就會產(chǎn)生正義感和同情心,會批評、制止這些不良行為,并向老師檢舉:“老師,某某打人了。”

  第二、幼兒為了受到別人的關注而產(chǎn)生告狀行為。

  有些幼兒為了滿足自己的表現(xiàn)欲,經(jīng)常會說:“老師,某某把玩具扔到地上了,我不有扔。”“老師,某某飯沒吃完,我吃完了。”這些孩子為了讓老師注意自己,“我”沒扔玩具,“我”吃得好,希望受到表揚或獎勵。也有的孩子出于嫉妒,而向成人告發(fā),但這種帶有告發(fā)性質(zhì)的告狀是少數(shù)的,小伙伴之間的矛盾、嫉妒都只是暫時現(xiàn)象。

  第三、幼兒愛告狀有的源于一些家長的教育觀念沒有擺正。

  現(xiàn)在的家長往往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fā),忽略了

  幼兒合作、關心他人、相互友愛等品德的培養(yǎng)。由于幼兒是家中的“小太陽”,養(yǎng)成了部分幼兒依賴性強、以自我為中心、任性等不良行為習慣,缺乏必要的集體生活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差,這就導致了幼兒園中幼兒出現(xiàn)一些行為問題。如“老師,某某又搶玩具了。”

  第四、一些客觀或人為因素增加了幼兒間的磨擦,引起幼兒告狀。

  由于幼兒園的場地不夠?qū)挸,玩具少,孩子又多,發(fā)生矛盾的次數(shù)就多,也就增加了告狀的次數(shù)。另外,幼兒好模仿動畫片中打斗的場面,如《奧特曼》等,使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增加,或模仿影視劇進行游戲,追逐打鬧,引起告狀。

  其實,告狀不完全是件壞事,它也是積極的表現(xiàn),反映了幼兒對行為規(guī)則的認識、掌握和道德判斷、道德評價能力的發(fā)展。老師是幼兒的啟蒙者,必須慎之又慎對待告狀行為。老師敷衍甚至不管的態(tài)度,可能會導致一些有危害的事得不到及時的解決,更會混淆孩子的是非觀,挫傷孩子的正義感。但若一味“支持”、“鼓勵”孩子的告狀,孩子獨立處理總是的能力得不到發(fā)展,還會影響孩子良好的性格形成。

  那么如何處理孩子的告狀行為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234下一頁閱讀全文

  首先,教師與家長的觀念態(tài)度都要:看起來在意,事實上忽略。

  不管孩子告狀的原因是什么,此時你在孩子心目中就是至高威望的大法官,任何簡單敷衍的態(tài)度對孩子都是不禮貌、不尊重的。

  你要表現(xiàn)出仔細傾聽的態(tài)度,但其實最好“忽略”孩子告狀的內(nèi)容。除了可以進一步明確是非對錯之外,任何教育都和平時一致,不因孩子告狀而發(fā)生改變。

  1、 寬容的態(tài)度

  身教重于言教,教師要從生活中讓孩子體會到寬容的樂趣。要關于發(fā)現(xiàn)別人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而不是處處處心積慮的別人的茬。

  2、 自信而不自我。

  太喜歡告狀,一方面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現(xiàn);另一方面,也是孩子太過于自我的表現(xiàn)。父母要在平時生活中就讓孩子處理好自信和自我的關系。

  一個從小就具有領袖氣質(zhì)、充滿自信的孩子肯定不會有事沒事地把“老師,某某又怎么啦”掛在嘴邊。同時,父母也要教會孩子不能太自我。否則,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只要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就是壞的,就值得告狀。幼兒期的孩子愛告狀的的確不少。但他們的告狀沒有什么惡意,目的只是想看看大人對那些不守規(guī)則的人事如何處理。大人最好不要隨便表態(tài), 要搞清楚孩子告狀的目的原因,區(qū)別對待。


1234下一頁閱讀全文

  其次,教師應了解幼兒告狀的動機和目的,區(qū)別對待。

  1、 教師在處理幼兒因糾紛而產(chǎn)生的告狀行為時,必須先了解糾紛的原因,經(jīng)過調(diào)解加以解決,而對那些持強凌弱的幼兒加以批評,對被欺負者給以安慰和保護。

  2、 求助類的告狀。如“某某搶我的玩具了”,“某某不和我玩了”。對于這類問題大人不要插手,可啟發(fā)孩子自己去和小朋友協(xié)商,想辦法解決問題。

  3、 “檢舉揭發(fā)”類告狀。如“某某又在打人了”。這種行為不宜鼓勵,更不能當著“告狀”孩子的面批評另一個孩子?梢赃@樣對告狀的孩子講:你知道他打人不對,這很好,那么你看有什么辦法幫助他呢?

  4、 為自己辯解的告狀。如“黑板上的字是某某叫我擦的”,“是某某叫我在書上畫的”,這時老師就要分清責任,該懲罰的絕不姑息。同時要讓本以為告了別人的狀自己就沒事沒的孩子認識到:把責任推給別人是不對的。

  5、 挑剔性的告狀。如“媽媽你不讓我看電視看得太晚,可爸爸昨晚看球賽你怎么不管?”這時候大眾不要馬上去責罰“被告”,哪怕對方的確不對,要讓孩子知道:責罰別人與他無關,讓他學會專注自己的事,而不去挑剔別人的錯。


1234下一頁閱讀全文

  最后,教師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培養(yǎng)幼兒獨立處事的能力和良好的品質(zhì),減少幼兒的告狀行為。

  1、 可組織幼兒觀察影視動畫、聽故事等,有目的地引導幼兒評價其中人物的行為,從而豐富幼兒是非的感性經(jīng)驗,提高他們的辨別能力,進而減少幼兒的不良行為。

  2、 可組織幼兒通過談話、討論等形式,講一些幼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讓幼兒來想辦法解決,從而提高幼兒獨立處理能力和判斷是非的能力,進而減少幼兒告狀行為。同時還要交給幼兒一些解決矛盾、處理問題的策略,如學會使用禮貌用語,學會謙讓,共同協(xié)商等。

  總之,幼兒的告狀看來事小,其實跟幼兒的心理發(fā)展關系很大,作為幼兒啟蒙者的我們,在對待

  幼兒的告狀行為時,切莫等閑視之。事實上,只要我們教育引導得當,它還能幫助我們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們可以根據(jù)孩子的活動情況和心理需要,選擇合適的教育內(nèi)容和教育方法,從而使我們的教育有的放矢,成效顯著。相信通過教師和家長的共同的努力,孩子會得到改變的。



1234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741331.html

相關閱讀: